“阿ki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运筹学试题及答案,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运筹学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前来参阅。

篇1:运筹学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线性规划问题是求一个线性目标函数_在一组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极值问题。
2、图解法适用于含有两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
3、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是指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解。
4、在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解中,所有的非基变量等于零。
5、在线性规划问题中,基可行解的非零分量所对应的列向量线性无关
6、若线性规划问题有最优解,则最优解一定可以在可行域的顶点(极点)达到。
7、线性规划问题有可行解,则必有基可行解。
8、如果线性规划问题存在目标函数为有限值的最优解,求解时只需在其基可行解_的集合中进行搜索即可得到最优解。
9、满足非负条件的基本解称为基本可行解。
10、在将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形式转化为标准形式时,引入的松驰数量在目标函数中的系数为零。
11、将线性规划模型化成标准形式时,“≤”的约束条件要在不等式左_端加入松弛变量。
12、线性规划模型包括决策(可控)变量,约束条件,目标函数三个要素。
13、线性规划问题可分为目标函数求极大值和极小_值两类。
14、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中,约束条件取等式,目标函数求极大值,而所有变量必须非负。
15、线性规划问题的基可行解与可行域顶点的关系是顶点多于基可行解
16、在用图解法求解线性规划问题时,如果取得极值的等值线与可行域的一段边界重合,则这段边界上的一切点都是最优解。
17、求解线性规划问题可能的结果有无解,有唯一最优解,有无穷多个最优解。
18、
19、如果某个变量Xj为自由变量,则应引进两个非负变量Xj , Xj,同时令Xj=Xj- Xj。
20、表达线性规划的简式中目标函数为ijij
21、、(2、1 P5))线性规划一般表达式中,aij表示该元素位置在
二、单选题
1、如果一个线性规划问题有n个变量,m个约束方程(m
行解的个数最为_C_。 ′〞 ′
A、m个 B、n个 C、Cn D、Cm个
2、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构成的集合是凸集的是
A mn
3、线性规划模型不包括下列_ D要素。
A、目标函数 B、约束条件 C、决策变量 D、状态变量
4、线性规划模型中增加一个约束条件,可行域的范围一般将_B_。
A、增大 B、缩小 C、不变 D、不定
5、若针对实际问题建立的线性规划模型的解是无界的,不可能的原因是B__。
A、出现矛盾的条件 B、缺乏必要的条件 C、有多余的条件 D、有相同的条件
6、在下列线性规划问题的基本解中,属于基可行解的是 D
A、(一1,0,O) B、(1,0,3,0) C、(一4,0,0,3)
0,5)
7、关于线性规划模型的可行域,下面_B_的叙述正确。
A、可行域内必有无穷多个点B、可行域必有界C、可行域内必然包括原点D、可行域必是凸的
8、下列关于可行解,基本解,基可行解的说法错误的是_D__、
A、可行解中包含基可行解 B、可行解与基本解之间无交集
C、线性规划问题有可行解必有基可行解 D、满足非负约束条件的基本解为基可行解
9、线性规划问题有可行解,则A 必有基可行解 B 必有唯一最优解 C 无基可行解 D无唯一最优解
10、线性规划问题有可行解且凸多边形无界,这时A没有无界解 B 没有可行解 C 有无界解 D 有有限最优解
11、若目标函数为求max,一个基可行解比另一个基可行解更好的标志是A使Z更大 B 使Z更小 C 绝对值更大 D Z绝对值更小
12、如果线性规划问题有可行解,那么该解必须满足 D
A 所有约束条件 B 变量取值非负 C 所有等式要求 D 所有不等式要求 TTTT D、(0,一1,
13、如果线性规划问题存在目标函数为有限值的最优解,求解时只需在集合中进行搜索即可得到最优解。
A 基 B 基本解 C 基可行解 D 可行域
14、线性规划问题是针对 D求极值问题、
A约束 B决策变量 C 秩 D目标函数
15如果第K个约束条件是“≤”情形,若化为标准形式,需要A左边增加一个变量 B右边增加一个变量 C左边减去一个变量D右边减去一个变量
16、若某个bk≤0, 化为标准形式时原不等式A 不变 B 左端乘负1 C 右端乘负1 D 两边乘负1
17、为化为标准形式而引入的松弛变量在目标函数中的系数应为A 0 B 1 C 2 D 3
12、若线性规划问题没有可行解,可行解集是空集,则此问题 B
A 没有无穷多最优解 B 没有最优解 C 有无界解 D 有无界解
篇2:运筹学试题及答案
一、多选题
1、在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中,不可能存在的变量是D 、
A、可控变量B、松驰变量c、剩余变量D、人工变量
2、下列选项中符合线性规划模型标准形式要求的有BCD
A、目标函数求极小值B、右端常数非负C、变量非负D、约束条件为等式E、约束条件为“≤”的不等式
3、某线性规划问题,n个变量,m个约束方程,系数矩阵的秩为m(m
A、基可行解的非零分量的个数不大于mB、基本解的个数不会超过Cn个C、该问题不会出现退化现象D、基可行解的个数不超过基本解的个数E、该问题的基是一个m×m阶方阵
4、若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域是无界的,则该问题可能ABCD
A、无有限最优解B、有有限最优解C、有唯一最优解D、有无穷多个最优解E、有有限多个最优解
5、判断下列数学模型,哪些为线性规划模型(模型中a、b、c为常数;θ为可取某一常数值的参变量,x,Y为变量) ACDE m
6、下列模型中,属于线性规划问题的标准形式的是ACD
7、下列说法错误的有_ABD_。
A、基本解是大于零的解 B、极点与基解一一对应
C、线性规划问题的最优解是唯一的 D、满足约束条件的解就是线性规划的可行解
8、在线性规划的一般表达式中,变量xij为A 大于等于0 B 小于等于0 C 大于0 D 小于0 E 等于0
9、在线性规划的一般表达式中,线性约束的表现有A < B >C ≤ D ≥ E =
10、若某线性规划问题有无界解,应满足的条件有
A Pk<0 j=“”>O E所有δj≤0
11、在线性规划问题中a23表示A i =2 B i =3 C i =5 D j=2 E j=3
43、线性规划问题若有最优解,则最优解 AD
A定在其可行域顶点达到 B只有一个 C会有无穷多个 D 唯一或无穷多个 E其值为0
42、线性规划模型包括的要素有 A、目标函数 B、约束条件 C、决策变量 D 状态变量 E 环境变量
二、名词
1、基:在线性规划问题中,约束方程组的系数矩阵A的任意一个m×m阶的非奇异子方阵B,称为线性规划问题的一个基。
2、线性规划问题:就是求一个线性目标函数在一组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极值问题。 3 、可行解:在线性规划问题中,凡满足所有约束条件的解称为线性规划问题可行解
4、行域:线性规划问题的可行解集合。
5、本解:在线性约束方程组中,对于选定的基B令所有的非基变量等于零,得到的解,称为线性规划问题的一个基本解。
6、、图解法:对于只有两个变量的线性规划问题,可以用在平面上作图的方法来求解,这种方法称为图解法。
7、本可行解:在线性规划问题中,满足非负约束条件的基本解称为基本可行解。
8、模型是一件实际事物或实际情况的代表或抽象,它根据因果显示出行动与反映的关系和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
篇3:运筹学的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
1、需求:对存储来说,需求就是输出。最基本的需求模式是确定性的,在这种情况下,某一种货物的未来需求都是已知的。
2、决策活动:决策活动是人们生活中最常见的一种综合活动,是为了达到特定的目标,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主客观条件,提出各种不同的方案,并从中选取最优方案的过程。
3、行动方案:在实际生活和生产活动中,对同一问题,可能出现几种自然情况及几种反感供决策者选择,这几构成了一个决策问题,出现的几种可供选择的方案,称作行动方案(简称方案),记作Ai。
4、损益值:把各种方案在不同的自然因素影响下所产生的效果的数量,称作损益值(也有人称为益损值,它因效果的含义不同而不同,效果可以是费用的数量,也可以是利润的数量),用符号aij表示。
5、确定型决策:确定型决策就是指在知道某个自然因素必然发生的前提下所作的决策。
6、风险型决策:风险型决策问题是指决策者根据以往的经验及历史统计资料,可以判明各种自然因素出现的可能性大小(即概率)。通过自然因素出现的概率来做决策,这样做是需冒一定的风险的,故称风险型决策。
7、期望值法:期望值法就是决策者根据各个方案的期望值大小,来选择最优方案。如果损益值代表的是损失,则选择期望值最小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如果损益值代表的是收益,则选择期望值最大的作为最优方案。
8、不确定型决策:不确定型决策问题是指决策者对各种自然因素发生的概率是未知的,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因素,并且各个自然因素出现的概率是不知道的。
二、选择题
1、在实际工作中,企业为了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均衡性,需要存储一定数量的物资,对于存储方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 应尽可能多的存储物资,以零风险保证生产的连续性
B 应尽可能少的存储物资,以降低库存造成的浪费
C 应从多方面考虑,制定最优的存储方案
D 以上说法都错误
2、对于第一类存储模型——进货能力无限,不允许缺货,下列哪项不属于起假设前提条件( A )
A 假设每种物品的短缺费忽略不计
B 假设需求是连续,均匀的
C 假设当存储降至0时,可以立即得到补充
D 假设全部定货量一次供应
3、对于第二类存储模型——进货能力有限,不允许缺货,下列哪项不属于起假设前提条件( D )
A、需求是连续,均匀的
B、进货是连续,均匀的
C、当存储降至零时,可以立即得到补充
D、每个周期的定货量需要一次性进入存储,一次性满足
4、对于同一个目标,决策者“选优”原则不同,导致所选的最优方案的不同,而影响“选优”原则确定的是决策者对各种自然因素出现的可能性的了解程度。并依此,我们把决策问题分为三类,下列哪项不是( D )
A、确定性决策问题 B、风险型决策问题 C、不确定性决策问题 D、指导性决策问题
5、决策是为了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 ,而从各种不同的方案中选取最优方案的活动,我们将决策工作分为三个步骤,下列哪项不属于起基本步骤( B )
A、确定目标 B、分析问题 C、拟定各种可行方案 D、选取最优方案
6、决策问题都必须具备下面四个条件,下列哪项不是( C )
A、只有一个明确的决策目标,至少存在一个自然因素
B、至少存在两个可供选择的方案
C、至少一个明确的'决策目标,只有存在一个自然因素
D、不同的方案在各种自然因素影响下的损益值可以计算出来
7、对于确定型决策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确定型决策就是指在知道某个自然因素必然发生的前提下所作的决策
B、当计算成本或费用时,“选优”原则是取损益值最小的方案
C、当计算利润或收益时,“选优”原则是取损益值最小的方案
D、确定性决策除了满足一般决策问题的四个条件外,还需要加一个条件:只存在一个确定的自然因素
8、对于风险型决策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风险型决策问题是指决策者根据以往的经验及历史统计资料,可以判明各种自然 因素出现的可能性大小
B、风险型决策除了满足一般决策问题的四个条件外,还需要加一个条件:存在两个或两个
以上的自然因素,并可估算所有自然因素出现的概率
C、期望值法就是决策者根据各个方案的期望值大小,来选择最优方案
D、确定型决策其实是风险型决策的一个特例,即自然因素出现的概率为0,而其他自然因素出现的概率为1的风险型决策问题
9、对于风险型决策问题,可以用“最大可能法”求解问题,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 )
A、一个事件,其概率越大,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
B、对于风险型决策,若自然因素出现的概率为1,而其他自然因素出现的概率为0,则就是确定型决策问题
C、当所有自然因素出现的概率都很小,并且很接近时,可以用“最大可能法”求解
D、当在其所有的自然因素中,有一个自然因素出现的概率比其他自然因素出现的概率大很多,并且他们相应的损益值差别不很大,我们可以用“最大可能法”来处理这个问题
10、下列有关不确定型决策问题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D )
A、不确定型决策问题是指决策者对各种自然因素发生的概率是未知的
B、不确定型决策除了应具备一般决策问题的四个条件外,还需要另外加一个条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自然因素,并且各个自然因素出现的概率是不知道的
C、对于不确定型决策问题,根据决策者“选优”原则的不同,所选的最优方案也不同
D、不确定型决策问题是指决策者对各种自然因素发生的概率有一部分是已知的
11、下面哪项不是求解“不确定型决策问题”的方法( B )
A、悲观法 B、期望值法 C、折衷法 D、最小遗憾法
12、互相对偶的两个线性规划问题,若其中一个无可行解,则另一个必定( B )。
A、无可行解 B、有可行解,也可能无可行解 C、有最优解 D、有可行解
13、资源的影子价格是一种( A )。
A、机会成本 B、市场价格 C、均衡价格 D、实际价格
14、检验运输方案的闭合回路法中,该回路含有( C )个空格为顶点。
A、4个 B、2个 C、1个 D、3个
15、m个产地,n个销地的初始调运表中,调运数字应该为( B )
A、m+n个 B、m+n --1个 C、m×n D、m+n+1个
16、下列叙述不属于解决风险决策问题的基本原则的是 ( C )
A.最大可能原则 B. 渴望水平原则 C.最大最小原则 D.期望值最大原则
17、在网络图中,关键线路是指各条线路中作业总时间( D )的一条线路。
A、最短 B、中间 C、成本最小 D、最长
18、具有n个顶点的树的边数是( B )。
A、n个 B、n -1个 C、n+1个 D、n+2个
19、在单纯性法计算中,如果检验数都小于等于零,而且非基变量的检验数全为负数,则表明此问题有( D )。
A、无穷多组最优解 B、无最优解 C、无可行解 D、唯一最优解
三、填空题
1、可行域中任意两点间联结线段上的点均在可行域内,这样的点集叫。
2、目标最大化约束为等式、决策变量均非负
3、一个模型是m个约束,n个变量,则它的对偶模型为个约束,m
4、PERT图中,事件(结点)的最早开始时间是各项紧前作业最早结束时间的最大值。
5、动态规划是解决多阶段决策过程
6、预测的原理有、类推原理、相关原理
四、问答
1、介绍什么是表上作业法
答案:
运输问题的数学模型是利用产销平衡表和单位运价表来直接求解,其称为表上作业法。
2、简述一般决策问题的四个约束条件
答案:
无论是何种类型,决策问题都必须具备下面四个条件:
(1)只有一个明确的决策目标;
(2)至少存在一个自然因素;
(3)至少存在两个可供选择的方案;
(4)不同的方案在各种自然因素影响下的损益值可以计算出来。
3、简述风险型决策三种选优原则
答案:
1).期望值法:
期望值法就是决策者根据各个方案的期望值大小,来选择最优方案。如果损益值代表的是损失,如成本、费用等,则选择期望值最小的方案作为最优方案;如果损益值代表的是收益,如利润,则选择期望值最大的作为最优方案。
2).最大可能法:
根据概率论的知识,一个事件,其概率越大,发生的可能性就越大,最大可能法就是基于这种思想提出来的。在所有可能出现的自然因素中,找一个出现概率最大的自然因素,把原来的决策问题化为仅在这个自然因素出现的情况下作决策,选取最优方案。
3).决策树法:
决策树法实质上是利用各种自然因素影响下的期望值来进行决策的另一种方法——图解法。
4、决策树求解一般步骤
答案:
利用决策树进行决策的过程是由右向左,逐步后退。根据右端的损益值和概率枝上的概率,计算出同一方案的期望损益值的大小来选择最优方案。
1、画出决策树
2、计算各方案结点的期望值
3、将个方案结点的期望值标在相应的结点上
4、比较各方案结点上的值。并在没有中选的方案上标上记号
5、择衷法的决策过程
答案:
建立此方法的思想基础是,决策者并不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是完全乐观的;同时,对客观情况也不是特别悲观或保守的态度。为了克服那种完全乐观或完全悲观的情绪,必须采取一种折中的办法。
折衷法的决策过程是:要求决策者根据历史的经验确定一个乐观系数,用a表示(0?a?1)。然后求出每个方案的折衷损益值Hi,其计算公式为
再比较各个方案的折衷损益值,选择其中一个最小折衷损益值所对应的方案为最优方案。 从上面的讨论可知,如果a=1,此方法就是乐观法;如果a=0,此方法就是悲观法。
篇4:《莫高窟》相关试题及答案
《莫高窟》相关试题及答案
余秋雨是当代著名散文家、文化学者、艺术理论家、文化史学家、电视名人、节目特邀主持人。专业从事散文、艺术理论的写作。以下是与大家分享的《莫高窟》相关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学习参考!
莫高窟 余秋雨
莫高窟可以傲视异邦古迹的地方,就在于它是一千多年的曾曾累聚。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一千年而始终活着,血脉畅通、呼吸匀停,这是一种何等壮阔的生命!一代又一代艺术家前呼后拥向我们走来,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在这里举行着横跨千年的游行。纷杂的衣饰使我们眼花缭乱,呼呼的旌旗使我们满耳轰鸣。
白天看了些什么.还是记不大清。只记得开头看到的是青褐浑厚的色流,那应该是北魏的遗存。色泽浓沉着得如同立体.笔触奔放豪迈得如同剑戟。那个年代战事频繁,驰骋沙场的又多北方骠壮之士,强悍与苦难汇合.流泻到了石窟的洞壁。当工匠们正在这洞窟描绘的时候,南方的陶渊明,在破残的家园里喝着闷酒。陶渊明喝的不知是什么酒.这里流荡着的无疑是烈酒,没有什么芬芳的香味.只是一派力、一股劲,能让人疯了一般.拔剑而起。
这里有点冷、有点野,甚至有点残忍;色流开始畅快柔美了.那一定是到了隋文帝统一中国之后。衣服和图案都变得华丽,有了香气,有了暖意,有了笑声。这是自然的,隋炀帝正乐呵呵地坐在御船中南下.新竣的运河碧波荡漾,通向扬州名贵的奇花。隋炀帝太凶狠.工匠们不会去追随他的笑声,但他们已经变得大气、精细,处处预示着,他们手下将会奔泻出一些更惊人的东西:色流猛地一下涡漩卷涌,当然是到了唐代。人世间能有的色彩都喷射出来,但又喷得一点儿也不野.舒舒展展地纳入细密流利的线条,幻化为壮丽无比的交响乐章。这里不再仅仅是初春的气温,而已是春风浩荡.万物苏醒,人们的每一缕筋肉都想跳腾。这里连禽鸟都在歌舞,连繁花都裹卷成图案,为这个天地欢呼。这里的雕塑都有脉搏和呼吸,挂着千年不枯的吟笑和娇嗔。这里的每一个场面,都非双眼能够看尽,而每一个角落,都够你留连长久。这里没有重复,真正的欢乐从不重复。这里不存在刻板,刻板容不下真正的人性。
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一到别的洞窟还能思忖片刻,而这里,一进入就让你燥热,让你失态.让你只想双足腾空。不管它画的是什么内容,一看就让你在心底惊呼,这才是人,这才是生命。人世间最有吸引力的,莫过于一群活得很自在的人发出的生命信号。这种信号是磁,是蜜,是涡卷方圆的魔井。没有一个人能够摆脱这种涡卷。没有一个人能够面对着它们而保持平静。唐代就该这样,这样才算唐代。我们的民族.总算拥有这么个朝代,总算有过这么一个时刻,驾驭那些瑰丽的色流,而竞能指挥若定;色流更趋精细.这应是五代。唐代的雄风余威未息,只是由炽热走向温煦.由狂放渐趋沉着。头顶的蓝天好像小了一点,野外的清风也不再鼓荡胸襟;终于有点灰黯了,舞蹈者仰首到变化了的天色,舞姿也开始变得拘谨。仍然不乏雅丽,仍然时见妙笔,但欢快的整体气氛,已难于找寻。洞窟外面,辛弃疾、陆游仍在握剑长歌,美妙的音色已显得孤单.苏东坡则以绝世天才,与陶渊明呼应。大宋的'国土.被下坡的颓势,被理学的层云,被重重的僵持,遮得有点阴沉;色流中很难再找到红色了,那该是到了元代:
夜已深了.莫高窟已经完全沉睡。就像端详一个壮汉的睡姿一般,看它睡着了,也没有什么奇特,低低的,静静的,荒秃秃的,与别处的小山一样。
(选自《文化苦旅·莫高窟》,有改动)
【注】公元336年,一个云游四海的和尚来到了甘肃敦煌市东南的鸣沙山,挖出他的第一个石窟,后来,由于他在化缘中广为传播自己的奇遇,使远近善男信女也纷纷来朝拜胜景,并把自己的信仰和祝祷,挖出了一个个的洞窟。天长日久,就形成了后来的敦煌莫高窟。
14.莫高窟已有上千年的历史,而作者为什么却说“看莫高窟,不是看死了一千年的标本,而是看活了一千年的生命”?(4分)
15.在作者的眼中,不同的历史阶段有不尽相同的色调,请分别加以描述。(4分)
16.“每个艺术家又牵连着喧闹的背景”中的“喧闹”意在强调什么?请概括出唐代洞窑艺术创作的特点。(4分)
17.“这里什么也没有,只有人的生命在蒸腾”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4分)
18.请你结合本文,谈谈你对前几年出现的“余秋雨《文化苦旅》热”的认识。(4分)
答案:
14.虽然是一千年的文化积淀.但是却是一代又一代艺术家与时代文化的延续.是活生生的。
15.北魏:色流浓厚,笔触豪放,金戈铁马.这个时期的中原,陶渊明悠静的享受着田园生活;隋朝:色流华丽,畅快柔美,而此时,隋炀帝正傲然畅游碧波荡漾的大运河:唐朝:色流奔放,壮丽无比.万马奔腾,气象万千,传说中的飞天(是佛教中称为香音之神的能奏乐、善飞舞、满身异香而美丽的菩萨),携着绵长的飘带.在漫天飞舞;五代:色流精细,温煦沉着,清风习习;宋朝:色流灰暗,舞姿拘谨,悲凉的国土,孤单的音色;元朝:色流暗淡,没有红色。
16.莫高窟艺术创作的背景生动(充满活力)。唐代洞窑艺术创作的特点:①色彩绚丽。②线条流利。③形象生动。④神态逼真。⑤场面宏伟。
17.这句话充分表达了作者进入莫高窟后陶醉在艺术的天地里,为艺术后面深深的文化所震撼,惊叹艺术的高妙,从而忘记了自己的情境。
18.示例:作者站在人类历史的高阔视角之上来看待文化,文化成了历史的积淀.文化和历史已经成为不可分割的整体。本文何止是对文物古迹的欣赏,实在是对中华几千年沧桑历史的活生生的再现。作者从画像的色流中,竞将几千年文明看了个玲珑剔透。历史在他那里与文化相结合.便没有了冷漠和严峻.或许这也正是“文化苦旅”津津有味的原因之一吧。
篇5:《桃花源记》试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试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一、词语解释。
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2、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3、甚异之。
4、豁然开朗。
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8、问所从来,具答之。
9、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0、处处志之。
11、闻之,欣然规往。
12、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二、翻译句子。
13、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1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15、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16、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17、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18.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19、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20、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1、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22、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了。”
23、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24、后遂无问津者。
三、选择:
25.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 )
A.既出,得其船 皆出酒食
B.乃大惊 乃不知有汉
C.复前行 不复出焉
D.便舍船 屋舍俨然
四、回答下列问题:
2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27、表现渔人背信弃义的句子是:
28、文中第三段描写了桃花源人社会风尚的哪两个方面?
29、本文的哪两件事能说明桃花源是虚构的理想社会?目的是什么?
30、本文“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皆叹惋”的内容又是什么?
31、由“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你能从中联想到那些人生启示?
32、渔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写渔人有怎样的作用?
33、出自本文的有些成语一直沿用至今,请写出来并解释。
34、假如当时的渔人是一名导游,请你代他拟写一段桃花源的导游词?
参考答案:
1、缘:沿着。
2、落英:落花。
3、异:诧异。
4、豁然:开阔的样子。
5、俨然:整齐的样子。属:类
6、交通:交错相通。
7、怡然:喜悦的样子。
8、具:详尽。
9、妻子:妻子小孩。绝境:与世隔绝的地方。
10、志:作标记。
11、欣然:高兴的样子。规:计划。
12、寻:不久。津:渡口。
13、芳香的野草鲜艳美丽,落花到处都是。
14、土地平坦开阔,房屋整整齐齐。
15、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塘和桑树竹子之类。
16、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能听见鸡狗叫的声音。
17、男女穿戴,完全与桃花源外的人一样。
18.老人小孩都充满喜悦之情。带领妻子儿女及乡邻来到这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20、(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汉朝,更不必说魏晋了。
21、这个人详细的介绍了自已所听到的事。
22、这里的人告诉他说:“这里的情况不值得对外边的人说啊。”
23、寻找以前做的标记,竟迷失了方向,再也没找不到路。
24、此后就再也没有探访的人了。
25.C
2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馀人各复廷至其家,皆出酒食。
27、诣太守,说如此。
28、生活幸福;民风淳朴。
29、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未果,寻病终。虚构目的:描绘无剥削、压迫,自食其力和平宁静,人人自得其乐的.社会,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不满当时现实,对当时黑暗社会的批判,客观上反映了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河理想社会的向往与追求。
30、问今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皆叹惋”的内容是① 世界变化大。②时间过得快。③外面得世界战争频繁,依然黑暗腐朽。④庆幸自己得社会和平安定。
31、围绕“在人生的道路上,要有所作为,必须经历一些艰难苦难”回答。
32、渔人是一个背信弃义、不守承诺的人。写渔人的作用:一方面与桃花源中的淳朴好客形成鲜明对比,加深人们对桃花源外社会的认识,突出了桃花源是理想的社会。另一方面,本文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写渔人是组织材料的需要。
33、世外桃源:原指理想中的生活安乐而环境幽美的世界,现在用以比喻一种空想的脱离现实斗争的地方。豁然开朗:一下子现出开阔明朗的境界。形容有狭窄阴暗突然变为开阔明亮,也比喻心里突然悟出道理而感觉明朗。无人问津:没有人来问渡口了,比喻没有人再来尝试或过问。落英缤纷:鲜花纷纷飘落,形容春天美好的景色,也指花儿凋谢的暮春天气。
34、略。
篇6:土壤学试题及答案
1. 尿素、氯化铵不宜作(追肥).
2. 对无结构的挖垫土壤进行改良,最好施用( 堆肥 ).
3. 杜鹃、山茶、兰花、凤梨对养分需要属( 少肥 )花卉.
4. 土壤腐殖化程度强,其不良后果是导致土壤(养分积累少).
5. 当填充物在填补树洞边缘时,填充物应(低于韧皮部 ).
6. 施用过多的氮肥,会影响植物对(磷)的吸收.
7. 下列常见化学肥料中,(磷酸二氢钾)为复合肥料.
8. 下列氮肥中,(硝酸铵)属生理碱性肥料.
9. 五星花是茜草科的耐热性花卉,其主要繁殖方法是(播种 ).
10. 磷肥有效性降低的主要原因是(流失).
11. 下列营养元素中属于大量元素的是(s).
12. 土壤微生物中耐酸性较强的是(土壤真菌).
13. 为减少磷酸亚铁被土壤固定,可与(泥炭或有机肥)混合施用.
14. 根据测定土壤的(电导度),可以大致推断土壤中氮的含量.
15. 下列花卉中耐热性最弱的花卉是(欧洲报春)
16. 在生态系统的营养循环中,有机质经微生物分解还原转给(非生物成分)而形成循环..
17. 露地用地膜覆盖,其土壤属于(非淋溶、非聚积型).
18. 下列氮肥中,(尿素)属生理酸性肥料.
19. 晚香玉为春植球根,不耐寒,喜温湿气候,其主要用途是(切花).
20. 以观花为主的植物,在花芽分化期应多施(磷肥).
21. (花叶芋)是以观赏叶片为主的球根花卉.
22. 风信子在观赏应用时同中国水仙的类似特点为(水养)
23. 植物各种营养元素的有效性与土壤的酸碱度有密切关系,实践证明适合于(磷)的.pH值,其他营养元素也是基本足够的.
24. 施用锌肥时,如果与(尿素)适宜配合,效果更好.
25. 单位体积固体颗粒(不包括孔隙)的干重称(土壤比重).
26. 铵态氮肥损失的主要途径是(流失与挥发).
27. 报春花科、报春花属的种类丰富,下列常见的栽培种类中花色最丰富的是(欧洲报春).
28. 氮肥施用量过多,会导致植物(徒长 ).
29. 豆科绿肥在(盛花至初荚期)翻压人土最为适宜.
30. 以下几种介质中持水性能最强的是(木屑 ).
31. 土壤内物质和能量存在状况及其被植物利用转化程度称为(土壤肥力).
32. 秋海棠科、秋海棠属的花卉种类丰富,其中以观叶为主的是(彩纹秋海棠).
33. 以下几种介质中通气性能最好的是(陶粒).
34. 上海土壤类型中,分布最广且耕性较好的是(黄泥沙).
35. 含有氮、磷、钾三要素两种以上的化学肥料称为复合肥,下列肥料中的(磷酸铵)属于复合肥.
36. 大多数园林植物适宜孔隙度的范围是(50-60%).
37. 为减少饼肥在腐熟时的臭味和氮的损失,同时增加营养可在饼肥中加入(磷酸亚铁).
38. 在下列氮肥中,(硝酸钠)属生理中性肥料.
39. 土壤真菌的营养类型为(异养型).
篇7:桃花源记试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试题及答案
①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②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③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④南阳刘子骧,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小题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4分)
①阡陌交通( ) ②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③无论魏晋( ) ④处处志之( )
【小题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2分)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小题3】文中体现村中人热情好客的句子是:① ② 。(2分)
【小题4】选文第①段中.作者虚构了一个怎样的理想社会?(2分)
答案
【小题1】①田间小路②妻子及儿女③不要说,(更)不必说④做标记
【小题1】土地平坦宽广,房屋整整齐齐,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之类。
【小题1】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②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小题1】环境优美,物产富饶,和平安宁,人们安居乐业,幸福快乐。
解析【小题1】试题分析:(1)阡陌根据语境应该理解为田间小路。(2)妻子古汉语为妻子、子女,今义为男子的配偶。(3)无论古义为 更不必要说,今义为关联词语。(4)志在此活用为动词,意思为坐标志。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字词的意思的能力。
点评:文言实词的考查,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学生作解释。要求解释的词,一般为常见实词,通假字、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往往是命题的重点,当然也应该成为同学们备考的重点。
【小题1】试题分析:翻译此句时,注意旷是开阔的意思,俨是整齐的意思,之是这的意思,属是类的意思,还要使整个句子翻译时保持整个句子的流畅性、准确性。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翻译语句的能力。
点评: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文言翻译的标准是三个字:信、达、雅。对于学生而言,能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就很不错了。因为中考要求文言翻译要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对关键词语的理解、特殊句式的判断要求较高。
【小题1】试题分析:桃花村中的民风特别的淳朴。具体表现在渔人到来之时,他们要求渔人到他们家去做客,杀鸡设酒宴来招待他,用文章中语句就是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以及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概括文言文中的内容,关键在于理解文章的意思,在读懂文章的基础上,从文章中概括出相应的内容。如本道题,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概括出桃花村民热情好客的句子。
【小题1】试题分析:第1段从桃花村的景与人这两个角度来展示桃花村的,让我们感受到桃花村不仅风景美,而且人们生活幸福,安居乐业。
考点: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点评:分析作者在文章中虚构了一个什么样的理解社会,关键在于懂得文中写了哪些内容,根据作者描写的内容区分析作者在文中虚构了一个什么样的社会即可。本文中,作者用优美的语句向我们展示的桃花村的景美、人美,让人心之神往。其实,当时的东晋是不可能存在这样一个理想社会的,作者之所以虚构这样一个理想社会,是寄托他的社会理想。
篇8:《陋室铭》试题及答案
《陋室铭》试题及答案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一、解释加点词的含义
1、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2、斯是陋室。
3、惟吾德馨。
4、无丝竹之乱耳。
5、无案牍之劳形。
6、何陋之有?
二、翻译下列句子。
7、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8、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9、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0、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选择:
11、选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A.“龙”和“仙”是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B.“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渲染了居室恬静的气氛。
C.“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表现了作者对知识分子的歌颂,对无学问之人的'鄙薄。
D.“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反映了室主人对世俗生活的厌弃。
四、回答下列问题
12、《陋室铭》一文作者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是?
13、文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恬静、雅致,令人赏心悦目的语句是?
14、表现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
15、《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
16、文中含有“有德者居之,则陋室不陋”的意思,你是否同意这个看法?为什么?
17、人人都有自己的居室,你喜欢的居室是什么样的?请描绘出来,并说明你喜欢的原因。
参考答案:
1、名:出名 灵:成为灵异的水。
2、斯:这。
3、德馨:美好的品德,馨,香气。
4、丝竹:这里指奏乐的声音。乱:使……乱。
5、案牍:案,文书,案卷。牍,公文。案牍是官府的文书。劳形:使身体劳累。形,形体身体。
6、何:什么
7、没有嘈杂的音乐扰乱两耳,没有官府的公文劳身心。
8、这(虽)是间简陋的房子,主人却有美好的德行。
9、谈笑的是渊博的学者,往来没有知识浅薄的人。
10、孔子说:“有什么简陋的呢?”
11、C
12、斯是陋室,唯吾德馨
1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4、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15、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16、同意,品德高尚者追求的不是物质条件的好坏,而是精神世界的纯洁与充实,他们鄙弃功名利禄,不趋炎附势,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保持着自己坚贞的操守,所以身居陋室不觉其陋。
17、略。
篇9:《岳阳楼记》试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试题及答案
《岳阳楼记》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行。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壁,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一、解释加点字词
1、属予作文以记之。
2、予观夫巴陵胜状。
3、前人之述备矣。
4、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5、连月不开。
6、薄暮冥冥,去国怀乡。
7、春和景明,沙鸥翔集。
8、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9、或异两者之为。
二、翻译下列句子。
10、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11、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12、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13、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14、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三、选择
15、选出举例不当的一项( )
A.这两段文字多用骈句,如“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行”就是。
B.文中句子对仗工整,如“上下天光,一碧万顷”就是。
C.文中有的语句相沿已成成语,如“一碧万顷”、“心旷神怡”就是。
D.文中有些句子凝练而又描写细腻,如“浮光跃金,静影沉壁”就是。
16、选出对句子赏析有误的一项( )
A.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前句写沙鸥飞翔停歇,后句写鱼儿畅游岁中)
B.浮光跃金,静影沉壁(前句写无风时水面的月影,后句写微风时水面的月光)
C.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前句写狂风声音凄厉,后句写波浪来势凶猛)
D.日星隐耀,山岳潜行(前句写天空乌云密布,后句写湖面昏暗阴沉)
17、指出理解有误的一项( )
A.霏霏、冥冥、郁郁、洋洋的意思分别是:雨雪繁密的样子、昏暗的样子、颜色翠绿的样子、意气风发的样子。
B.“去国怀乡,忧谗畏讥”的意思是:离开国都,怀念家乡,担心人家说坏话,惧怕人家讥讽、瞧不起。
C.“心旷神怡,宠辱偕忘”的意思是:心情舒畅,精神愉快,光荣和耻辱一起忘了。
D.两段文字一悲一喜,一明一暗,一阴一晴,都写得情景交融。
四、回答下列问题。
18、本文中心思想是什么?
19、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
20、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
21、本文中能表现作者阔大胸襟的.句子是?
22、《岳阳楼记》中最能表达作者政治见解的句子是?
答案:
1、予:我;以:来。2、夫:那。3、述:描述。备:详尽。4、然则:既然这样,那么……。极:尽。5、开:放晴。6、薄:迫近。去:离开。7、景:日光。集:栖止。8、求:探求。9、或:或许。为:指两种心情。10、政事顺利,百姓和乐,各种荒废的事业都兴办起来了。11、登上这座楼,就会产生被贬离开京城,怀念家乡,担心遭到诽谤和讽刺的心情,再抬眼望去,尽是萧条的景象,必将感慨横生而十分悲伤的了。12、登上这座楼,就会感到胸怀开阔,精神愉快,一切荣辱得失都被置之度外,于是在春风吹拂中举杯痛饮,高兴到了极点。13、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14、在朝廷上做官就为平民百姓忧虑,退处江湖就替君主担忧。15 (B)16、(C)17、( B )18、本文以作“记”为名,借题发挥,表达了作者“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旷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19、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20、表现洞庭湖“胜状”或“岳阳楼大观”的句子是: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21、本文中能表现作者阔大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22、《岳阳楼记》中最能表达作者政治见解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