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之旅”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题目,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题目,欢迎阅读与借鉴!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题目

篇1: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题目

一、填空。

1、三位数乘一位数,积肯能是( )位数,也可能是( )位数。

2、要使□57的商是两位数,□里最小填( );要使8□4有余数,□里最大填( )。(□里填一位数)

3、在里填上><或=。

3800克()38千克

64+36()36+64

5460()5530

15030()31

402()804

422()842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质量单位。

一个梨约重130( )

一个足球约重400( )

一辆大卡车能载货物4000( )

1个鸭蛋约重90( )

5、一个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最大是( )位数,最小是( )位数。

6、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5厘米,它的周长是( )厘米。

7、( )除以6,商是14,余数是5。

8、风车的运动是( )现象,打开车窗是( )现象。

二、判断。

1、一位数乘整十数或整百数,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 )

2、把两个边长是5厘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周长是30厘米。( )

3、两个周长相等的长方形,它们的形状一定完全相同。( )

4、两杯同样多的水,小华喝掉了它的 ,小美喝掉了它的 ,小美杯里的水剩的多。( )

5、把一个西瓜分成8份,吃了3份,还剩5。( )

6、5千克的海绵比5000克的石头轻得多。( )

7、被除数中间有0,商的中间一定也有0。( )

三、选择。

下列除法算式中,计算正确的是( )。

A.754=191

B.695=149

C.863=282

四、计算。

1、口算。

4002=

844=

2406=

580=

2、用竖式计算。

3908

1623

4067

五、解决问题。

1、李老师把85张卡片分给7名同学,平均每名同学分得多少张?还剩多少张?

2、六一儿童节到了,三年级的同学们做了200个小动物头饰,送给幼儿园120个,剩下的平均分给一、二两个年级的同学们,平均每个年级分到多少个头饰?

3、秦始皇陵兵马俑坑呈品字形排列,最早发现的是一号俑坑,呈长方形,东西长230米,南北宽62米。一号俑坑的周长是多少米?

4、三(1)班图书角有《文艺杂志》19本、《童话故事书》的本数是《文艺杂志》的3倍,《科学读本》的本数比《童话故事书》少5本。

(1)哪类图书最多,哪类图书最少?

(2)《童话故事书》比《文艺杂志》多多少本?

(3)请你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5、一根绳子长360米,对折2次后,每段长多少米?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题目]

篇2:-二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及答案(苏教版)

一、填一填。(共31分)

1. 6+6+6+6=( )×( )

2、

每盘苹果( )个,( )盘苹果,一共( )个。

=

3、( )里最大能填几?

( )×4<27 ( )×8<50 6×( )< 32

4.5、在○里填上“>”、“<”或“=”。

9×6○50 3+3○2×3 1×7○0×7

5. 7×3=21,读作( ),其中7和3是( )数,21是( )

6.两个数的积是64,和是( )

7.把口诀填完整

( )三十 ( )六十三 三七( )

( )四十二 三三( ) ( )十八

8.计算8×9和9×8时,用的乘法口诀是( )

9. 看口诀写出两道乘法算式,再看算式写口诀

五七三十五 算式:( )( )

6×7=42 7×6=42 口诀:

10、一个角有( )个顶点,( )条边。

11. 写出各部分名称。

二.祝你都算对(28分)

1、口算(20分)

5×5= 2×2= 2×8= 5×9= 4×6=

7×3= 12+20= 6×6= 6×3= 89-34=

6×9= 7×6= 75-68= 8×3= 8×0=

6+6= 5×6= 7×7= 9+6= 5×1=

2、用竖式计算(8)

7×6= 9×5= 8×8= 5×7=

三、选一选。(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1、5个6相加的和列式是( )。

①6+5 ②6× 5 ③5+5+5+5+5

2、7+7+7+7+7可以写成( )。

① 7×4 ②7×5 ③7×6

3. 孙悟空吃了5个桃子,猪八戒吃了孙悟空的6倍,猪

八戒吃了( )个桃子。

① 25 ② 30 ③ 36

四、解决下面问题。(共27分)

1、二年级(1)班有9个小组,每个小组4个人,二年级(1)班一共有多少人(3分)

2.小红一天在校学习6小时,一个星期在校学习多少小时?(4分)

3、欢迎小动物

(1) 填一填(每空3分,共计12分)

只数

(2)每张桌子周围最多坐7只小猴子,4张小桌子够小猴子们坐吗?

(4分)

4. 妈妈买来一些桃子,如果每篮装8个,可以装4篮。妈妈一共买来多少个桃子?(4分)

答案

一. 共31分,第1题1分,其余每空1分。

1.4×6.

2.3 4 12 3×4=12

3. 6 6 5

4. >= >

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考试卷题目5.7乘3等于21 因 积

6.16

7.三四 七九 二十一 六七(三) 得九 二九(三六)

8.八九七十二

9.5×7=35 7×5=35 六七四十二

10.一 两

11.边 顶点 边

二.1,口算 每个1分 25 4 16 45 24 21 32 36 18 55 54 42

7 24 0 12 30 49 15 5

2.竖式计算。每个2分。42 45 64

三.选一选。共6分,每题2分

②②②

四.每空2分 2 2 2 3

五.1.4×9=36

2.6×5=30

3.21 25 36 9 4×7=28 28>25 够坐

4.8×4=32

篇3: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题

一、填空(第4小题2分,其余每空1分,共计16分)

1、学校买21个热水瓶,每个23元,一共要用( )元钱。

2、一年中相邻的两个大月是( )月和( )月,共有( )天,是( )年(平年或闰年)。

3、35×63的积最高位是( )位,50×40积的末尾有( )个0。

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庆节是( )月( )日,中国教师节是( )月( )日。

5、6千米=( )米 8平方米=( )平方分米

8000千克=( )吨 28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6、一盘桃有15个,小明吃了这盘桃的 ,一共吃了( )个桃。

7、一辆货车3小时行驶99千米,照这样计算,9小时行驶( )千米。

8、一块正方形手帕的边长是23米,面积是( )平方米。

二、选择(每题2分,共计10分)

1、一节课从9:25开始10:05下课,这节课共上了( )。

A、40分钟 B、35分钟 C、45分钟

2、一根绳子长5米,用去它的 ,用去( )米。

A、2 B、3 C、1

3、( )最接近1平方厘米。

A、数学书课本面 B、课桌面 C、大拇指指甲面

4、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小明家的楼房面积是105平方分米

B 、3.9读作三点九

C、小强的生日是1993年2月29日

5、每箱迷你西瓜24个,53箱一共( )个。

A、1356 B、1471 C、1272

三、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计5分)

1、像1、2、3、4......是自然数,0不是自然数。 ( )

2、单月是大月,双月是小月。 ( )

3、和0.5同样大。 ( )

4、在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中,只能用一种标准进行分类。 ( )

5、200-100×2的结果等于200。 ( )

四、计算(共计38分)

1、口算。(每题1分,共计8分)

80×10= + = 10×55= - =

42×2= 0.9-0.5= 0.5+0.3= 800×5=

2、用竖式计算,有 的要验算。(每题3分,共计12分)

78×49= 60×54= 47×36= 3.9+2.7=

3、脱式计算。(每个3分,共计12分)

95÷5+127 (708+258)÷6 800-16×9 18×(537-448)

4、计算下面图形的面积。(每题3分,共计6分)

25m 37cm

18cm

五、解决问题(第4小题6分,其余每题5分,共计31分)

1、一台磨面机每小时加工面粉82千克。3台这样的磨面机8小时加工面粉多少千克?

2、玩具熊的价格是3.6元,玩具车的价格是4.9元。小明购买一个玩具熊和一辆玩具车一共要付多少元?

3、3筐苹果,连筐称一共85千克。如果每个空筐重5千克,这些苹果一共有多少千克?

4、一块长方形的菜地,长42米,宽27米。

(1)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3分)

(2)在菜地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长多少米?(3分)

5、小红帮妈妈挖土豆,从上午8时到11时一共挖了102千克。平均每小时挖多少千克?

6、市民广场用一批花美化环境,有800盆花,其中一串红占总数的 ,郁金香占总数的 。各用了多少盆花?

篇4: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苏教版

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沟通各部分内容之间的内在联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特制定复习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以课程标准为依据,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数学能力为重点,进行针对性的复习。回顾与整理本册所学知识,对数学知识加以梳理,以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与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数学素养,对学生知识的缺陷、误区、理解困难的重点、难点、疑点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理解。力求挖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学习潜在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二、学情分析

总体来看,大多数学生已经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课上能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课后能按时完成作业,及时订正错题。但也有少数学生惰性强,课上不动脑筋思考问题,写作业效率低,不能主动及时订正作业中出现的错误。在作业上,部分学生较为浮躁,特别是在计算方面,粗心现象普遍存在,经常出现抄错数,写错符号,忘记进位等等。解决实际问题主要是由于不能完整地读题目,导致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另外还有少部分学生学习状态很不稳定,还需要老师和家长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复习过程中,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在教学方面除了重视加强基础知识的复习,还要注意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复习内容

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复习;2.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复习;3.图形与几何知识复习;4.千克、克和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5.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

四、复习目标

1. 梳理知识点,复习后,使学生获得的知识更加巩固,计算能力更加提高,数感、空间观念、应用意识、逻辑思维能力等得到发展,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获得学习成功的体验,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2.查漏补缺,让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在复习阶段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复习重难点

复习重点:

1.计算:主要是计算方法和计算速度 。

2.解决实际问题:

(1)从图片、文字、表格中获取信息,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和获取信息的能力;

(2)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从题目中提炼,在练习中熟练。

复习难点:

1.进一步认识千克和克,周长的含义。

2.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应用;

3.熟练运用“从条件想起”的策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六、复习措施

1.采用各种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复习效果,注意知识的整合性、连贯性和系统性,引导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

2.在抓好基础知识的同时,全面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培养学生总结与反思的态度和习惯,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3.将课内课外转化相结合,采用“一帮一”的形式,发动学生帮助他们一起进步,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鼓励和督促其进步。

4.时刻关注学困生,做到课上多提问,作业多辅导,练习多讲解,多表扬、鼓励,多提供表现的机会。

七、课时安排

1.整理和复习(5课时);

(1)两、三位数乘一位数复习(1课时)

(2)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复习(1课时)

(3)图形与几何知识复习(1课时)

(4)千克、克和分数的初步认识复习(1课时)

(5)解决问题的策略复习(1课时)

2.整合和优化,补充和拓展,综合检测(5课时左右)

更多热门文章推荐:

1.最新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2.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3.小学生三年级期末考数学上册复习计划

4.2017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苏教版】

5.三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复习计划【教师篇】

6.三年级上数学期末复习计划范文

7.小学生三年级数学期末复习计划

8.小学期末三年级数学复习计划

9.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复习计划

10.小学三年级期末数学复习计划

篇5: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一、班级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共有学生31人,其中男生15人,女生16人。绝大部分学生家蒲塘、鲁村等行政村,有水部分学生家离学校较远。根据上学年成绩检测情况分析,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较好,但仍有部分学生成绩不够理想,其原因主要是父母在外地打工,孩子交给爷爷、奶奶管教,学习缺乏主动性和自觉性,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因此,本学期重点工作除了继续加强学生的基础知识训练以外,还要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及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力争使学生的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二、教材分析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测量、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1.计算教学内容的编排体现改革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学生的数感。

2.提供丰富的空间与图形的教学内容,注重实践与探索,促进学生空间观念的发展。

3.结合现实问题教学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加深学生对统计作用的认识,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4.加强解决问题能力的教学,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5.有步骤地渗透数学思想方法,培养学生数学思维能力。

6.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渗透于数学教学中,用数学的魅力和学习的收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内在动机。

三、教学目标和要求

1.会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乘法、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乘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初步知道分数是平均分的含义,会读、写分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些分数的加减法。

4.认识时、分、秒三个时间名词,能够很准确的说出三者之间的进制关系及三者之间的大小关系。

5.认识周长的含义,会计算四边形的周长,提醒学生注意漏写周长的单位名称。

四、教学重、难点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四边形、有余数的除法、时分秒、多位数成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从本册开始引入分数的初步认识,内容比较简单。此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或用到有关分数的知识和问题,这部分知识的学习,可以扩大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进一步系统学习分数及分数四则运算做好铺垫。

篇6:新苏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

新学期开始了,为了进一步贯彻实施课程改革,让学生在轻松的学习氛围中,掌握所学知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制定本学期数学教学计划如下:

一、学生情况分析:

三年级共有17名学生,其中男生10人,女生7人。同学们基本上对学习和常规等各方面的习惯转入正规。但由于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家长的文化水平、道德素质等都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还有部分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较差,大部分学生在课堂只停留在认真、专心听,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和习惯,一部分学生上课纪律松懈,喜欢随意讲话,作业不肯及时完成,喜欢拖拉作业。

所以本学期针对这些特点,在数学课要不但上的内容丰富多采,形式多样,富有吸引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身在其中,才能坚定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增强学生的意志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课标对本册教材的教学要求

1、会笔算一位数除多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会进行相应的乘、除法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每位乘积不满十)。

3、初步认识简单的小数(小数部分不超过两位),初步知道小数的含义,会读、写小数,初步认识小数的大小,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

4、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西南八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东、南、西、或北)辨认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三、本学期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及奋斗目标

1、教学重点和难点

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乘两位数、面积以及简单的数据分析和平均数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位置与方向和面积两个单元,是本册教材的另两个重点教学内容。

2、奋斗目标

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从实际生活和现实情境中收集信息、组合信息,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从而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2、在教师指导下,初步学习反思和评价。

3、在教师的鼓励和指导下,能积极地参加观察、操作、探索、交流等数学活动,对与数学有关的身边的某些事物有好奇心,对学习内容和学习活动感兴趣,有学好数学的愿望。

4、在教师和同学的鼓励帮助下,能克服数学活动中遇到的困难,初步获得成功的体验,进一步培养学好数学的愿望。 5、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学习有条理地思考,把握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合情推理能力和演绎推理能力。

篇7:-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期末试卷

(60分钟完成)

一、计算。

1、口算。(共12分)

60-26= 22+39= 39÷3= 700+600=

49+37= 84-37= 9×200= 10000-9000=

21×4= 76÷4= 25×4= 150×3×0=

2、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共18分)

119×5= 703×6= ☆480×5=

96÷6= 85÷7= ☆83÷4=

二、填空。(共30分)

1、1208的最高位是( ),这个数读作( )。

2、在算式□3÷5中,要使商是两位数,□最小填( );要使商是一位数,□最大填( )。

3、□□÷□=5……8 44÷□=3……2

4、38名同学春游,每4人一个帐篷,共需( )个帐篷。

5、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一个西瓜重5( ) 一枚1分硬币重2( )

小华身高120( ) 黑板长2( )

6、已知△+○=□,如果△+□+○=50,那么□=( )。

7、把下列时间化成24时记时法或普通记时法:

(1)晚上11时30分( ) 上午10时( )

(2)7时50分( ) 16时20分( )

8、李老师每天早晨7时30分到学校,下午5时30分回家,李老师每天在校( )小时。

9、找规律填数:

(1)1997、1998、1999、、。

(2)5060、5070、5080、、。

10、在○里填上“>”、“<”或“=”。

35+56○56+35 60-32○60-23

54-25○45-25 2千克○2000克

11、一个边长6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是( )厘米。如果另一个长是8厘米的长方形周长和这个正方形周长相等,那么长方形的宽是( )厘米。

12、在一个布袋里放入6个红球和2个白球,然后每次摸一个球,摸50次,( )球摸到的次数可能多,( )球摸到的次数可能少。

13、一杯水,先喝去一半,再喝下剩下的一半,共喝去( )。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

1、从不同的角度观察长(正)方体,最多可以看到3个面。( )

2、在有余数的除法中,除数要比余数小。 ( )

3、8个正方形可以拼成一个稍大的正方形。 ( )

4、分母大的分数比较小。 ( )

5、除数相同时,被除数越大,所得的商也越大。 ( )

四、选择。(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共5分)

1、由三个十、五个百、四个一组成的数是( )。

①534 ②345 ③354

2、( )÷( )=2……1,如果被除数是一位数,那么有( )种填法都可以使等式成立。

①3 ②5 ③8

3、有两个长方形,长都是4厘米,宽都是2厘米,把它们拼成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周长是( )厘米。

①12厘米 ②16厘米 ③24厘米

4、一个口袋里放进8个红球、4个白球,那么( )。

①摸到的红球和白球的机会一样大

②摸到白球的机会大

③摸到红球的机会大

5、小红家与小俊家都在和平路上,小红家距学校2000米,小俊家距学校3000米,他们两家相距( )。

①1000米 ②5000米 ③可能是1000米,也可能是5000米

五、解决问题。(共30分)

1、实验小学组织学生观看电影,上午去了3批学生,每批150人,下午又去了430人,这一天共有多少学生观看电影?

2、学校器材室有足球35个,篮球个数比足球少6个,两种球共有多少个?

3、一个长方形操场,长105米,宽95米。小华沿操场的边跑了两圈,他一共跑了多少米?

4、小宇:“我有25张邮票。”小刚:“我的邮票比小宇多17张。”小军:“我的邮票比小宇的4倍少8张。”

(1) 小军有多少张邮票?

(2) 自己提一个问题并解答。问题:

5、将两个长6厘米宽4厘米的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

是多少厘米?(想一想,有几种拼法)

6、书架上下两层共放有120本书,如果从上层拿20本到下层,则两层书架上的书同样多。上下两层原来各有多少本书?

三数期末测试答案:

一、1、34 61 13 1300 86 47 1800 1000 84 19 100 0

2、595 4218 2400 16 12……1 20……3

二、1、千位 一千二百零八 2、5 4 3、53 9 14 4、10 5、千克 克 厘米 米 6、25 7、23时30分 10时 上午7时50分 下午4时20分 8、10 9、2000 2001 5090 5100 10、= < >= 11、24 3 12、红 白 13、四分之一

三、√、× × × √

四、1、① 2、① 3、② 4、③ 5、③

五、1、880人 2、64个 3、800米 4、(1)92张 (2)略 5、32或28厘米 6、上层有80本,下层有40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