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毛毛”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高二上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这里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二上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方便大家学习。

高二上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篇1:高二上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第Ⅰ卷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初级卵母细胞的减数第一次-完成于

A.排卵前,在卵巢内B.受精前,在卵巢内

C.排卵前,在输卵管D.受精时,在输卵管内

2.下列过程哪些发生在精子入卵后()

①精子继续完成减数第二次-,形成雄原核②精子发生顶体反应

③发生卵黄膜封闭作用④卵子完成减数第二次-,形成雌原核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一对夫妇因不孕症向医生求助,医生利用试管婴儿技术帮助他们拥有了自己的孩子。在培育试管婴儿的过程中,下列技术中不是必须使用的是()

A.体外受精B.胚胎的体外培养

C.植入前胚胎的遗传学检测D.胚胎移植

4.下列关于卵细胞采集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有些动物在采集时要用促性腺激素处理

B.对有些动物从输卵管中取出的卵子,可直接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

C.对有些动物可以直接从活体卵巢中吸取卵母细胞

D.从卵巢中采集的卵母细胞,也可直接与获能的精子在体外受精

5.下列关于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分割后的胚胎或细胞可以直接移植给受体

B.胚胎培养是胚胎工程的最终技术

C.早期胚胎培养与动物细胞培养的培养液通常都需加入血清

D.试管婴儿技术主要包括体外受精、早期胚胎培养和胚胎移植技术

6.胚胎工程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不包括()

A.移植胚胎干细胞使退化的组织修复并恢复正常功能

B.进行胚胎移植充分发挥雌性优良个体的繁殖潜能

C.采用机械方法将早期胚胎分割产生同卵双胎

D.在小鼠腹腔中培养杂交瘤细胞生产单克隆抗体

7.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移植胚胎的遗传特性在孕育过程中不受受体的影响

B.胚胎干细胞具有体积大、细胞核小、核仁明显等特点

C.体外受精时采集的精子需放入培养液中培养以达到获能状态

D.胚胎分割是将早期胚胎切割成几等分,最终产生同卵多仔后代的技术

8.基因工程产物可能存在着一些安全性问题,但不必担心()

A.三倍体转基因鲤鱼与正常鲤鱼杂交,进而导致自然种群被淘汰

B.载体的标记基因可能指导合成有利于抗性进化的产物

C.目的基因本身编码的产物可能会对人体产生毒性

D.目的基因通过花粉的散布转移到其他植物体内,从而可能打破生态平衡

9.下列关于生物技术的安全性和-问题的分析,合理的观点是()

A.转基因生物进入自然界后不会与野生物种杂交而威胁其他生物的生存

B.运用重组基因技术可以将致病菌或病毒改造成威力巨大的生物武器

C.所有的转基因食品都不会危害人类的健康

D.转基因生物合成的某些新的蛋白质有不可能成为某些人的过敏原或者引起中毒

10.某草原牧区,在进行草场建设时,既注重不同牧草种类的搭配种植,又对单位面积内的放牧量做了一定控制。这种做法体现了()

A.实行“循环经济”的原理B.低消耗,多效益原则

C.遵循物种多样性和协调与平衡原理D.建立自然-社会-经济复合系统

11.下列关于湿地生态恢复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工程采用工程和生物措施相结合的方法

B.要建立缓冲带,以尽量减少人类的干扰

C.对湿地的恢复,只注意退耕还湿地或建立自然保区就可以

D.湿地的恢复除利用生物工程手段外,还要依靠自然演替机制恢复其生态功能

12.在利用葡萄自然发酵产生果酒的过程中,未经杀菌,但其他杂菌不能生长的原因是()

A.经冲洗后的葡萄上只有野生型酵母菌无其他杂菌

B.其他杂菌不能利用葡萄汁中的糖作为碳源

C.在缺氧和呈酸性的发酵液中,酵母菌能大量繁殖,其他杂菌不适应环境而被抑制

D.酵母菌发酵产生大量酒精,杀死了其他杂菌

13.我们平时饮用的葡萄酒呈红色,其原因是()

A.酒精发酵前榨汁时榨出的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

B.是红色葡萄球菌分泌的色素

C.在发酵的最后程序中,加入了红色的食用色素

D.随着酒精度数的提高,红色葡萄皮中的色素溶解在发酵液中

14.下列哪项操作会引起发酵液受污染()

A.榨汁机只用温水进行清洗,并晾干

B.发酵瓶先用温水清洗,再用75%的酒精擦拭后晾干使用

C.葡萄先去除枝梗,再冲洗多次

D.每次排气时,只需拧松瓶盖,不能将盖完全揭开

15.测定泡菜中亚-盐的含量的操作中,用不到的试剂是()

A.对氨基苯磺酸溶液B.N一1一萘基乙二-盐酸盐溶液

C.氯化镉和氯化钡溶液D.酒精溶液

16.制作四川泡菜时要用特殊的坛子,坛子需加水密封,密封坛口的目的是()

A.隔绝空气,抑制细菌繁殖B.阻止尘埃,防止污染

C.造成缺氧环境,利于乳酸菌发酵D.防止污染,利于醋酸菌发酵

17.图甲是果醋发酵装置。发酵初期不通气,溶液中有气泡产生;中期可以闻到酒香;后期接种醋酸菌,适当升高温度并通气,酒香逐渐变成醋香。图乙中能表示整个发酵过程培养液pH变化的曲线是()

A.①B.②C.③D.④

18.在“探究果酒制作过程中影响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因素”时,获得下图所示的实验结果(图中O、M、N、P代表相应发酵时间)。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M点前酵母菌不进行细胞呼吸B.终止发酵时间应选择在P点时

C.酒精浓度的增加会抑制酵母菌繁殖D.N点时酵母菌种群增长速率

19.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操作员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消毒方法依次是()

①化学消毒②灼烧灭菌③干热灭菌④紫外线灭菌⑤高压蒸汽灭菌⑥巴氏消毒法

A.⑤③②①④⑥B.①②③④⑤⑥C.⑥②③④①⑤D.③④②①⑥⑤

20.将大肠杆菌菌种从菌种试管接种到另一支试管的操作,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整个接种过程都要在酒精灯的火焰附近进行

B.接种环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之后即可伸入菌种试管挑取少许菌种

C.菌种试管口和待接种的试管口接种前后都要通过酒精灯火焰2至3次

D.带菌的接种环应在培养基面上轻轻划线

21.下列关于微生物分离和培养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

B.测定土壤样品中的细菌数目,常用菌落计数法

C.分离土壤中不同的微生物,要采用不同的稀释度

D.分离能分解尿素的细菌,要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的氮源

22.刚果红染色时,加入刚果红可在()

①制备培养基时②梯度稀释时③倒平板时④涂布时⑤培养基上长出菌落时

A.①③B.②⑤C.③⑤D.④⑤

23.下列有关微生物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乳酸菌时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维生素

B.培养霉菌时需将培养基的pH调至碱性

C.培养细菌时需将pH调至中性或微碱性

D.培养厌氧微生物时则需要提供无氧的条件

24.土壤中分解尿素的细菌的分离与计数的下列操作中需要在火焰旁进行的一组是()

①土壤取样②称取土壤③稀释土壤溶液④涂布平板⑤微生物的培养

A.①②③④⑤B.②③④⑤C.③④⑤D.②③④

25.突变型面包霉常需要在基本培养基上添加适当的氨基酸才能生长。现在用两种氨基酸依赖型红色面包霉突变株a和b,分别接种到下面的6种培养基上,两种突变株都不能在1、3、5号培养基上生长,a、b可以分别在2、4和2、6号培养基上生长。培养基成分如下表,关于突变株a和b分别对于A-J中氨基酸需求的说法正确的是()

培养基123456

添加氨基酸BCDEBEFGCFHIDEFIGHIJEHGJ

A.两种突变株对氨基酸的需求是相同的

B.两种突变株都需要G氨基酸才能生长

C.两种突变株必须同时供应4种氨基酸才能生长

D.两种突变株都能在由4、5号两种培养基组成的混合培养基中生长

26.下列关于影响植物组织培养因素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同植物组织培养的难易程度不同,同一种植物材料培养的难易程度相同

B.在植物组织培养中,培养基中必须添加植物激素

C.植物激素中生长素和细胞-素的作用是互相独立的

D.pH、温度、光照条件等对植物组织培养也特别重要

27.下列有关花药离体培养,说法错误的是()

A.对材料的选择最常用的方法是焙花青-铬矾法,这种方法能将花粉细胞核染成蓝黑色

B.亲本植株的生长条件、材料的低温预处理、接种密度都对实验有影响

C.接种花药后一段时间内不需要光照,但幼小植株形成后需要光照

D.若接种的花药长出愈伤组织或胚状体后,要适时转换培养基,以便进一步分化成再生植株

28.关于被子植物花粉粒发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花粉是在花药中的花粉囊里形成的

B.被子植物精子的形成不是直接减数-的结果

C.被子植物花粉的发育要经历四分体时期、单核期和双核期等阶段

D.花粉粒在发育过程中,核先位于细胞一侧,再移到细胞中央

29.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过程①的自交代数越多,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B.过程②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

C.过程③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

30.选择合适的花粉发育时期是提高诱导成功率的重要因素之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任何时期的花粉都可以经过培养产生愈伤组织或胚状体

B.对所有植物来说,在单核期花药培养成功率

C.对一般植物而言,单核期时花药培养成功率

D.为了挑选到单核期的花药,通常选择部分开放的花朵

31.菊花组织的花粉经组织培养可发育成一株幼苗,这一过程不涉及下列哪一项()

A.有丝-、细胞分化、组织器官的形成

B.呼吸作用、光合作用、相关激素的调控

C.DNA的复制、转录、蛋白质的合成

D.等位基因的分离、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32.某工厂生产的一种生物活性洗衣粉的包装上有如下说明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①这种洗衣粉较容易清除衣物上的奶渍、蛋清污渍等②温水条件下蛋白酶的活性

③该洗衣粉可以洗涤各种污渍④该碱性蛋白酶能够将蛋白质水解成氨基酸或小分子的肽

⑤羊毛、-纶织品类衣物可以用该洗衣粉洗涤

A.①②B.①⑤C.②③D.③⑤

33.下列关于固定化酶和固定化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

A.固定化细胞技术在多步连续催化反应方面优势明显

B.固定化酶的应用中,要控制好pH、温度和溶解氧

C.利用固定化酶降解水体中有机磷农药,需提供适宜的营养条件

D.利用固定化酵母细胞进行发酵,只能进行有氧发酵

34.下列关于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加酶洗衣粉中添加的酶包括纤维素酶、脂肪酶、淀粉酶和蛋白酶等

B.常用巴氏消毒法、紫外线杀菌法、高压蒸汽灭菌法为培养基消灭杂菌

C.利用PCR技术在生物体外快速扩增目的基因是依据DNA双链复制的原理

D.腐乳制作过程中,添加料酒、香辛料和盐,均可以抑制杂菌的生长

35.关于果胶酶说法正确的是()

A.果胶酶可以分解细胞壁的主要成分纤维素

B.果胶酶是由半乳糖醛酸聚合而成的一种高分子化合物

C.果胶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或RNA

D.果胶酶不特指某种酶,而是分解果胶的一类酶的总称

36.下列关于果胶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②凡是活细胞都能产生果胶酶③果胶酶能将果胶分解成半乳糖醛酸④植物、霉菌、酵母菌和细菌均可能产生果胶酶⑤果胶酶特指分解果胶的一种酶

⑥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可用于去除植物细胞壁

A.①②⑤B.②③C.③④⑥D.③④⑤

37.探究温度对加酶洗衣粉洗涤效果的影响,选择10℃、20℃、30℃、40℃、50℃、60℃和70℃的温度梯度,在其他条件都一致的情况下,发现40℃时的洗涤效果,由此得()

A.40℃为该酶的最适温度B.40℃不是该酶的最适温度

C.40℃酶活性D.不能确定该酶的最适温度

38.某兴趣小组准备开展“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对同一污物的洗涤效果”的探究活动。对下列说法,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的原理是酶的专一性B.自变量是不同种类的加酶洗衣粉

C.水质、水量、pH均可看作无关变量D.洗涤过程中水温只要保持相同即可

39.关于固定化酶中用到的反应柱理解正确的是()

A.反应物和酶均可自由通过反应柱B.反应物和酶均不能通过反应柱

C.反应物能通过,酶不能通过D.反应物不能通过,酶能通过

40.下列关于PCR技术的叙述,正确的是()

A.PCR技术建立在对扩增的目的基因序列完全已知的基础上

B.该技术需要解旋酶和热稳定的DNA聚合酶

C.该技术需要一对特异性的引物,要求一对引物的序列是互补的

D.该技术应用体内DNA双链复制原理,也需要模板、原料、酶等条件

41.甲、乙两图为“DNA的粗提取与鉴定”中涉及的两个操作装置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图甲的烧杯和图乙的试管中所用溶剂都为NaCl溶液,但两者浓度不同

B.图乙经少许加热后即可观察到一支试管中的溶液明显变蓝,另一支试管中的溶液不变蓝

C.图甲操作需用玻棒迅速搅拌以使DNA成为絮状沉淀并缠绕在玻棒上

D.图乙操作中所用的二苯-需现配现用以达到较好的鉴定效果

42.下图表示两个脱氧核苷酸分子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的聚合过程。若由脱氧核苷酸分子聚合形成的小分子DNA共有500个碱基对,则其缩合过程中形成的磷酸二酯键数、产生的水分子数、该DNA分子中羟基(-OH,碱基中不含羟基)数分别是()

A.499、499、502B.499、498、501

C.998、998、1004D.999、999、1002

43.以下关于酶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解旋酶在PCR扩增目的基因时也可正常发挥作用

B.在细胞质内合成的酶也可在细胞核内发挥作用

C.磷酸二酯键只能由DNA聚合酶催化形成

D.能合成酶的细胞一定能合成激素

44.关于PCR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利用PCR可以从一个完整的DNA中直接克隆出某个基因来

B.Taq酶是一种热稳定的DNA聚合酶,只能在3’末端添加单个脱氧核苷酸

C.PCR过程需要1个模板DNA,2个引物分子、大量Taq酶

D.PCR反应需要在一定的缓冲溶液中进行

45.下列关于DNA粗提取与鉴定的说法正确的是()

A.析出DNA时要缓慢地加蒸馏水使氯化钠浓度降低,然后过滤保留溶液中的物质

B.在探究洗涤剂对植物细胞DNA提取的影响实验中,自变量是洗涤剂和食盐

C.提取的DNA溶解后加入二苯-试剂即可染成蓝色

D.将含有DNA的滤液放在60~75℃的恒温水浴箱中保温后过滤,能去除蛋白质杂质

46.下列关于生物工程中常见的几种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连接酶可把目的基因与载体的黏性末端的碱基黏合,形成重组DNA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将一个DNA分子片段切成两个片段需消耗1个水分子

C.Taq酶是用PCR仪对DNA分子扩增过程中常用的一种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D.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植物细胞获得原生质体,便于植物杂交育种

47.有关“血红蛋白提取和分离”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可通过SDS—聚丙烯酰-凝胶电泳鉴定血红蛋白的纯度

B.将血红蛋白溶液进行透析,其目的是去除相对分子质量较小的杂质

C.血红蛋白释放时加入有机溶剂,其目的是使血红蛋白溶于有机溶剂

D.过程不断用磷酸缓冲液处理,是为了维持PH及血红蛋白的结构

48.蛋白质的分离与纯化技术是蛋白质研究的重要技术。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根据蛋白质分子不能透过半透膜的特性,可将样品中各种不同的蛋白质分离

B.根据蛋白质所带电荷性质的差异及分子大小等,可通过电泳分离蛋白质

C.根据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可通过凝胶色谱法分离蛋白质

D.根据蛋白质的分子大小、密度不同,可通过离心沉降法分离蛋白质

49.制备橘皮精油的过程,需先后进行A、B两次过滤过程,则橘皮精油为()

A.经过A后的滤液B.经过A和B后的滤液

C.经过B后的滤液D.经过A后静置处理的上清液和B后的滤液

50.对提取出的胡萝卜素进行纸层析鉴定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每次点样后,可用注射器直接点样

B.点样过程中,应快速细致,形成直径大小相同的圆点

C.层析液所用的试剂为石油醚和丙-的混合液

D.在纸层析过程中,滤纸可放在普通烧杯中

第Ⅱ卷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1.(9分)酵母菌等微生物在日常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酵母菌的培养使用下列哪种培养基。

A.牛肉膏蛋白胨培养基B.麦芽汁琼脂培养基C.蛋白胨酵母膏培养基D.MS培养基

(2)酵母菌是一种真菌,可用于制作果酒。

①果汁发酵后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来检验,在酸性条件下,该物质与酒精反应呈色。

②酵母菌细胞固定化可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固定酵母菌细胞时首先需要将干酵母放入中活化。

(3)拟将新筛选获得的优良酿酒酵母扩大培养,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如下表所示。生产用菌种一般选用快速增值阶段的菌体,由表中数据分析,第天的酵母菌适宜用于固定化。

时间/天01234567

酵母菌数(×106/mL)0.81.83.05.64.82.00.80.4

(4)现在工厂化生产果酒,为提高果酒的品质,更好地抑制其他微生物的生长,采取的措施是,并接入合适的菌种。

(5)果醋有水果和食醋的营养保健功能,是集营养、保健、食疗等功能为一体的新型饮品。下面是某同学设计的果酒和果醋制作的实验流程。

冲洗应特别注意不能反复冲洗,原因是。

由图可知果醋的制作往往在果酒制作基础上进行,请用相关反应式表示这一过程:。

(6)小麦脱粒以后还有大量的麦秆,主要成分为木质素、纤维素和半纤维素,但是酵母菌无法直接利用,原因是其。

2.(7分)在调查某湖水中H细菌的实验中,先将5升湖水水样浓缩至5毫升,然后各取浓缩水样1毫升,分别涂布到5个培养皿中培养,培养后统计H细菌菌落数。实验引发出一系列的问题,请回答:

(1)培养基中含有的蛋白胨、淀粉分别为细菌培养提供了。

(2)配制好的培养基用法灭菌,并在条件下接种。

(3)为了尽快观察到细菌培养的实验结果,应将接种了湖水样品的平板置于恒温培养箱中培养。要使该实验所得结果可靠,还应该同时在另一平板上接种作为对照进行实验。

(4)细菌培养产生的单个菌落在生态学中称为。

(5)在培养H细菌的过程中发现了另一种X细菌,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从生态学的角度分析,H细菌与X细菌之间的关系是。X细菌周围H

细菌不能生长和繁殖的原因最可能是。

3.(8分)菊花的组织培养的大致过程如下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外植体的消毒:选取生长旺盛的嫩枝,冲洗干净。用无菌吸水纸吸干外植体表面的水分,放入中摇动2-3次,持续6-7s,立即将外植体取出,在无菌水中清洗。吸干表面水分,放入质量分数为0.1﹪的中1-2min。取出后,在无菌水中至少清洗3次,其目的是。

(2)菊花组织培养过程中,启动、脱分化、再分化的关键激素是。通过B过程产生的愈伤组织细胞与枝条韧皮部细胞形态结构不同,其根本原因是。

(3)该实验操作成功的关键是,所以要对外植体、超净工作台等消毒,

对等灭菌。

4.(6分)请回答PCR方面的有关问题:

(1)引物是扩增过程中必须加入的物质,从化学本质上说,引物是一小段_______________。

(2)引物是子链合成延伸的基础,如下图。

从理论上推测。第四轮循环产物中两条脱氧核苷酸链等长的DN-段所占DNA总数的比例为。

(3)设计引物是PCR技术关键步骤之一。某同学设计的一组引物(只标注了部分碱基序列)不合理(如下图),请说明理由。

(4)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两条子链的延伸方向都是。

(5)假如引物都用3H标记,从理论上计算,所得DNA分子中含有3H标记的占。

(6)与体内DNA复制相比,PCR反应体系除引物外,还需加入哪种特别的物质?。

5.(10分)(1)柠檬油是植物芳香油中的一种,它是一种广谱性的杀虫剂,可杀死蚊子?苍蝇?蟑螂和臭虫等传染疾病的害虫,以及危害粮食?蔬菜的常见害虫,包括幼虫?蛹等,是一种绿色杀虫剂?提取柠檬油常用的原料是柠檬花与柠檬果皮,嫩的花朵在蒸馏过程中,精油易被水蒸气分子破坏,所以可采用法?柠檬果皮中精油的提取适宜采用法,其必经步骤如下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A是,②B是,③C过程为。

(2)胡萝卜素的萃取流程为:胡萝卜―→粉碎―→干燥―→萃取―→过滤―→浓缩―→胡萝卜素。

①萃取的效率主要取决于。

②在胡萝卜颗粒的加热干燥过程中,应严格将________和________控制在一定范围内。

③提取的胡萝卜素可通过________法进行鉴定,在鉴定过程中需要用________作对照。

高二生物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ACCDB6DBABC11CCDCD16CBCAB21ACBDD26DADDC

31CDABD36CDDCD41DCBCD46CCADB

二、非选择题(每空1分,共40分)。

1.(9分)(1)B(2)①-钾灰绿②蒸馏水

(3)2(4)对原材料进行灭菌

(5)防止菌种流失

(6)没有分解这些物质的酶

2.(7分)(1)氮源、碳源(2)高压蒸汽灭菌无菌(或火焰旁)

(3)等量无菌水(4)种群

(5)竞争X细菌产生了不利于H细菌生存的物质

3.(8分)(1)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或酒精)氯化汞漂净消毒液

(2)细胞-细胞-素和生长素基因选择性表达

(3)无菌操作(或无菌技术)培养基、培养器具(或其中之一)

4.(6分)(1)DNA或RNA(2)50%

(3)引物Ⅰ′自身折叠后会出现局部碱基互补配对而失效

(4)从子链的5′端向3′端延伸(5)100%(6)Taq酶

5.(10分)(1)萃取压榨①石灰水

②0.25%的碳酸氢钠和5%的硫酸钠(或碳酸氢钠和硫酸钠)

③过滤

(2)①萃取剂的性质和使用量②温度时间③纸层析标准样品

篇2:高二上册物理期中考试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7题为单选,8~12题为多选)

下列关于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匀强电场中,场强处处相同,电势也处处相等

B.在正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离点电荷越远,电势越高,场强越小

C.等量异种点电荷形成的电场中,取无限远处为电势零点,两电荷连线中点的电势为零,场强不为零

D.在任何电场中,场强越大的地方,电势也越高

关于电动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电源两极间的电压等于电源电动势

B.电动势越大的电源,将其他形式的能转化为电能的本领越大

C.电源电动势的数值等于内、外电压之和

D.电源电动势与外电路的组成无关

在如图所示的平行板电容器电路中,第一种情况是电键S始终闭合,缓慢增大两板距离;第二种情况是闭合电键S后又断开,再缓慢增大两板距离。设两种情况下增大极板距离后,板间场强大小分别为E1和E2,则

A.E1>E2

B.E1

C.E1=E2

D.E1和E2均小于未拉开前的场强

将截面均匀、长为L、电阻为R的金属导线截去,再拉长至L,则导线电阻变为

A.B.C.D.nR

等量异种点电荷+Q和-Q固定,在它们的连线和其中垂线上有c、b、a三点,如图所示,现将一个带负电的检验电荷先从图中a点沿直线移到b点,再从b点沿直线移到c点,则检验电荷在整个过程中

A.所受电场力一直增大

B.所受电场力先增大后减小

C.电势能一直减小

D.电势能先增大后减小

现有一个灵敏电流计,它的满偏电流为Ig=1mA,内阻Rg=500Ω,若要将它改装成量程为3V的电压表,则应在该灵敏电流计上

A.串联一个2500Ω的电阻B.串联一个25000Ω的电阻

C.串联一个3000Ω的电阻D.并联一个2500Ω的电阻

如图所示,在导体壳内放一负电荷q,则壳内的a点、壳上的b点、壳外的c点的电场强度和电势的关系应为

A.Ea>Eb>Ec,a>b>c

B.Ea>Eb>Ec,a

C.Ea>Ec>Eb,a

D.Ea>Ec>Eb,a>b>c

如图所示是静电除尘的原理示意图,A为金属管,B为金属丝,在A,B之间加上高电压,使B附近的空气分子被强电场电离为电子和正离子,电子在向A极运动过程中被烟气中的煤粉俘获,使煤粉带负电,最终被吸附到A极上,排出的烟就比较清洁了。有关静电除尘的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金属管A应接高压电源的正极,金属丝B接负极

B.金属管A应接高压电源的负极,金属丝B接正极

C.C为烟气的进气口,D为排气口

D.D为烟气的进气口,C为排气口

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3.0V,内阻不计,L1、L2、L3为三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这种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乙所示。当开关闭合后,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灯泡L1的电阻为12Ω

B.通过灯泡L1的电流为灯泡L2的电流的2倍

C.灯泡L1消耗的电功率为0.75W

D.灯泡L2消耗的电功率为0.30W

如右图所示为两个不同闭合电路中两个不同电源的U-I图象,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动势E1=E2,短路电流I1>I2

B.电动势E1=E2.内阻r1>r2

C.电动势E1>E2,内阻r1

D.当两电源的工作电流变化量相同时,电源2的路端电压变化较大

图中虚线为匀强电场中与场强方向垂直的等间距平行直线。不计重力的两粒子M、N质量相等,电荷量的绝对值也相等。现将M、N从虚线上的O点以相同速率射出,两粒子在电场中运动的轨迹分别如图中两条实线所示。a、b、c为粒子轨迹与虚线的交点,已知O点电势高于c点。则

A.M带正电,N带负电

B.N在a点的速度与M在c点的速度相同

C.N从O点运动至a点的过程中克服电场力做功

D.M从O点运动至b点的过程中,电场力对它做功为零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电阻为r,平行板电容器C的两金属板水平放置,R1和R2为定值电阻,P为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触头,G为灵敏电流计,A为理想电流表。开关S闭合后,C的两板间恰好有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油滴处于静止状态,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在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A表的示数变大,油滴仍然静止,G中电流由a至b

B.在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A表的示数变小,油滴向上加速运动,G中电流由b至a

C.在P向下移动的过程中,A表的示数变大,油滴向下加速运动,G中电流由a至b

D.在P向下移动的过程中,A表的示数变小,油滴向上加速运动,G中电流由b至a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2分)

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4分。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或按照题目的要求作答。)

(4分)甲图中游标卡尺的读数是mm。

乙图中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是mm。

(10分)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的电阻值,现有的器材规格如下:

A.待测电阻Rx(大约100Ω)

B.电流表A1(量程0~10mA,内阻约100Ω)

C.电流表A2(量程0~40mA,内阻约40Ω)

D.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约5kΩ)

E.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约15kΩ)

F.直流电源(输出电压4V,内阻不计)

G.滑动变阻器R(阻值范围0~50Ω,允许电流1A)

H.开关一个、导线若干

(1)(4分)根据器材的规格和实验要求,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电流表应选______,电压表应选_______(填器材前的序号)。

(2)(3分)在方框内画出实验电路图,要求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范围尽可能大一些。

(3)(3分)按电路图将实物图连线。

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满分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如图所示,正方形ABCD处在一个匀强电场中,电场线与正方形所在平面平行。已知A、B、C三点的电势依次为φA=6.0V,φB=4.0V,φC=-2.0V。

(1)求D点的电势φD。

(2)在图中画出过A点的电场线(要把作图过程画在图上。只画最后结果不能得分)。

16.(8分)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的电动势E=12V,内阻未知,R1=8Ω,R2=1.5Ω,L为规格“3V,3W”的灯泡,开关S断开时,灯泡恰好正常发光,不考虑温度对灯泡电阻的影响,求:

(1)灯泡的额定电流和灯丝电阻;

(2)电源的内阻;

(3)开关S闭合时,灯泡实际消耗的功率。

17.(10分)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动势为E,内阻不计,滑动变阻器可调取值为0~2R0,定值电阻阻值为R0,C为平行板电容器,极板长度为,极板间距为,极板的右侧距极板L处有一荧光屏。现让一束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不计粒子的重力和粒子之间的作用力)以速度平行于极板沿中线进入电容器,现改变滑动变阻器阻值,并设所有带电粒子总是能从右侧穿出,试求带电粒子在荧光屏上打击范围的竖直宽度多大?

18.(12分)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固定一光滑圆弧轨道AB,轨道半径为R=0.4m,轨道点A与圆心O等高。有一倾角θ=30°的斜面,斜面底端C点在圆弧轨道B点正下方、距B点H=1.5m。圆弧轨道和斜面均处于场强E=100N/C、竖直向下的匀强电场中。现将一个质量为m=0.02kg、带电量为的带电小球从A点静止释放,小球通过B点离开圆弧轨道沿水平方向飞出,当小球运动到斜面上D点时速度方向恰与斜面垂直,并刚好与一个以一定初速度v0从斜面底端上滑的物块相遇。若物块与斜面间动摩擦因数,空气阻力不计,g取10m/s2,小球和物块都可视为质点。求:

(1)小球经过B点时对轨道的压力NB;

(2)B、D两点间电势差UBD;

(3)物块上滑初速度v0满足的条件。

【答案】

一、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其中1~7题为单选,8~12题为多选。

题号123456789101112

答案CABCAACACACDADADBC

二、本题共2小题,共14分。把答案填在相应的横线上或按照题目的要求作答。

13.(4分)100.50mm;3.200mm

14.(1)(4分)CD(2)(3分)电路图见解析图

(3)(3分)实物图见解析图

解析:(1)由于直流电源的电动势为4V,待测电阻Rx阻值约为100Ω,故通过Rx的电流约为40mA,所以直流毫安表应选C;直流电压表若选15V量程的,则读数误差较大,故应选D.

(2)由于要求电压和电流的变化范围尽可能大一些,所以滑动变阻器采用分压式接法;

由于RVRx=5000100=50>RxRA=10040=2.5,故电流表采用外接法.电路图如图所示:

(3)根据电路图,实物图连线如图所示:

三、本题共4小题,满分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5.(8分)解析:⑴沿同一匀强电场中任何一个相同方向上,相距同样距离的两点间的电压都是相同的:φA-φB=φD-φC

代入已知数得φD=0

⑵在BC上取一点M,使BM=2MC,则UM=0,连接DM是等势面。

由于电场线跟等势面垂直,过A点作DM的垂线,就是电场线。方向指向电势降低方向,因此指向右下方。

16.(8分)答案:(1)1A3Ω(2)1Ω(3)0.48W

解析:(1)灯泡的额定电流I0=P0U0=33A=1A

灯丝电阻RL=U20P0=323Ω=3Ω

(2)S断开时,灯L正常发光,即I1=I0,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E=I0(R1+RL+r)

得r=EI0-(R1+RL)=[121-(8+3)]Ω=1Ω

(3)闭合S时,设外电路总电阻为R外

R外=RL?R2RL+R2+R1=9Ω

干路电流为I总=ER外+r=1.2A

灯两端的电压UL=I总?RL?R2RL+R2=1.2V

灯的实际功率P=U2LRL=0.48W

17.(10分)略

18.(12分)略

篇3:高二上册生物试卷卷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每题0.5分,共30分)

1.关于人体内环境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A.淋巴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淋巴、血浆等

B.血浆的主要成分包括水、葡萄糖、血红蛋白和激素等

C.HCO_、HPO42_等参与维持血浆pH相对稳定

D.毛细血管壁细胞生活的内环境是组织液和血浆

2.右图表示人体不同体液之间的物质交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血红蛋白位于图中的c

B.c中的水可来自组织液、淋巴和消化道等

C.图中a处的CO2浓度

D.组织细胞的代谢废物大部分经b进入c

3.右图表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物质交换的过程。Ⅰ、Ⅱ、Ⅲ、Ⅳ表示能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系统或器官,①、②是有关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内环境与I交换气体须通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B. Ⅱ内的葡萄糖通过①进入淋巴

C. ②表示肾小管的重吸收作用

D.Ⅳ表示的器官是皮肤

4.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大量积累在组织细胞间隙造成的。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组织水肿的是

A.营养不良导致血浆蛋白含量减少

B.饮食过咸导致血浆渗透压过高

C.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D.淋巴回流受阻组织液中滞留大分子物质

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由锁骨下静脉汇入血液

B.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C.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释放到内环境中,作用于靶细胞或全身的细胞

D.适当降低细胞外液中的Na+浓度,动作电位峰值升高

6.人体剧烈运动后,血浆的pH会略微下降,这是因为

A.血浆中的水分减少了 B.血浆中的酒精增多了

C.血浆中的乳酸增多了 D.血浆中的K+减少了

7.下列关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高二上册生物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A.通过人体自身调节实现 B.包括水和无机盐平衡的调节

C.包括pH的调节,血糖的调节 D.细胞代谢不会引起内环境的变化

8. 关于在正常情况下组织液生成与回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成与回流的组织液中氧气的含量相等

B.组织液不断生成与回流,并保持动态平衡

C.血浆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动脉端进入组织液

D.组织液中的有些物质经毛细血管静脉端进入血液

9. 下列关于内环境及其稳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激素、氨基酸、蔗糖等有机物是内环境的成分

B.人体代谢中的生物化学反应主要发生在细胞内

C.小肠绒毛上皮细胞生活的内环境为组织液和消化液

D.内环境稳态就是内环境的渗透压、温度和pH等保持不变

10. 下列现象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稳态调节的是

A.寒冷环境下排汗量减少 B.血浆渗透压升高时饮水量增多

C.减数分裂产生生殖细胞 D.清除体内衰老死亡的细胞

11.在有关神经调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 人在闻到食物的香味后分泌唾液,这一反射活动中唾液腺和支配它活动的神经末梢一起构成效应器

B. 兴奋传导是从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传给下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或细胞体

C. 在人体反射活动过程中,神经元膜内电荷移动的方向与膜外电荷移动的方向相反

D.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是靠细胞膜两侧带电离子的跨膜运动完成的

12.某些麻醉剂是一种神经递质的阻断剂,当人体使用这些麻醉剂后,痛觉消失了,而其它大部分神经的传递功能正常。这一事实说明

A. 不同的神经纤维是以不同的递质传递

B. 不同神经元之间的递质可能不同

C. 所有的神经之间的递质可能相同

D. 麻醉剂能作用于大脑皮层,使人意识模糊

13. 学习和记忆是脑的高级功能之一,记忆分为

A.瞬时记忆和长期记忆 B.短期记忆和长期记忆

C.短期记忆和永久记忆 D. 瞬时记忆、短期记忆、长期记忆和永久记忆

14. 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只要有刺激就会发生反射活动

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

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

15. 如图甲表示神经元的部分模式图,图乙表示突触的局部模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在反射弧中,电刺激传入神经末梢,兴奋能传到效应器,而刺激传出神经末梢,兴奋却不能传到感受器,原因是兴奋在如图乙所示结构上的传导(或传递)方向不能由①→②

B.若给图甲箭头处施加一强刺激,则电位计会偏转两次

C.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释放到突触间隙的方式是主动运输,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D.人在拔牙时,往往需要在相应部位注射局部麻醉药,使其感觉不到疼,这是因为麻醉药最可能暂时阻断了传入神经的兴奋传导

16. 如图表示缩手反射的反射弧,a、b、c代表反射弧中的三种神经元。如果进行下述操作,试判断叙述正确的是

A.用电刺激Ⅰ处,则Ⅰ处细胞膜内外电位为外正内负

B.用电刺激Ⅱ处,则皮肤、肌肉都发生兴奋

C.剪断Ⅰ处,刺激断口处向b侧所发生的缩手反应叫做缩手反射

D.用一定强度的电流刺激b神经元,则神经传导的方向为b→c→Ⅱ→肌肉

17. 关于人体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反射弧是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

B.体温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双重调节

C.甲状腺激素不能影响神经系统的活动

D.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受下丘脑的调控

18. 正常人在饥饿状态(3到4小时内)下,体内血液中

①葡萄糖大幅度下降 ②葡萄糖浓度相对稳定

③胰岛素含量减少 ④胰岛素含量增加

⑤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 ⑥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

A.①③⑤ B.②③⑤ C.①④⑥ D.②④⑥

19. 下图为正常人体内肝细胞与内环境间物质交换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体液成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C6H12O6→CO2+H2O”可发生在③中

B.体液①中含有胰岛素和血浆蛋白

C.图中②③构成肝细胞生存的直接内环境

D.正常情况下①②④的成分和理化性质保持动态平衡

20. 关于人体内激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肾上腺素的分泌活动不受神经的直接支配

B.胰岛素的合成需要mRNA和核糖体的参与

C.肾小管上皮细胞是抗利尿激素的靶细胞之一

D.血糖调节中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相互拮抗

21. 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a中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该信息传递需要能量

B.①中的物质以被动运输的方式释放至②中

C.兴奋传递时,②处的组织液含有特异性受体

D.①中的物质作用于b时,兴奋处表面分布着正电荷

22. 某同学在上体育课时进行剧烈运动,此时需要通过一定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的稳态。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肌细胞无氧呼吸产生并释放到血液中的乳酸,由缓冲物质中和以维持酸碱度

B.产热增多使体温升高,通过神经—体液调节以维持体温稳定

C.消耗葡萄糖增多使血糖浓度降低,通过增加胰高血糖素分泌进行调节

D.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23. 如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某种激素。有关人体体温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寒冷的环境中,③的分泌增加

B.动物迅速奔跑时产热增加,体温就维持在较正常值高的水平

C.寒冷环境下动物通过神经—体液调节实现体温恒定

D.给动物注射③,反馈调节使①和②的分泌量减少

24. 对两只生长状况相同、健康的幼兔做如下处理:甲兔切除甲状腺,乙兔定期注射甲状腺激素。一段时间后观察,与正常健康幼兔相比

A.甲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生长发育停止

B.甲兔生长发育正常,乙兔体温较低

C.甲兔生长发育不正常,乙兔食欲旺盛

D.甲兔生长发育不正常,乙兔行动迟缓

25. 下列哪种现象属于非特异性免疫

A.效应T细胞特异性结合靶细胞使其裂解

B.淋巴结内的吞噬细胞吞噬侵入人体内的链球菌

C.淋巴因子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

D.人体内血清中的H1N1抗体防御HIN1流感病毒

26. 下列有关免疫的说法,错误的是

A.抗原再次进入人体内不能被浆细胞特异性识别

B.花粉引起体内毛细血管扩张不属于免疫过程

C.艾滋病患者死亡的直接原因可能是其他病原体引起的严重感染

D.人体的第三道防线在抵抗外来病原体和抑制肿瘤方面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7. 人体对病原菌有一定的防御作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唾液中的溶菌酶可杀死病原菌

B.口腔黏膜对病原菌有一定的屏障作用

C.吞噬细胞对多种病原菌具有吞噬作用

D.B细胞对病原菌的免疫应答属于细胞免疫

28. 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

B.B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

C.T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

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T细胞和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

29. 以下有关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体液免疫就是指抗体与病毒上的抗原蛋白特异性结合过程

B.T细胞只在细胞免疫过程中发挥作用

C.在体液免疫过程中,浆细胞只能分泌特异性抗体

D.效应T细胞的主要作用是直接杀灭入侵靶细胞中的抗原

30. 少数人注射青霉素后出现胸闷、气急和呼吸困难等过敏反应症状,严重者发生休克。以下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青霉素过敏反应的主要原因是机体免疫防御功能低下

B.青霉素引起的病理性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和记忆性

C.机体初次接触青霉素后,活化的浆细胞分泌淋巴因子

D.已免疫的机体再次接触青霉素后会发生自身免疫反应

31. 下列关于人体淋巴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

A.在胸腺中发育成熟的T淋巴细胞可参与细胞免疫

B.效应T淋巴细胞可攻击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C.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都是由造血干细胞发育成的

D.T细胞释放的淋巴因子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

32. 胚芽鞘产生生长素的部位,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和弯曲生长的部位分别是

A.尖端 尖端 尖端

B.尖端 尖端 尖端下面的部分

C.尖端 尖端下面的部分 尖端下面的部分

D.尖端 尖端下面部分 尖端

33. 与植物激素有关的一组是

①生产无籽番茄 ②叶子变黄 ③果实脱落 ④CO2的固定

⑤棉花摘心 ⑥矿质元素吸收

A.①③⑤ B.①②④ C.①④⑤ D.①⑤⑥

34. 将植物横放,茎弯曲向上生长,根弯曲向下生长。这与重力影响生长素的分布和根、茎对生长素的敏感性不同有关。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处生长素浓度较B处高,茎对生长素敏感性高,A处生长受抑制,B处生长快,茎向上生长

B.D处生长素浓度较C处高,根对生长素敏感性高,D处生长受抑制,C处生长快,根向下生长

C.C处生长素浓度较D处高,根弯曲向下生长

D.B处生长素浓度较A处高,茎弯曲向下生长

35. 乙烯和生长素都是重要的植物激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天然化合物,乙烯是体外合成的外源激素

B.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分布广泛,乙烯仅存在于果实中

C.生长素有多种生理作用,乙烯的作用只是促进落叶

D.生长素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乙烯有促进果实成熟的作用

36. 下列被称之为生长素的是

A.吲哚乙酸 B.萘乙酸 C.2,4-D D.乙烯

37. 生长素对植物的生理作用往往具有双重性,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既能促进植物生长,也能抑制生长

B.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

C.既能促进果实成熟,也能抑制果实成熟

D.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

38. 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植物的激素调节的特点是具有两重性

B.乙烯与生长素的调节作用无关

C.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D.脱落酸能够解除种子的休眠

39.对胚芽鞘做如下图所示处理后,其变化情况将是

A.向左弯曲 B.向右弯曲C.直立生长 D.不生长也不弯曲

40. 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授粉的番茄花蕾(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N),可获得无子

果实,该果实细胞的染色体数目是

A.2N B.N C.3N D. 4N

41.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没有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B.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C.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来处理种子可提高发芽率

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

42. 生活在白蚁肠内的鞭毛虫,能消化白蚁肠中的木纤维素,若没有鞭毛虫,白蚁即饿死,大

小草履虫必须分开培养,才能生长好。以上生物的种间关系分别依次为

A.共生、竞争 B.竞争、共生 C.寄生、竞争 D.共生、寄生

43. 在下列各图中,表示种群一段时间内, 在无环境阻力的状况下增长的是

44. 在一个发育良好的森林里,从树冠到地面可划分为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和地被层,同

时林下透光度不同的地点,植物种类也有所区别,这表明群落有一定的

A.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B.物种组成的数量比例

C.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的优势种 D.彼此间有直接或间接的营养关系

45.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A.所有异养型生物在生态系统中都属于消费者

B.生态系统中用于传递的信息都是由生物成分产生的

C.物质循环是指各种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

D.流经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指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总量

4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

A.我国的人口将逐渐步人老龄化阶段 B.,广东省人口的出生率为1.329%

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形成集群 D.由于微甘菊人侵,松树种群死亡率较高

47. 狼依据兔留下的气味进行捕食,兔依据狼的气味或行为特征躲避猎捕。这说明

A.生命活动必须依靠信息的传递 B.信息能够调节生物的种间关系,以维护生态系统的稳定

C.所有生物都有信息传递 D.信息传递具有普遍性和多样性

48. 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使用价值的是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激发人们文学艺术创作灵感

B.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

C.科学家根据苍蝇平衡棒的导航原理,研制了新型的导航仪

D.生物多样性是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49. 某生态系统中有a、b、c、d、e五种生物,a为植物,其余的为动物。一年内输入这五种生物的能量数值如下表,可能存在于同一营养级的是

生物 a b c d e

能量(J?m-2×10-5?) 90 9.5 0.96 1.8 0.32

A.b与c B.c与d C.d与e D.b与d

50. 右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其中A、B、C、D、E、F各代表一个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合理的是

A.该图若要表示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成分还缺少分解者

B.图中B、C、F共同同化的能量占A种群同化能量的lO%~20%

C.若D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E种群密度将会降低

D.C种群和D种群存在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

51. 下列生态系统中,抵抗力稳定性的是

A.苔原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森林生态系统 D.草原生态系统

52.在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一个表达载体的组成包括目的基因、启动子、终止子 ②有了启动子才能驱动基因转录出mRNA

③终止子的作用是使转录在所需要的地方停止 ④所有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完全相同的

A.②③ B.①④ C.①② D.③④

53. 科学家将β-干扰素基因进行定点突变导入大肠杆菌表达,使β-干扰素第十七位的半胱氨酸,改变成丝氨酸,结果大大提高了β-干扰素的抗病毒活性,并且提高了储存稳定性。该生物技术为

A.蛋白质工程 B.基因工程 C.基因突变 D.细胞工程

54.有关PCR技术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PCR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的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B.PCR技术的原理是DNA双链复制

C.利用PCR技术获取目的基因的前提是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列

D.PCR扩增中必须有解旋酶才能解开双链DNA

55.以下甲、乙两图表示从细菌细胞中获取目的基因的两种方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方法可建立该细菌的基因组文库 B.乙方法可建立该细菌的cDNA文库

C.甲方法要以脱氧核苷酸为原料 D.乙方法需要逆转录酶参与

56.目的基因导人受体细胞后,是否可以稳定维持和表达其遗传特性,只有通过鉴定和检测才能知道。下列属于目的基因检测和鉴定的是

①检测受体细胞是否有目的基因 ②检测受体细胞是否有致病基因

③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mRNA ④检测目的基因是否翻译蛋白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57.如图是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人细菌B细胞内制造“工程菌”的示意图。已知细菌B细胞内不含质粒A,也不含质粒A上的基因。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将重组质粒导入细菌B常用的方法是显微注射法

B.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四环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只是导入了重组质粒的细菌

C.将完成导入过程后的细菌涂布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能生长的就是导入了质粒A的细菌

D.目的基因成功表达的标志是受体细胞能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上生长

58.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基因治疗就是把缺陷基因诱变成正常基因 B.限制酶也能作用于碱基之间的氢键

C.所有质粒都能做为基因工程的载体 D.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常采用农杆菌转化法

59. 基因治疗是指

A. 把健康的外源基因导入有基因缺陷的细胞中,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B. 对有缺陷的细胞进行修复,从而使其恢复正常,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C. 运用人工诱变的方法,使有基因缺陷的细胞发生基因突变回复正常

D. 运用基因工程技术,把有缺陷的基因切除,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60.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物、植物或微生物

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DNA连接酶及载体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工具酶

C.若检测培育的抗虫棉花是否成功,可用相应的病菌侵然棉花植株

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入到受体细胞的染色体上

二、非选择题(60分)

61.(每空2分,共12分)下图是肝细胞中所进行有关生理过程,请据图回答:

(1)肝细胞所处的内环境是 。

(2)在肝细胞A中,促进①过程的激素主要是 ,完成⑤和⑧的场所分别是 和 。

(3)肝细胞B产生的CO2进入血液通过血液循环引起呼吸中枢的兴奋,并使呼吸加快,CO2对这种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叫 。

(4)引起糖尿病的原因主要有两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身体对胰岛素反应不敏感,目前对于一些糖尿病初期的病人可口服一些降糖药以调节血糖平衡,请结合所学知识推测这类降糖药的主要作用机理是( )(多选)

A.补充胰岛素 B.补充胰高血糖素

C.促进胰岛素的释放 D.增强身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62. (每空1分,共8分)回答问题:

(1)人体肝细胞可产生一种分泌蛋白(称为蛋白A),运出细胞后进入血液。已知内质网、核糖体和高尔基体参与了蛋白A的合成或运输,则这些细胞器在蛋白A合成和运输过程中行使功能的顺序是 、、。人体的胰岛细胞中 (含有、不含有)蛋白A基因。

(2)为了研究小鼠在接受大肠杆菌碱性磷酸酶(AKP)刺激后其体内抗体水平的变化,提取大肠杆菌AKP,注射到小鼠腹腔内,进行第一次免疫。一段时间后,检测到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在这个过程中,

细胞在淋巴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的 细胞可以产生抗体。经过一段时间后 ,再用大肠杆菌AKP进行第二次免疫, 细胞可以快速增殖、分化并产生大量抗体。上述免疫属于 (特异性、非特异性)免疫。

63. (每空2分,共12分)人手指意外触到蜡烛火焰,引起屈肘反射。其反射弧示意图如下。

(1)图中神经元a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上以 形式进行传导。当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引起突触前膜内 释放神经递质,该递质与神经元b细胞膜上 结合,使神经元b兴奋。神经元b的神经冲动进一步引起神经元c兴奋,最终导致屈肌收缩。

(2)图中M点兴奋时,此处神经纤维膜两侧的电位表现为 。若N点受刺激产生兴奋,则在神经元b上 (填“有”或“无”)膜电位的变化,其原因是 。

64. (每空2分,共12分)科学工作者在水稻的某生长期内,将鸭子引入一个稻田。鸭子不食用此生长期的水稻,可捕食水稻蝗虫,有效地控制了虫害,图甲为蝗虫种群数量的变化曲线;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情况,其中箭头表示能量流动方向,数字为同化能量数值[单位:J/(cm2?a)]。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蝗虫属于第 营养级,鸭可用图乙中 表示。

(2)乙图中第一营养级到第二营养级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图乙中C种群与B种群之间的关系是 。

(3)利用鸭子防治虫害的方法属于 ,此外利用性外激素类似物也可以防治害虫,说明的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 。

65.(每空2分,共16分)下图是将某细菌的基因A导入大肠杆菌内,制备“工程菌”的示意图。

据图回答:

(1)获得A有两条途径:一是以A的mRNA为模板,在 酶的催化作用下,合成互补的单链DNA,然后在 的作用下合成双链DNA,从而获得所需基因;二是根据目标蛋白质的 序列,推测出相应的mRNA序列,然后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推测其DNA的 序列,再通过化学方法合成所需基因。

(2)利用PCR技术扩增DNA时,需要在反应体系中添加的有机物质有 、、4种脱氧核糖核苷三磷酸和耐热的DNA聚合酶,扩增过程可以在PCR扩增仪中完成。

(3)由A和载体B拼接形成的C通常称为 。

(4)在基因工程中,常用Ca2+处理D,其目的是 。

答案

1-5BBBBD 6-10CDABC 11-15BBDBC 16-20DCBCA 21-25ADBCB 26-30BDBCB

31-35DBABD 36-40ACCDA 41-45CABAD 46-50 CBBBB 51-55 CAADC 56-60CCDAA

61.(12分)(1)组织液(2)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答或不答都给分)细胞质基质 线粒体 (3)体液调节 (4)CD

62.(8分)(1)核糖体 内质网 高尔基体 含有 (2)B 浆细胞 记忆细胞 特异性

63.(12分)(1)电信号(神经冲动) 突触小泡 特异性受体 (2)外负内正 无 递质只存在于突出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前膜释放,作用于后膜

64.(12分)(1)二 D (2)15% 竞争 (3)生物防治 信息传递

65.(16分)(1)逆转录 DNA聚合酶 氨基酸 脱氧核苷酸

(2)引物 模版DNA

(3)重组DNA

(4)提高受体细胞的转化率或使其成为感受态细胞(其他合理答案也给分)

篇4:地理高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1.下列有关地质灾害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在荒无人烟的某山区有频繁的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B.主要地质灾害有地震、火山喷发、滑坡、泥石流、台风和洪涝

C.地震震级每增加一级,能量相差3倍

D.人类对植被的破坏,是泥石流日趋频繁的重要原因

2.下列人类活动中,可能导致泥石流发生的是()

A.陡坡修筑梯田B.围湖造田C.过度抽取地下水D.内蒙古高原垦殖草原

10月底,意大利西西里岛上的维埃纳火山发生猛烈喷发。两天后,意大利中南部又发生了震级为5.6级的地震及一系列余震,造成较为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据此,回答3——6题:

3.意大利是世界的多火山、地震的国家,这是因为该国位于()

A.阿尔卑斯山的山麓地带B.两大板块交界地带

C.地中海沿岸D.断层构造地带

4.地震虽然是一种严重的自然灾害,但通过地震波的研究可以帮助人们()

A.研究地球内部结构及其构造B.推测海底地壳岩石年龄

C.分析地质时期的地理环境特点D.了解各种地表形态的形成原因

5.下列地区中,受该火山爆发影响的地区是()

A.巴尔干半岛B.亚平宁半岛C.伊比利业半岛D.索马里半岛

6.这次火山爆发将导致或加剧附近地区的()

A.酸雨B.温室效应C.臭氧空洞D.光化学烟雾

7.当今世界自然灾害发生的频率和成灾强度不断提高,主要是由于()

①地壳运动越来越强烈②人口快速增长③经济密集发展④风化作用强烈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8.全球台风发生频率,强度的海域分布在()

A.印度洋和大西洋海区B.印度洋和太平洋海区

C.西北太平洋海区D.印度洋和南太平洋海区

读图,完成9~10题。

①②③④

9.下列气象灾害与其天气系统对应正确的是()

A.干旱——①B.台风——②C.暴雨洪涝——③D.寒潮——④

10.天气系统②可能形成()

A.北纬20度的洋面上B.赤道洋面上

C.南纬15度的洋面上D.南纬40度的洋面上

12.在19时风速突然降低是因为()

A.台风减弱B.台风中心经过C.台风消失D.台风停滞不前

13.当台风逐步接近该地过程中,风向最可能是()

A.西北B.东北C.西南D.东南

读“我国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分布直方图”,回答14—16题.

14.我国六大区中,出现特大、较大型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多的地区是

A.西北地区B.西南地区C.中南地区D.华东地区

15.六大区域中发生山崩、滑坡和泥石流最少的地区的地形为()

A.山地B.丘陵C.平原D.高原

16.针对这种自然灾害的措施是()

A.植树造林B.开垦梯田C.增加城市建设D.减少降水

下表是208月某日浙江舟山某地某日气象观测资料,据此回答17-18题。

时间气温(℃)气压(百帕)降水(毫米)风速(千米/小时)

12时前后2510021030

18时前后3099050240

24时前后2710041050

17.该日影响该地区的气压系统和天气系统分别是()

A.低气压、伏旱B.低气压、寒潮

C.高气压、伏旱D.低气压、台风

18.该天气系统影响下的天气特点是()

A.狂风暴雨B.阴雨连绵C.高温晴好D.寒冷少雨

读“11月7日(立冬)我国大陆部分各地季节状况图”,回答19—20题.

19.此时由西南到长江以南地区形成大范围降雨,其形成原因最可能是()

A.受副热带高压控制B.锋面在附近活动

C.山地抬升偏北风D.受台风登陆影响

20.这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在西南地区最有可能诱发的地质灾害是()

A.泥石流B.地震C.洪涝灾害D.水土流失

年7-8月间,我国南方一些地区出现了历罕见的高温天气,对这些地区的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都产生了严重的影响。据此回答21~24题。

21.与高温天气相伴的灾害性天气往往是()

A.洪涝灾害B.干旱灾害C.滑坡和泥石流D.蝗灾

22.罕见的高温天气将会影响工业生产,其原因可能有()

①高温使人身体不适,影响生产②拉闸限电,影响生产

③机器易受潮,影响生产④高温带来洪水,厂房被淹影响生产

A.①②B.①②④C.①③D.③④

23.在南方受高温煎熬的时段,我国北方很可能出现()

A.寒冷干燥天气B.高温多雨天气

C.干热风天气D.晴朗温暖天气

24.能缓解南方此时高温天气的大气活动有

A.台风B.龙卷风C.海啸D.寒潮

25.从世界范围看,遭受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两个大洲是

A.亚洲、非洲B.亚洲、欧洲C.大洋洲、南美洲D.亚洲、北美洲

26.下列大洲中,热浪、风暴、热带气旋等灾害袭来时,极易席卷全洲的是

A.欧洲B.亚洲C.北美洲D.非洲

27.遭受干旱、流行病威胁最为严重的大洲是

A.北美洲B.亚洲C.南美洲D.非洲

28.有关自然灾害损失在时间上的差异叙述正确的是

A.通常情况下,南亚旱灾严重时我国大部分地区出现涝灾

B.通常情况下,南亚旱灾与我国华北的旱灾在时间上较为吻合

C.开普敦暴雨多发,x疆一定多雪灾

D.我国寒潮危害一般在冬季最为明显

读“1954年与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损失对比表”回答29—31题。

29.19洪水淹没面积和死亡人数都比1954年少,其主要原因是

A.年洪水水位没有1954年的高

B.新建设的许多防洪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C.1998年的降水时间比1954年的短

D.1954年长江流域人口密度比1998年要大得多

30.1998年的洪水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是1954年损失的十几倍,其原因是

A.1954年洪水到来前,政府组织军民对财产进行了及时转移

B.1954年洪水发生的时间比1998年稍晚,农田的农作物已经基本收割

C.1998年长江流域与1954年相比经济迅速发展,资产密度加大

D.1998年洪水主要淹没的是市,而1954年主要淹没的农村

31.关于1998年特大洪水发生的人为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天气预报严重失误,没有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②近年来长江上游植被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严重,植被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

③大量的围湖造田导致湖泊面积缩小,洪水调控能力减弱④堤岸设计标准过低及工程质量不高A.①②B.②④C.③④D.②③

新华网温州8月20电,8月13日凌晨,一场历史罕见特大泥石流灾害袭击了乐清市龙西乡、福溪乡、仙溪镇的9个村庄。据材料回答32~33题。

32.此次泥石流的自然原因

①山体破碎②遭遇强度较大的连续性降水

③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受重力作用下滑④地震诱发所致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33.当今世界,地质灾害发生的频度和成灾的强度不断增高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口分布不合理和经济发展过快②人类排放二氧化碳过多,温室效应日趋严重③人口快速增长和经济密集发展④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日益严重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④

GIS中,不同类型的地理空间信息储存在不同的图层上。叠加不同的图层可以分析不同要素间的相互关系。回答34~35题。

34.洪水淹没地区图层与人口分布图层的叠加,可以

A.推断出各地受灾情况B.推断出各地降水情况

C.计算湖泊水域面积D.估算工农业生产总值

35.对1950年与1998年长江中下游湖泊面积图层进行分析,能够

A.计算湖泊蓄水量B.预测洪涝灾害的发生

C.了解围湖造田情况D.预测该地区降水变化趋势

1998年夏秋,长江流域发生了全流域大水灾,为准确了解灾害,大量使用了地理信息技术。据此完成36~38题。

36.要准确勘探水灾淹没的情况,快捷而准确监测长江水位宜采用

A.人工拍摄B.遥感技术C.全球定位系统D.多媒体技术

37.要准确快捷统计测出各地灾害信息材料,主要依靠

A.传感器B.地理信息系统C.全球定位系统D.遥感技术

38.利用遥感技术优于人工探测的优点不包括

A.探测范围大B.受地面限制少C.速度快,周期短D.全球性、连续性

39.我国西北干旱地区防御干旱应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A.进行人工增雨B.选择耐旱作物,改进耕作制度

C.开采地下水D.增加降水量

40.三峡地区“一三五”水位线下的地质灾害防治工作的目的是

A.防治库区崩塌、滑坡及泥石流B.防治地震

C.防治泥沙沉积D.防止库区蓄水渗漏

第Ⅱ卷

得分栏

题号一二总分

41424244

得分

二.非选择题(3个大题,共40分)

41.207月1日,“蒲公英”号台风在台湾登陆,读图分析回答问题。

(1)影响台湾、福建省的天气系统是_______。当A点附近风力在12级或以上称_________,它是一种强烈发展的________________。

(2)这种天气系统经常影响我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季节是__________.

(3)此时台北吹_________风,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__。过12小时后,A点移至南平,此时福州的天气状况是________________,风向是___________

(4)该系统为什么只危害沿海地区?

42.今春以来,我国北方,特别是华北地区接二连三出现沙尘天气,时间之早、频率之高、范围之广、强度之大,为历史同时期所罕见,给华北地区交通、环境及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不利的影响。(12分)

(1)我国_______、_______和华北一带冬春常遭风沙灾害,_______风将沙尘吹向东部和东南地区,形成沙尘天气。

(2)造成北方沙尘现象加剧的原因很多,除了_____等自然因素以外,人为因素主要是我国北方草原地区的____和____行为,造成___的恶果,在林区________行为,导致地表水减少,风沙天气多发。

(3)治理风沙、减轻灾害的有效途径是。

43.读“我国干旱和洪水灾害分布图”回答:(16分)

(1)我国受洪水灾害影响最广的地区是________平原、________平原,此外,________流域、________盆地及东北平原也常受到洪涝灾害。

(2)东部沿海地区受风暴潮灾害影响的有______省、______省、______省及江苏南部、上海市。

(3)干旱频次大于30的地区是___平原,____平原____流域。

(4)我国水旱灾害严重的地区主要分布在气候比较湿润的________气候区,其原因是________进退变化,常造成旱、涝灾害。

(5)为了减轻我国旱、涝灾害的损失,要加强对______的治理,其中主要工程有:_____的治理及长江的_____和______。

试卷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

DABABABCBCCBABCADABA

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

BABAACDBBCDACACBBDBA

二.非选择题(3个大题,共40分)

41.(1)气旋台风热带气旋(3分)(2)夏秋(1分)

(3)西北狂风暴雨狂风暴雨偏南风(4分)

(4)台风登陆后,由于陆地摩擦力增大,风速降低,势力锐减直至消亡。(4分)

篇5: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2小题,每小题2分,共44分。在每小题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请将正确答案填写在Ⅱ卷的表格内)

1、原始社会的一个小孩,有时跟着妈妈去采野果子

,有时在父亲面前撒娇。这种情形最可能出现在下面哪一时期?

A.“正在形成中的人”时期 B.原始人群居时期

C.母系氏族时期D.父系氏族时期

2、货币被称为一个国家的“名片”。那么,你知道这张精美的纸币应是

A.美元 B.英镑 C. 埃及镑 D. 印度卢比

3、“如今有个趋势,人们怀念她的民主制度,并将其视为所有现代民主制度的源头。”这里的“她”是指

A.斯巴达 B.雅典 C.西罗马帝国 D.罗马帝国

4、大化改新使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标志。这一改革在政治方面的主要内容是

A.把很多贵族土地收归国有 B.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

C.建立中央集权的天皇制国家 D.国家向农民收取赋税

5.“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这样的局面出现在

A.查理.马特改革之前 B.查理.马特改革之后

C.大化改新之前 D.大化改新之后

6、与古代希波战争相关的奥运会比赛项目是

A.铁饼 B.摔跤

C.马拉松长跑 D.射箭

7、公元前4世纪,他开始东征,建立起地跨三洲的大帝国。人们对他评价不已:“伟大的军事家”、“英明的领袖”、“好战的将领”、“贪婪的侵略者”、“文化的爱好者”等,你认为这个人是

A.凯撒 B.屋大维

C.伯利克里 D.亚历山大

8. 创造“0,1……9”十个数字的计数法是

A.古印度人 B.古埃及人

C.阿拉伯人 D.古罗马人

9.记述了东方经历与见闻,后来激起欧洲人对东方憧憬和向往的是

A.《荷马史诗》 B.《天方夜谭》

C.《大唐西域记》 D.《马可•波罗行纪》

10.世界古代文字源远流长,古代埃及创造并使用的文字是

A.甲骨文 B.象形文字

C.楔形文字 D.字母文字

11.坐落于海河岸边的大悲禅院,是一座历史悠久的佛教寺院。与佛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的是

A.基督 道教 B.基督 犹太教

C.伊斯兰教 道教 D.基督 伊斯兰教

12. 以发现杠杆定律和浮力定律闻名的古代科学家是

A.索福克勒斯 B. 阿基米德

C. 阿里斯托芬 D.亚里士多德

13. 《天方夜谭》所描述的丰富社会生活发生在

A波斯帝国 B罗马帝国

C阿拉伯帝国 D奥斯曼土耳其帝国

14、文艺复兴运动宣扬的核心思想是

A.人文主义 B.民主共和

C.重商主义 D.文艺复古

15、被誉为旧时代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的是

A.达•芬奇 B.伽利略

C.但丁 D.莎士比亚

16、推动欧洲与亚洲、美洲和非洲等地交通往来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的是

A.郑和下西洋 B.新航路开辟

C.工业革命 D.第二次工业革命

17.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开始于

A.苏格兰人民起义 B.查理一世召集议会开会,筹集军费

C.内战开始 D.查理一世被推上断头台

18.如果要了解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有关情况,可供参考的文献是

A.《权利法案》 B.《独立宣言》

C.《人权宣言》 D.《民法典》

19.美国独立战争开始的标志是

A.《独立宣言》发表B. 华盛顿出任军队总司令

C.来克星顿枪声 D.萨拉托加战役

20.美国独立战争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比,最大的特点是

A、革命前,独立的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到阻碍

B、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殖民统治

C、革命过程中未出现反复

D、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21. 法国大革命正式爆发的标志是

A.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B.《人权宣言》颁布

C.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 D.处死路易十六

22. 他说:“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40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却的,它──《民法典》将永垂不朽。”“他”指的是

A.克伦威尔 B.林肯

C.罗伯斯庇尔 D.拿破仑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共56分。第23题7分,第24题14分,第25题8分,第26题8分,第27题19分。)

23. (7分)根据右图,请回答:

(1)反映的是古代史上的哪部法典?(2分)

(2)该法典维护的是哪一阶层的利益?(2分)

(3)它有什么重要的历史价值?(3分)

24. (14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彻底消除和根绝欲望后,生老病死,悲伤、哀痛、苦难、不幸和绝望就一扫而光。”

材料二: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大家都应信仰“真主”,而不要信仰本部落的神。

材料三:“救世主”不久要下凡,拯救人类进入幸福的“千年之国”,因人有罪,信仰上帝的人才能进入天国,否则要下地狱。

请回答:

(1)材料一是哪一种宗教的教义内容?这种宗教创立于何时?创始人是谁?(6分)

(2)材料二所说的宗教产生于何时?创始人是谁?(4分)

(3)材料三,这一种宗教的创立于何时?何地?(4分)

25、(8分)根据所学内容完成如下表格:

国 家 法律文献 主 张 或 意 义

美国 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1787年宪法》

法国 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后来成为近代欧洲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26. (8分)15世纪中后期,欧洲人开始了大规模的远洋航海活动,出现了对人类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事件————新航路开辟。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写出A、B两条航线的开辟者。(4分)

(2)新航路的开辟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27.(19)某些国家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先后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推动了世界历史的进步。

依据上图回答以下问题:

(1)场景发生在哪个国家的资产阶级革命中?(1分)议会通过的限制王权的法律文件是什么? (2分)因此确立了怎样的统治形式?(2分)

(2)自由女神像左手的铭板上刻着1776年7月4日,这天发表了什么文件?(2分)有什么历史意义?(2分)

(3)罗伯斯庇尔是哪一国家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人?(1分)该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中通过的法律文件是什么?(2分)

(4)列举拿破仑为加强法兰西第一帝国统治所采取的措施,并分析其影响。(7分)

篇6: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C B C B C D A D B D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答案 B C A C B B A C B A D

23.(7分)

(1)汉谟拉比法典(2分) (2)维护奴隶主的利益。(2分)

(3)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3分)

24. (14分)

(1)佛教(2分);公元前6世纪(2分);乔达摩.悉达多(释迦牟尼)(2分)

(2)7世纪;(2分)穆罕默德(2分)

(3)1世纪(2分);巴勒斯坦一带(2分)

25、(8分)

国 家 法律文献 主 张 或 意 义

美国 《独立宣言》(2分) 宣告美利坚合众国诞生

《1787年宪法》 确立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2分)

法国 《人权宣言》(2分) 宣称人们生来自由,权利平等,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拿破仑法典》(2分) 是一部典型的资产阶级法典,后来成为近代欧洲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26. (8分)

(1) A:哥伦布(2分) B:麦哲伦(2分)

(2)答:各大洲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引发了西欧国家对亚、非、美洲国家或地区的殖民扩张与掠夺。(4分)

27.(19分)

(1)英国(1分);《权利法案》(2分); 君主立宪制(2分)

(2)《独立宣言》(2分);宣告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2分)

(3)法国(1分);《人权宣言》(2分)

(4)答:措施:对内颁布《法典》(2分);对外打败反法同盟,控制欧洲很多地方(2分)

影响: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统治(1分);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1分);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当地人民的反(1分)。

篇7:初三英语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听力(共20小题;每小题1分,满分20分)

第一部分 听对话回答问题

本部分共有10道小题,每小题你将听到一段对话,每段对话听两遍。

( )4. What time did the boy go home yesterday?

( )5. Why does the man advise the woman to wear red?

A. Because she likes red most.

B. Because the woman looks good in red.

C. Because she feels weak.

( )6. Why does the boy like Mr. Wang?

A. Because he is patient.

B. Because he is humorous.

C. Because he is helpful.

( )7. What programme did Judy watch last night?

A. A TY play. B. The sports news. C. The evening news.

( )8. Who is the woman speaking to?

A. Her son. B. Her teacher. C. Her son5s teacher.

( )9. What will Simon be when he grows up?

A. An accountant. B. An engineer. C. An artist.

( )10. What can we learn from the dialogue?

A. The woman is wearing a yellow hat.

B. The yellow hat is more comfortable.

C. The woman likes the black hat better.

第二部分 听对话和短文答题

你将听到一段对话和两篇短文,各听两遍。

听一段对话,回答第11〜12小题。

( )11.Why does Daniel look blue?

A.Because he got a low mark in his English exam.

B.Because he lost a football match.

C.Because he quarreled(争吵)with his classmates just now.

( )12. What is he going to do?

A.He will ask someone to help him.

B.He will work harder at English.

C. He will pay more attention to his classmates.

听第一篇短文,回答第13〜15小题。请根据短文内容,完成信息记录表。

( )13. A. shout at B. joke with C. laugh at

( )14. A. formal language B. large letters C. kind words

( )15. A. late B. fast C. often

听短文,回答第16---20小题。

16. Where did Jack work?

A. On the farm. B. In an office. C. In a factory.

17. How often did he get his money?

A. Every month. B. Every week. C. Every half month.

18. What happened this month?

A. Jack got more money.

B. Jack got less money.

C. Jack got enough money.

19. From this passage we know that _______.

A. the manager believed Jack

B. Jack wasn’t an honest man

C. Jack was an honest man

20. Could Jack go on working in his factory?

A. The story didn’t tell us. B. Yes, he could. C. No, he couldn’t.

二、单项填空 在A、B、C、D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本大题共15分,每小题1分)

( )21. It’s not ______ good suggestion to drive for four hours without _______break.

A. a; a B. a; the C. the; a D. the; the

( )22. -- It’s dangerous to walk across the street carelessly.

--You’re right. We can’t be ________ careful while crossing the street.

A. so B. very C. too D. more

( )23. --Did you enjoy the outdoor training yesterday?

-- No, not at all! I was ________ dead after so much hard training.

A. as good as B. as well as C. so good as D. so well as

( )24. _______ Mrs. Zhang ______ Dr. Yang shows great interest in the topic we are talking about. They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it.

A. Both; and B. Either; or C. Not only;but also D. Neither; nor

( )25. The thing that matters is not whether you fail or not, _______whether you try or not.

A. and B. or C. so D. but

( )26. I think it's well worth ______ our best to learn a second language well.

A. to try B. trying C. try D. tries

( )27. —She didn’t make ______ great progress,did she?

_______,although she did her best.

A. so; No B. so; Yes C. such; No D. such;Yes

( )28. _______ the little girl was hit by a truck, nobody gave a hand to the girl ______ an old lady appeared. Why were they so cold-hearted?

A. When;while B.Before; until C. After;until D. As; while

( )29. -- Will you hold a party in the open air?

-- I'm not sure, because it ___ the weather.

A. stands for B. depends on C. lives on D. agrees with

( )30. At weekends I prefer______ at home _____ a good rest.

A. staying; to having B. staying; to have

C. to stay'; to having D. to stay; to have

( )31. He devoted his lifetime ______ it possible for women _______ better education.

A. to make; to receive B. to make; to receiving

C. to making; to receive D. to making; receive

( )32. You will have no difficulty ____ the problem if you ______ it.

A. solving; pay much attention to

B. with; pay much attention for

C. solve; pay much attention to

D. solving; pay much attention for

( )33. Did your father tell you _______?

A. when he travelled to Hong Kong

B. how he goes to Shanghai

C. where he has spent his holidays

D. why did he visit Hangzhou

( )34. 一Do you know the new player of our school team?

一Of course! I have never seen _______.

A. a best one B. a taller one C.the tall one D. the good one

( )35. --What about going boating this afternoon?

--It sounds great. ________.

A. Either take the lead or fall behind.

B. I can’t agree with you more.

C. You can’t be too careful.

D. It’s better to be safe than sorry.

三、完形填空 先通读下面的短文,掌握其大意,然后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 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本大题共10分,每小题1分)

“I can’t believe what I’m hearing!”I thought to myself. Jeff was the last candidate(候选人)for president of the Students’ Union. My best friend Tony came to me and said.“I’m sorry, Mike. I really thought you should be __36__.”

Later that day, I happened to pass Jeff in the dining room. I offered him a __37_ “Congratulations” and walked to my usual table. To my surprise,Jeff put his plate beside mine.

“I’m er—I’m just wondering if you would…come to work on my team,” he said in a __38_ voice.“You are really smart,and you would be a great manager.”

“I don’t think so,” I replied,feeling unsure.

“Well, if you change your mind, we are meeting tomorrow,” he said before moving to another table.

All that night, I thought about the offer from Jeff. Maybe being a part of the election process (选举过程)would give __39_ a chance to make important changes at our school. I decided to join them.

My first goal(目标)was to __40_ an attractive(有吸引力的)advertisement. Within a few days, we designed a poster with Jeff’s pictures showing him in a number of activities. No one could walk through any hallway (门厅) __41_ passing Jeff’s smiling face.

My next step was to__42_ which new activities students would like to have at our school. Many of them wanted a chess club and a volleyball team.

With the information I had collected, Jeff met with the headmaster. The headmaster __43_ to add these activities to our school program.

An eighth grader said, “It’ll be like attending a new school with Jeff as president.”

Hearing these words made me feel __44_. I had wanted to become president of the Students’ Union to make a difference. I achieved that and more by working as a member of Jeff’s team. He became the most popular candidate and I was large part of his __45_ .The fact that has made a difference in other people lives is the real prize. What a great feeling!

( )36. A. heard B. chosen C. invited D.followed

( )37. A. polite B. loud C. warm D.cheerful

( )38. A. proud B. quick C. nervous D. regretful

( )39. A. them B. him C. me D.us

( )40. A. print B. invent C. create D.send

( )41. A. for B. from C. with D.without

( )42. A. carry out B. try out C. work out D.find out

( )43. A. agreed B. wanted C. expected D.asked

( )44. A. proud B. surprised C. patient D.hopeful

( )45. A. luck B. spirit C. life D.success

四、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的短文,然后根据短文内容,在每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本大题共30分,每小题2分)

A

FUN TIME

Are you tired of the puzzles you usually do? Sudoku is a new choice. Sudoku consists of (由…组成)the Japanese characters Su ( meaning“number”)and Doku ( meaning“single”), but it was not invented in Japan. It was created by Howard Games in 1979.The puzzle was first introduced into Japan by Nikoli Puzzle Company in 1984. In 1986, Kaji Maki, the president of Nikoli made the rules strict and clear. Soon in the same year Sudoku became popular in Japan. In November ,The Times' a British newspaper, first printed it in the newspaper. It became an international hit in . Now Sudoku becomes very popular all over the world. The rule of the puzzle is to fill in the grids (格子)so that every row, every 3×3 box has the numbers 1 to 9. Here is a Sudoku. Please relax and enjoy. It’s fun.

( )46. Who created Sudoku?

A. Howard Games. B. Sudoku. C. Kaji Maki. D. Nikoli.

( )47. Which is true about Kaji Maki according to the reading material?

A. He was the boss of Nissan C ompany.

B. He helped to make Sudoku popular in Japan.

C. He was the president of The Times.

D. He is an American.

( )48. What should “Z“ be in the puzzle?

A. 8. B.5. C.2. D.4

B

An Dun is a daily newspaper reporter in Beijing. And she has a great “Chinese dream”.

Everything about Cao Yulan’s life changed when her mother died during a heavy storm. “I felt like I’d grown up overnight,” she told author An Dun. At the age of 16, Cao left for Beijing. She has worked as a tea salesgirl and a babysitter, among other odd job, over the past 11 years. Her last job before giving birth to her daughter was managing a breakfast stand. What she wanted was to help her little brother and sister grow up to live a better life.

Cao is one of the main characters in An Dun5 s latest book. An Dun shared Cao’s story with the readers at the book launch in late June. The book, written in both Chinese and English, Is the third volume (卷) of The Chinese Dream series. The project will tell the true stories of 100 Chinese people from all kinds of life in 10 volumes, with An as the interviewer.

An Dun enjoys talking to people and she keeps on writing the true stories of “small potatoes”. Her first volumes of The Chinese Dream series have:already been published. Now An is working on the series’ fourth volume.

C

Wang Bing’s father began smoking when he was in college. His friend passed him his first cigarette(香烟). He has now been smoking for more than 30 years.It’s an example of how young people are introduced to cigarettes,except that nowadays smokers develop their habit at an even younger age.It has become a main worry in China that many teenagers begin to smoke. A showed that 22.5 % of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questioned had tried smoking and 15.8% of them smoked regularly(经常).For many teenagers, smoking is a symbol of being an adult,matiirity (成熟) and attractiveness because the images who they love best often smoke on screen.

The social environment also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attracting(吸引)teenagers, to smoking. They are used to seeing their elders, especially male (男性)family members, smoking at home. Many of them imitate adult behavior and become new smokers.

To increase the price of cigarettes is a useful way to reduce the number of young smokers, as teenagers have no enough money to spend on them.

Another way is to teach the teenagers to refuse cigarettes. A survey shows that 92.5% of the students know smoking will be bad for their health. If we tell them, in a proper way, most of them may give up smoking.

All in all, the society, the government, the school and the family should join together to take the responsibility(责任)for an anti-smoking(禁烟)act aimed at teenagers,not just to put empty words and warnings on cigarette packs.

( )53. The writer uses the first paragraph to _______.

A. tell the readers a story of a smoker

B. introduce the topic of the passage

C. introduce the college life of Wang Bing Js father

D. tell the difference between Wang Bing and his father

( )54. What’s the main idea of this passage?

A. The teenagers think smoking is a symbol of being an adult and maturity.

B. The social environment encourages the teenagers to smoke

C. The teenagers should be taught to refuse to smoke.

D. The teenage smoking has become a serious problem in China.

( )55. What does the word “imitate” in Paragraph 5 mean in Chinese?

A. 指责 B. 忍受 C. 模仿 D.支责

( )56. From the underlined part of the last sentence of this passage, we can infer (推断) that the writer thinks putting words and warnings on cigarette packs is ______ to solve the problem.

A. not enough B. of no use

C. of great help D. of great importance

D

A new study finds that plants communicate with one another to warn of danger.

We often consider plants as the furniture of the natural world. They don’t move; they don’t make sounds;they don’t seem to act on anything. But as is often the case, plants talk to each other all the time. And the language is a chemical (化学物质).

Over the years, scientists have reported that different types of plants, from trees to tomatoes, give out chemicals into the air to help neighbouring plants. These chemical warnings can spread information about one plant’s disease or infestation (虫害),so other plants can protect themselves. But how plants receive and act on the information exactly is still mysterious (神秘的).

In this week’s Science Magazine, researchers in Japan offered some explanations. They have found out one chemical message and traced it all the way from beginning to end.

The scientists looked at tomato plants infested by a common pest (害虫).To start out,they grew plants in two separate plastic spaces connected by a tube (管子). One plant was infested and placed upwind and the other was uninfested and placed downwind. The downwind plants were later exposed (暴露的)to the pest.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lants near sick neighbours before were able to protect themselves better against the pest.

They found one chemical appeared more often in the exposed plants. The chemical is called HexVic. The scientists discovered where HexVic came from, and put it over healthy plants. Those plants were then able to produce HexVic. Researchers made sure that uninfested plants could fight off bugs and diseases. How do they know when to protect themselves? They are warned first by their friendly plant neighbours.

It is not a simple story , and it may be happening in many other plants besides tomatoes. It may also be happening with more chemical signals that are still unknown to us. In a word, we know that plants not only communicate, but also look out for one another.

( )57. The underlined word “traced” in the fourth paragraph probably means _______here.

A. reported B. followed C. doubted D. developed

( )58. For scientists, which are the right steps to watch tomato plants infested by a pest?

① Place the infested plant upwind.

② Place the uninfested plant downwind.

③ Expose the downwind plants to the pest.

④ Grow plants in two separate plastic spaces connected by a tube.

A.③①②④ B.①④③② C.④①②③ D.④②①③

( )59. You can put the sentence “The researchers also studied leaves from exposed plants and unexposed plants.” at the beginning of Paragraph ____.

A. 3 B. 4 C. 5 D.6

( )60. Which of the following can be the best title of this passage?

A. Communicating Plants and Terrible Diseases

B. Talking Plants and Friendly Warnings

C. Protecting Plants and Clear Information

D. Growing Plants and Mysterious Chemicals

五、单词拼写(10分)

61. On the last day of his trip to Japan, he made a big _____(决定).

62. They have searched for some_____ (宝贵的)information about their trip to Hong Kong.

63. Never do anything_______(违反)the law, or you will be punished.

64. She was lying _____(醒着的)in her bed when I saw her.

65. We are surprised to find that Jim is (缺席的) from school today.

66. Smoking is one of the_____(原因)of heart disease.

67. My father has _______ (许诺)to buy me a new bike on my coming birthday.

68. I'm interested in_______ he'll go abroad or not.

69. —Did you watch the football game last night?

—No. My parents went home early so I had no_____ but to turn off the TV.

70. —Why did Emma go to the police?

—She was in _____ of her life. She believed someone would kill her.

六、句子翻译(15分)

71. 直到他站起来我才注意到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2. 这个问题应该得到足够的关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3. 我们应该既不要炫耀自己,也不要嘲笑别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4. 玛丽很有条理,总是把书整理地井井有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5. 我不知道我穿黄色是否好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书面表达(30分)

目前中学生学习任务重,学习压力大;而广泛的阅读有利于开阔视野,调节身心。在课业学习和业余生活中,你喜欢阅读吗?你喜欢阅读什么样的书籍呢?作为中学生的你,是如何看待阅读的呢?请就这个话题,谈谈你的想法和理由,可适当给出建议。

注意:1.词数80左右;

2.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3.要求调理清楚,语意连贯,字迹工整,可适当发挥。

篇8:初三英语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听力:(每小题1分,共20分)

1---5 CBAAC 6 ---10BACBC 11--- 15 ABABB 16 ---20 CAABC

四、阅读理解:(每小题2分,共30分)

46 —48 ABB 49 —52 CABC 53 —56 BDCA 57--60 BCDB

五、单词拼写:(每小题1分,共10分)

61. decision 62. valuable 63. national 64. awake 65. absent

66. causes 67. promised 68.whether 69. choice 70. fear

七、书面表达(30分)

One possible version:

I love reading. I spend over four hours a week reading. On weekdays I usually read before going to bed. I read most at the weekend. I'm interested in History books, and I like fiction books too. I like the four great classical Chinese novels best.

I get most of my books from the school library. My friends give me lots of advice about books. We often meet together and discuss what to read.

Reading is a time of joy and peace. A good book is a good friend. It helps me relax after a busy day. It also opens up a whole new world to me.

篇9:初二历史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本大题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1. 1839年6月3日,林则徐下令将缴获的全部鸦片,在何地当众销毁

A.吴淞 B.宁波 C.厦门 D.虎门

2. 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望厦条约》

C.《北京条约》 D.《黄埔条约》

3. 下列关于中国近代两次鸦片战争说法正确的是:

①都是外国资本主义列强为打开中国市场而发动的。

②都使中国丧失了领土和主权。

③都强迫中国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④两次战争的侵略者都有英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4. 19世纪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美国 C.法国 D.俄国

5. 1862年太平军在浙江慈溪的战斗中击毙的洋枪队的头目是:

A.华尔 B.戈登 C.克林德 D.义律

6. 下列建议和主张不属于左宗棠的是:

A.力主收复x疆 B.重视东南海防,放弃西北塞防

C.先南后北,缓进急战 D.在x疆设立行省

7. 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

A.林永升 B.丁汝昌 C.左宝贵 D.邓世昌

8. 北洋舰队全军覆没是在下列哪一个战役中:

A.马尾战役 B.平壤战役 C.黄海战役 D.威海卫战役

9. 下列帝国主义侵华战争,侵略者攻占北京的有:

①鸦片战争②第二次鸦片战争③甲午中日战争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10. 洋务运动中,在中央的代表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奕

11. 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历史事件是

A.强学会成立 B.兴中会成立 C.公车上书 D.保国会的成立

13. 三民主义是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它包括

A.民主、民权、民生 B.民国、民主、民权

C.民族、民权、民生 D.民主、民国、民权

14.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它的重要历史作用在于

A.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B.阻碍了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C.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D.消除了地方割据的根源

15. 新文化运动中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A、“平等”、“自由” B、“新道德”、“新文化”

C、“民主”、“科学” D、“反对帝国主义 ”、“反对封建主义”

16. 在中国,第一个比较全面地介绍马克思主义的人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毛泽东 D.鲁迅

18. 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①张作霖 ②袁民凯 ③孙传芳 ④吴佩孚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9. 红军被迫长征的原因是

A.由于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红军要北上抗日

B.转移到陕甘宁地区开辟新的根据地

C.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失败

D.打倒蒋介石,把革命推向全国

20. 遵义会议取得的重大成就是

A. 撤销了陈独秀的领导职务

B. 确定了开展土地革命的方针

C.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D. 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二、判断题(对的填“A”,错的填“B”,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1分,共6分)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答案

21. 1842年签订的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清政府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

22. 放火焚烧圆明园的是八国联军。

23. 1905年建立的中国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组织是国民党。

24、中共一大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

25、南京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

26、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2分,每空1分,共6分)

27.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______________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_。

28. 洋务运动前期以“_______”为旗号,后期则打出“_______”的旗号。

29. 1927年的_________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对派的第一枪;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材料解析题:结合材料以及所学知识,根据设问,回答问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3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材料二: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材料三: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请回答:

(1) 材料一、二、三分别出自哪个不平等条约?(3分)

(2) 台湾被割让是在哪个条约?(1分)这个条约是哪一年签订的?(1分)

(3)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是哪个条约?(1分)

3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至6月,战胜国代表在法国的巴黎召开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也派代表参加会议,并向大会提出取消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废除“二十一条”,收回青岛主权等正义要求。但是,由英法美等国操纵的和会,不但拒绝了中国的合理要求,而且还无理地将大战前德国强占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材料二:北京的学生举行示威游行,要求“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材料三:“6月5日上海日纱厂的中国工人首先罢工,……接着,机器、纺纱、印刷、公共交通、码头、船坞等行业相继罢工。”

请回答:

(1) 上述材料和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1分)

(2) 根据材料一说说这一历史事件爆发的导火线是什么?(1分)材料二中的卖国贼主要指的是谁?(1分)

(3) 从材料三看上述历史事件在6月以后发生了什么变化?(1分)这一历史事件的性质是什么?(1分)

(4) 作为青年学生,我们应该学习上述事件中学生的一种什么精神?(1分)

32、近代中国既是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进行斗争和探索的历史。

材料一:

中国第一所近代学校 京师同文馆 1862年

中国第一个近代兵工厂 安庆内军械所 1861年

中国近代第一个官办钢铁企业 汉阳铁厂 1890年

材料二:改革政府机构,任用维新人士……普遍设立中小学堂……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书籍,准许创立报馆、学会。

材料三:推翻清朝统治,废除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改革土地制度

请回答:

(1) 材料一反映了清政府中什么派别的活动?(1分)其主观目的是什么?(1分)

(2) 依据材料二,这是在中国发生的哪个运动中颁布的法令?(1分)

(3) 材料三中的革命纲领是哪一政党提出的?(1分)

(4) 上述材料中提到的这些举措或政治纲领都没有改变中国落后挨打的局面,说明了什么?(1分)

(5) 哪一政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