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真似假”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新型绳系交会对接方案,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新型绳系交会对接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新型绳系交会对接方案
新型绳系交会对接方案
介绍了绳系系统的三种R-bar和两种V-bar交会对接方案.给出了各方案的实现过程,分析和比较了对接性能及优缺点.研究表明绳系对接方案具灵活、控制精度高等特点,其安全性可获双重保障.
作 者:黄奕勇 杨乐平HUANG Yi-yong YANG Le-ping 作者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刊 名:上海航天 PKU英文刊名:AEROSPACE SHANGHAI 年,卷(期): 25(2) 分类号:V526 关键词:交会对接 绳系系统 V-bar对接 R-bar对接篇2:绳系卫星系统交会对接的应用与设计
绳系卫星系统交会对接的应用与设计
文章介绍了绳系系统交会对接这项新技术在空间中的`应用.主要包括:空间站利用系绳与航天器交会对接,实现为空间站提供各种供给;利用绳系系统与空间碎片对接,可回收或转移空间碎片,保护空间环境;利用一级或多级的绳系系统组成轨道转移系统,实现向地球同步轨道或火星轨道上转移和运送有效载荷.文章还介绍了绳系交会对接系统的设计,包括系统的一般控制方法和算法以及系统的结构设计.随着各项相关技术的发展,绳系卫星系统交会对接将发挥更大作用.
作 者:由磊磊 YOU Leilei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北京,100083 刊 名:航天器环境工程 ISTIC英文刊名:SPACECRAFT ENVIRONMENT ENGINEERING 年,卷(期): 24(1) 分类号:V526 关键词:绳系系统 交会对接篇3:《空间交会对接技术》阅读题及答案
《空间交会对接技术》阅读题及答案
北京时间11月3日凌晨1时36分,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与神舟八号飞船顺利完成首次交会对接,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开辟了载人航天的新纪元。
人们在谈起空间交会对接时总是将它们连在一起,好像是一回事,实际上它是两个过程,即是空间交会和空间对接的总称。空间的交会对接就好像人生的恋爱和结婚一样,是有联系但性质上又不完全相同的两回事。空间交会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通过轨道参数的调整,在空间轨道上按预定位置和时间“相会”的过程。通常只要交会的航天器相距在一定距离范围以内(例如300米),就算实现了交会。对接是指它们“相会”后,通过专门的对接装置将两个航天器连接成一个整体。交会的航天器不一定对接,但是需要对接的航天器则一定要首先实现交会,而且交会还必须达到对接所要求的精度。
回顾一下载人航天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都与我国一样,经过了发射单个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站三个阶段。在这个过程中,最主要的一项技术就是交会对接技术。可以说没有交会对接技术的发展,就没有载人航天的发展。可以想象一下,哪个火箭有这样大的推力可以将像国际空间站这样的庞然大物发射到太空?国际空间站的建成,都是靠交会对接将一个个舱段与空间站的主构架连接在一起的;国际空间站的应用,也是通过交会对接将航天员和物质一次次地送到国际空间站,使他们发挥作用。目前我国火箭近地轨道最大运载能力仅为9.2吨,不仅无法将体积更大、重量更重的空间实验室发射升空,也满足不了空间实验室在运行期间所需大量物资的运输要求。
根据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发展过程,可将其在载人航天活动中所起的主要作用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它是空间站和载人飞船维持正常运行的必要条件。航天员定期的更换、飞行所需的燃料、航天员的食物、科研生产原材料的补给和取回、仪器设备的更换与维护、在飞行轨道上为其他应用卫星提供服务等,都需通过空间交会对接以实现地面和太空航天器之间的人员和货物运送。
其次,解决运载火箭推力有限的难题。当航天器的体积和重量超过运载火箭的能力时,可以分次发射,然后把各次发射的飞行器或者有效载荷经过空间交会对接,在轨道上组装成大型的航天器。这样,利用航天器的空间交会对接技术,可以间接地完成大型或超大型航天器的发射任务和空间站的组装任务。
第三,进行空间站维修和救援。通过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维修在轨道上出故障的航天器,或者发射救生船以营救在飞行轨道上出事故的载人航天器上的航天员。
再有,实现往返于轨道间、星际间的渡船、拖船等服务型航天器的在轨作业。
最后,对今后发展和规划复杂的飞行任务进行有效优化。例如,复杂飞行任务可以分解成为几个独立的相应阶段,然后利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按飞行过程要求,重新将其组合。
总之,随着空间技术的发展和空间应用的.扩大,航天器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作用亦将越来越重要。 (节选自《百科知识》20第7期,有删改)
1.第一段引用报纸上的一则消息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4分)
2.请概括说说什么是空间交会对接技术?(4分)
3.第二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好处?(4分)
4.第三段画线的句子表达是否准确?请说出你的理由。(4分)
5.中国载人航天首次空间交会对接取得圆满成功,在这普天同庆的时刻,请你拟写一副对联表示祝贺。(4分)
参考答案:
5.巧妙地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4分)
6.空间交会对接技术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航天器在空间轨道上会合并在结构上连成一个整体的技术。(4分)
7.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空间交会和空间对接是有联系但性质上又不完全相同的两回事,使说明更加通俗易懂。(4分)
8.不准确。我国现在还处在“发射单个飞船”的第一阶段,所以不能用“经过了”。可以改为“回顾一下载人航天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美国还是俄罗斯,都经过了发射单个飞船、空间实验室、空间站三个阶段”。 (4分)
9.示例一:交会对接圆满成功,载人航天再创辉煌。示例二:弘扬航天精神,精益求精;开创崭新局面,再接再厉。(4分)

篇4:四十年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发展
四十年空间交会对接技术的发展
空间交会对接问世至今,已经有40年历史,在轨成功实现交会对接约300多次.文章首先从技术发展角度分析研究40年来交会对接过去和现在的技术水平、空间活动典型事例;其次讨论在轨服务技术和分析常用7种交会对接敏感器的.总体性能,并作相互比较;最后讨论未来交会对接技术发展趋势.
作 者:林来兴 LIN Laixing 作者单位: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80 刊 名:航天器工程 ISTIC英文刊名:SPACECRAFT ENGINEERING 年,卷(期): 16(4) 分类号:V526 关键词:交会对接 自主 在轨服务 RVD敏感器 非合作目标交会篇5:基于激光雷达测量的空间交会对接相对导航
基于激光雷达测量的空间交会对接相对导航
激光雷达可以作为空间交会对接过程中的相对导航敏感器之一.本文基于线性Hill方程和经典双脉冲交会理论,给出一种两航天器多脉冲交会算法.结合激光雷达的测量值设计相对导航EKF滤波器.仿真结果表明通过滤波,激光雷达能够为航天器交会对接提供足够精度的相对位置和相对速度信息.
作 者:陈韵 周军 Chen Yun Zhou Jun 作者单位:西北工业大学航天学院,西安,710072 刊 名:航天控制 ISTIC PKU英文刊名:AEROSPACE CONTROL 年,卷(期): 24(1) 分类号:V448.22 关键词:激光雷达 多脉冲交会 相对导航 EKF篇6:交会对接近距离导引段的轨迹安全
交会对接近距离导引段的轨迹安全
建立了一套完整的交会对接近距离导引段轨迹安全的描述和计算方法,这种方法将交会对接近距离导引段的轨迹安全转化为追踪器相对位置误差的3σ椭球和目标器控制区域椭球的碰撞分析问题.描述了通过定义目标器的控制区域来提高交会对接安全性的基本思想,然后基于CW方程推导了相对状态和协方差矩阵的传播公式,并利用传播后的协方差矩阵推导了相对位置误差3σ椭球的表示公式.研究了任意两个椭球的接近分析问题,首先研究了点和椭球的最近距离计算问题,然后将这一结果应用到一个迭代过程来计算两个椭球之间的.最近距离.最后,交会对接接近段的一个算例说明了本文所建立的轨迹安全计算方法的正确性.
作 者:王华 李海阳 唐国金 WANG Hua LI Hai-yang TANG Guo-jin 作者单位:国防科技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长沙,410073 刊 名:宇航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STRONAUTICS 年,卷(期): 28(6) 分类号:V412 关键词:飞行器 轨迹安全 交会对接 碰撞篇7:电磁编队飞行与电磁交会对接关键技术及进展
电磁编队飞行与电磁交会对接关键技术及进展
随着微小卫星技术、在轨服务技术和空间对抗技术的发展,航天器编队飞行与自主交会对接成为当前航天领域新的`研究热点.现有基于推力器的航天器编队飞行与交会对接控制存在着推进剂消耗、羽流污染等问题,用电磁力/力矩实现航天器编队飞行与交会对接控制具有显著优势与特点,应用前景广阔.概要介绍了电磁编队飞行与电磁交会对接的技术特点,系统论述了因电磁系统引入而涉及的几项关键技术及其研究进展,最后对电磁编队飞行与电磁交会对接技术发展及其应用进行了展望.
作 者:王龙 杨乐平许军校 WANG Long YANG Leping XU Junxiao 作者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航天与材料工程学院,湖南,长沙,410073 刊 名:装备指挥技术学院学报 ISTIC英文刊名:JOURNAL OF THE ACADEMY OF EQUIPMENT COMMAND & TECHNOLOGY 年,卷(期): 20(1) 分类号:V11 关键词:电磁力 编队飞行 交会对接篇8:航天器交会对接发射时间的选择与确定
航天器交会对接发射时间的选择与确定
在航天器交会对接飞行试验中,追踪飞船与目标飞船发射时间的`选择不是独立的,而是相互关联的,并且涉及多方面因素,如轨道共面要求、对太阳电池帆板的日照角限制以及最终平移段目标飞船的照明需求等.综合考虑这些约束条件,提出追踪飞船与目标飞船发射时间选择与确定的方法,并以图表形式给出许多模拟计算结果,对航天器交会对接设计与飞行试验具有应用价值.
作 者:朱仁璋 蒙薇 林彦 ZHU Ren-zhang MENG Wei LIN Yan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100083 刊 名:宇航学报 ISTIC PKU英文刊名:JOURNAL OF ASTRONAUTICS 年,卷(期): 26(4) 分类号:V526 关键词:航天器 交会对接 发射时间篇9:美国天基自主交会对接技术的发展
美国天基自主交会对接技术的发展
1引言 随着航天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类太空探索活动的不断深化,各种形式的人造地球卫星、空间探测器和载人航天器逐渐呈现出功能多样化、结构复杂化和任务长期化的特点.但是,由于太空环境的日益复杂和恶劣,如何保证航天器安全、长期、稳定地在轨工作已经成为空间技术的重点研究领域之一.
作 者:雷鹏 王俊 作者单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刊 名:国际太空 英文刊名:SPACE INTERNATIONAL 年,卷(期): “”(4) 分类号: 关键词:篇10:交会对接光学成像敏感器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交会对接光学成像敏感器设计中的关键问题
自主自动交会对接最后逼近段,通常是以光学成像敏感器作为主要的导航敏感器.本文首先简要介绍国内外交会对接光学成像敏感器的最新研究进展情况,然后就其设计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关结论.
作 者:解永春 张昊 石磊 孙承启 Xie Yongchun Zhang Hao Shi Lei Sun Chengqi 作者单位: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北京,100080 刊 名:航天控制 ISTIC PKU英文刊名:AEROSPACE CONTROL 年,卷(期):2006 24(5) 分类号:V4 关键词:自主交会对接 测量敏感器 光学成像敏感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