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jortom”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赋雪,赋雪吴融,赋雪的意思,赋雪赏析,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赋雪,赋雪吴融,赋雪的意思,赋雪赏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赋雪,赋雪吴融,赋雪的意思,赋雪赏析

篇1:赋雪,赋雪吴融,赋雪的意思,赋雪赏析

赋雪,赋雪吴融,赋雪的意思,赋雪赏析 -诗词大全

赋雪

路莫藏行迹,林难出树梢。气应封兽穴,险必堕禽巢。

影密灯回照,声繁竹送敲。玩宜苏让点,餐称蜜匀抄。

结冻防鱼跃,黏沙费马跑。炉寒资k荻,屋暖赖编茅。

远不分山叠,低宜失地坳。阑干高百尺,新霁若为抛。

篇2:雪赋诗歌

雪赋诗歌

风声骤紧,卷携着你大片大片的羽毛,在我的眼前勾勒出一幅梦幻之画……

世界,在冬季的寒流中被挤兑成一坛陈年老窖。

清洌洌,香醇醇,弥漫了我的脸膛,弥漫了我的千年不息的血液之河。

那奶色的畅想曲,一如童年的歌谣,颤悠悠地摇落祖母发梢上的星辰,为成长的故事平添如许的祝福。万脉不冻,春意潜流,一切都在昭示着生命的活力。龟裂的土地是春雷的故乡,飞舞的雪花是澎湃的源泉。哦,我多想把苦涩的泪水抛洒在天空,融化成天使的翅膀,随你的麋鹿漫游环宇,给期待的'瞳孔注入新的童话!

古色,古香;千年,万年……窖酒沉香,醉倒了多少文人墨客,风骚雅士?乳液丰盈,哺育了多少阳刚之树,阴柔之河?苍松翠柏,万千物种,正是有了这冬雪的传承,才使得岁月延续,傲立天地。

啊,雪,雪涛汹涌。

聆听着你的天籁之音,我的心灵充满你的香醇了。

篇3:雪赋的散文

关于雪赋的散文

一、盼雪

盼,与雪连在一起,是个什么样的字眼,曾经,就是现在也还是那么遥远。像背井离乡一样,不,还是不一样,成语不是三两天能约定俗成的,盼与雪,自今在各自的位置,静寂地独坐在字典里,木然地守候着,多少岁月风一样从身边流过。

在城市的一隅,留下拉长的淡淡的素影。那只是我一样的盼,淡淡的。许多时候只有自己知道,最多是几个瘦弱的文人,保留红袖添香的痴想似的,还留存着吟风赋雪的杞人情怀,无人在意。

说实话,盼与雪,似乎从不沾边,风马牛不相及。

《石头记》里的无事忙贾宝玉,急等结社吟诗,似乎盼过雪,忽如一夜梨花开,被人笑作痴癫。其实,那时用不着盼,想雪,雪花说不定就飘来了,天随人愿。

但时光,或者说时间,不管流到了哪里,都将会改变一切,看得见的和看不见的,虽然有时是那么缓慢,慢到很容易被忽略。尤其对于事情的亲历者,从呀呀学语,到白发苍苍,在漫长的岁月里,也许一切都没有发生,起码很少有沧海桑田的变化,老街还是老街,老屋还是老屋,甚至看似欲倒的墙,经历无数的风风雨雨,十几年后再见还是老样子,叱牙裂嘴,却并没有倒下。可细看,在不经意间,其实变化已发生了,仿佛突然立到了身边,来不及惊讶,也来不及表述,已流逝成一般,有意无形中,你部分或完全接受了。譬如天空飘来的雪。

大自然从来就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定胜天不过是人的一厢情愿,感天动地也只是神话传说,最终感动的也只是人的自我意识。而人,不得不适应着自然的变化,从远古到如今,一直如此。所谓物竟天择,适者生存,并非说说而已。山川大地的变迁,恐龙猛蚂的消失,风雨霜雪的存在,人的主宰,微变与巨变一直同时延伸着、演化着。

再譬如雪,冬春的雪。我想到今冬的雪,想起去年冬天的雪,前年冬天的雪,等等,等等。连我也记不清究竟有多久了,是从哪一年开始,雪,忽儿远离了我们,像远离的星空,远离的纯净。有几个冬天,我们,包括我,是在干燥的盼雪中度过的,经历着失望的磨难和煎熬。久久的期盼,望眼欲穿,还是无雪,灰蒙蒙的天空又晴朗起来,太阳无奈地笑着。倘若往前十几年,说一冬无雪,在我身处的北方,无疑是一个神话。隔三差五地飘雪,从静夜到白天,飞飞扬扬,飘飘洒洒,转眼就是一个银白的世界。这一切,似乎很近,仿佛就在昨天,又似乎很遥远。和我女儿说起她小时候玩雪堆雪人,她都淡忘了,疑疑惑惑,有吗?

经历了无数个少雪或无雪的冬天,在这个不见雪影的冬天,记忆也干枯起来,像干燥的天空,干裂的大地,仿佛一点就燃。

天空灰蓝,大地灰白,连这座不因四季而变化的古城,也因冬天太久的无雪,干燥到极致,缺少了北国冬季应有的滋润气,人流,车流,还有高楼,一块凝固成一种格式。我曾想象,坐在高远的云端俯瞰这座城市,恐怕像看见一张复印的画,颓然不流,一切都凝固了,不仅仅如此,更平板,没有立感,更不要说生动鲜活了。多少年前,无论如何,我绝对想象不出,如何能生活在一个无雪的冬天,就像一盒火柴,搁置在干燥的地方,着不得一点潮气,否则,就擦不着了。而现在不觉却经历了若干个无雪的冬天,干冷干冷,轻易一撞就着。耳边,仿佛是从未断绝的汽笛声,忽远忽近,忽近忽远,响个不停。

古代,就是近代,我爹记忆里的民国时,夏天有祈雨的场面,相当庄重宏大,但从未听说过有祈雪的。也许,从前雪多的很,根本用不着祈,隔三差五自动飘来了。

站在窗前瞭望,我每每不由地自言自语,下一场大雪多好啊。我女儿却说,下雪有什么好,路滑天冷,脏兮兮的,我如何去上班?我无言,良久才清醒,原来,我虽在城市生活了多半辈子,可心还留在童年的乡野,望眼欲穿地盼一场雪,还像儿时一样幼稚。

面对这种情景、心境,就是我有心,放飞了想象的翅膀,也无法铺承奢华,写出一篇像模像样的雪赋了。

无雪可赋。

二、忆雪

曾经,也没有多少年。雪,并不是一个稀罕物,何至于盼,尤其是在北国,“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并不完全是诗意,也是真实写照。想都不用想,那一天清晨醒来,一推开门,满眼是雪,晃得刺眼,心中油然升起对造化神奇的惊叹。雪的院,雪的墙,雪的树,远山近水,一片雪白的世界。

只有造化能够改变世界,那怕是瞬间。

熟悉的雪景,仿佛就在昨天,想起都历历在目,虽经岁月的磨砺,淡了许多,虚了许多,但毕竟留在了记忆里,深深的。时间如一张卡纸,虽薄,却将经历完全隔开,又像装在像册子里的照片,一张一张,背对背,相互间隔。而我们也只有在翻看中,才串联起来,在忆思遐想中,镜头才连贯起来,像电影一样流淌了、省略了光亮间的黑暗。

“燕山雪花大如席”无疑是夸张了,雪片虽大,也大不到席片一样,就算是古代的席片不大。但鹅毛大雪还是有的,古人曾言,推开窗户,忽儿看见,巴掌大的雪片飘来,随手一抓就是一片,放在掌心欣赏着,岂不是人生一大快事。那么大的雪片,在空气清新无污然的古代,也许真有,尤其是那种快感,在童年时代,甚至之后,我也经历过。天空上忽儿飘下鹅毛大雪,伸手接一片花朵一样的雪花,花瓣清晰可辩,呵气间,早成了一汪清净的雪水。

那时的雪,的确滋润、纯净。读《红楼梦》妙玉扫梅花上的雪花珍藏,隔年烧滚泡香茗,并不讶然,而是悠然心惠,就是珍藏的陈年雨水,也很名贵,是天然的无根水。小时候,玩累了常常弯腰从大地上掬一捧雪花吃,熔化的雪水在喉咙里甘甜清冽,像井拔凉水一样消暑下火。到了春夏交接之季,野外背阴处,还有积雪,扒去上边荡了尘土的雪皮,里边如白沙糖一样的雪粒,嚼着吃,碎冰糖似地,没有一丝泥土味。

三、踏雪

喜欢踏雪。几乎是与生俱来的。

多少年后,在少雪无雪的日子,读川端康成的《雪国》,都有这种刚踏雪归来的感觉。

大雪后,银装素裹,像美女出浴刚刚换了新衣,一片银白清凉的世界。即便天空还有零星的雪花在飘洒,不紧不慢地飘落着,穿上踏雪的毡毛鞋,在雪地上漫步,雪花落在眉毛上、头发上,像粘上花粉,有的立着,有的慢慢消融,流淌到唇边,舔一舔,甘甜清凉,沁人心脾。从脚下发出嘎吱嘎吱的踩雪声,仿佛踏起的音乐,走在深浅不一的雪上,声音便不同起来,形成的旋律,悠然动听,令人耳目一新,心清气爽。有时,真想就这样走下去,直到累了,跌坐在雪地上,或干脆躺下,像躺在绿茵茵的草地上,看着如洗的天空,湛蓝无垠。偶尔飘着几朵白云,亦如初熟的棉苞,那种纯净的白,纯洁的滋润,连人都净化了,流溢的全是美。

八年前的一个冬天,雪虽稀少,还不像现在这么绝无或仅有。在期盼中,有时就真的飘来一场雪,经过一夜的堆积,不要说平展辽阔的乡村,连凹凸有致的城市,都被装扮一新,成了雪的世界。尤其是雪后的公园,和乡村的景致并无两样,像乡野的一隅,从某种程度上说,更美一些,更精致一些,如童话中雪的王国。我所在的公司,绝大部分是从乡村走进城市的孩子,对雪有种本能的喜欢,怀念雪,也着实喜欢雪。临时建议,一拍即合,关门玩雪。大概因散碎的雪花还在飘,街上行人本已稀少,公园里除了有我们一样想法,且有时间和精力去实施的人,真的别无他人,静寂得很。可以尽情地玩,尽兴地耍。一会儿,这片银白的世界,仿拂真属于了我们,我们是雪国的主人。

有踏雪的,故意两脚斜并着,踩出车轮一样的人字型;有手脚并用的,爬如黑熊野狼,踩出野兽出没的样子,蹄痕清晰可辩;有嘻戏追打,有堆雪人的,有的干脆仰天躺下,享受雪中的静寂清幽。有爱使坏的,悄悄来到树下,猛摇树杆,雪块、雪片暴雨般飘下,落满身上,躺着的人霎时成了雪人,连跃起的时间都没有。一片惊叫欢笑,静中有闹。

也尝试着吃雪,融化嘴里的雪水,少了甘冽,有股泥味,土腥气。

这时候的雪,也只能踏一踏才能找回过去的意趣。

踏雪无痕,历来是高人的境界。就我们而言,踏雪就是为了留痕。返回头,再欣赏自己踏下的轨迹,也有种凡人对成就的快感。

如今,时过境迁,踏雪也成了记忆,愈来愈遥远。

四、寻雪

在盼雪的日子里,守望灰茫茫的天穹,楼宇高耸、车流如织的城市,我常常漫想,雪,曾经漫天飞舞的雪花,时光一样,究竟到了哪里,不会真成了神话吧。

我是想象不出远古的冬天,雪有多大,能下多厚。那时文字珍贵,想来如此的雪,还进不了巫史的笔下,也少吟风弄雪的文人。但千百年前宋人的雪境图,我是欣赏过的,和我童年亲历的雪景,相去不远。踏雪的毛泊儿鞋,我穿过,踩在雪上,相当舒适,外边滴水成冰,踏雪结板,毛泊儿里温暖如烤着火炉。雪自然擦洗过的毛泊儿鞋,簇然一新,像新毛毡一样。在我的家乡,人们一直喜欢用雪洗毛毡和尼子大衣,平铺在雪地上,雪吸去上边的尘垢,变得干净如初。

冬天的天空,高远平板,仿佛遥远起来。记忆中是不是这样,似乎是,又似乎不是。乡村的天空,总比城市的天空要低,大概是城市的`高楼太多了,天穹害怕被捅破,就主动高了起来。连夜晚的星辰都遥远了,遥远到无影无踪,薄薄的天穹,如一块薄板,撑在高楼上,面无表情。很多年没有见到星光璀璨的夜空了。

无雪的日子,我守在电视机前,瞪大双眼,瞅着大地图上的天气预报情况,看哪里有雪花飘闪。我发现,南方的雪多了起来,要么不下,一下还是暴雪,冰天雪地,一片雪的世界。

这使我讶然,也感到奇怪,是不是南北极移位了,或正在缓缓换位,像远古的时候,南北极瞬间位移互换,至今在北极的冻土层里,还有上万年前冻僵的猛蚂肉,储藏在冰箱里一样,还能炖着吃,味道鲜美。曾经大象出没如羊的中原大地,在很多年前,古人的记忆里就只有想象了。但河南的简称豫,还残留着远古训象的痕迹。十几年前,我有几个江南的笔友,在冬天常常提到盼雪,盼来盼去,一点点雪皮,就使她们无比惊喜,欢腾雀跃了。而那时,我所在城市的雪,不时就下的封门堵路,如一条条银绳,将城市的房屋居民区,切割成豆腐一样。

世事沧海桑田,原本是规律,但没想到,雪,也会变,位置在变,雪色在变,时空更发生了乾坤大挪移,遍寻不见。

五、残雪

雪多的时候,并未留意;雪少,盼雪的时候,倒对雪研究起来,仔细到每一个细微末节。譬如雪花到底分几瓣,是完整的还是残片;雪粒是长的还是圆的,像豆粒还是大米。诸如此类,不一而足,有时连自己都感到可笑。

最早想到的是雪色,颇多怀疑。自古雪白,似乎并无争议,但今年初冬下过一层雪皮,却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确定无疑了。那层薄薄的雪皮,不像雪,道像一层霜,细看,霜也不像,也不是霜色,更像陈年的谷糠皮。那种白是人们说的寡白,带着毫无光泽的土黄,没有一丝生气。我也描绘不出它的真正颜色,只是觉得,与白还有差距。

至于黑雪、脏雪,近年有的地方下过,虽非目睹,也常耳闻。但那原因是明摆着的,妇孺皆知,是环境污染恶化所致。

下雪那天,我正逗留在大街上。也不是毫无征兆,整整阴了一天一夜,天空仿佛蒙了一块灰布,就是不落雪。灰茫茫的城市,像废弃的砖窑,到处堆着土灰的砖。那怕雨加雪也好,人们焦心的渴盼,就像这个干燥的冬天,一点就燃着了。这样的天气,往年冬天隔三差五地有,已经习惯了。在绝望后,不经意中感觉有雪花飘入脖中,融化了,略微有些冰凉,之后有点发烫,洒上稀流酸的感觉。我仰头,真的看见有絮毛般的雪花在乱舞,稀稀拉拉,像春天的末尾,树蕾已吐成小叶片,零星的絮毛还在飘一样。我伸展手,张大嘴,等待着天空中飘忽的落雪。先落到嘴里一片,大概尚未落实,就融化了,一丝苦涩,透过味蕾,传送的瞬间就消失了,无影无踪。之后落到手心的几片,还未及看清,也融化了,不是晶莹的水珠,像一滴滴浑浊的老泪。

飘了很久,还没有苫严地皮,干燥,无血色,像散碎的塑料渣片,或碎泡膜,风一吹,到处飘舞,聚在一起的,感觉上也是轻飘飘的,形不成踏实的雪地。太阳还没有出来,灰茫茫的大地上,已只剩下一小片、一小片破布似的残雪,丢在角落里。

对大多数人而言,这次飘雪,不算数,人们还习惯说,一冬无雪。那种干燥火燎的期待,漫长,无奈。直到立春,还是无雪。

谁也没有想到,立春后天空竟飘起大雪,飞飞扬扬,下个不停。虽然说,正月十五雪打灯,是好年份的预兆,但记忆中已是雨雪了,最多是米雪。我起始就特别关注这次的雪,虽飘飘洒洒,但雪花却零乱,本身零乱,飘得零乱,与记忆中的梅花雪瓣,迥然不同,仿佛尚在胎中就受过伤,是先天的残缺不全。且落在地上,虽厚,却没有厚实的感觉。那雪色,不滋润,也不细腻,像旧年磨面坊的糠皮,轻飘飘的,毫无雪色,苍白,无力。

依旧是残雪。

六、梦雪

我想,梦中的雪,应该是完美的。

然而,像难以梦见一汪汪的水,一片片的水草地一样,雪,同样难以入梦。

已有多年,我的梦境,每每是荒芜、杂乱、干枯,我穿行在其间,陌生而熟悉,却无言。

有时也梦见这座城,古砖一样灰蓝的城,五颜六色的车流和人流,也转换成黑白镜头,模模糊糊,流动中,凝固了,成了灰蓝的城墙,在灰蓝的天穹下,矗立无声,就是无雪。

想象中梦里的雪是这样的:白润柔软的雪片,像从飞天袖中抖落的花朵,从浩翰的天宇飘洒而下,飞飞扬扬,轻灵,水润;又仿佛忆万的蝴蝶在漫天飞舞。置身其间,仿佛置身于神话的天堂之上,落瑛缤纷,静谧,快乐。雪落有声,似乎在演奏一场轻音乐会。瞬间,宁静的大地,凸凹的城,装扮如童话的世界,一片银白,像飘落的巨幅的白绸缎,柔软,滑溜,质感,高贵。就像我童年的乡村雪野。

想像终归不是梦。有时我奇怪,梦,究竟是思维的继续,还是现实的映照,也许都是,也许都不是。

但我的梦,却像刚刚流逝的这个冬天,一季无雪。就在彻底绝望的那个夜晚,沉沉睡去,梦中,飘起雪花,如不知从何处飞来的蝴蝶,漫天狂舞。我看见,水润的草地上,墨绿的草叶间绽放出一朵朵拇指肚大的水菊花、金盏花,金黄,水润。

梦醒,推开窗户,果然,大地上一片雪白。我不知道,我是如何入梦的。再度醒来,走到楼下,太阳的光缕从云翳间隐隐喷射而出,已不是那么刺眼,眼前的雪景,只剩残雪了。

我慨叹,又无可奈何。我知道,就是在梦中,也已展不开想象的翅膀,想象从前的雪花,飞飞扬扬,飘飘洒洒,用不了半天,就堆出一个银白的雪国。同样,即使我百倍努力,搜肠刮肚,再也写不出一篇有模有样的雪赋。

心底忽儿冒出一个念头:不久的将来,雪,会不会从此消失,恐龙猛蚂三叶草一样。

不过,我还是热望,梦回童年,穿越雪国。

篇4:《雪赋》原文及翻译

赋雪,赋雪吴融,赋雪的意思,赋雪赏析

岁将暮,时既昏。寒风积,愁云繁。梁王不悦,游于兔园。乃置旨酒,命宾友。召邹生,延枚叟。相如末至,居客之右。俄而微霰零,密雪下。王乃歌北风于卫诗,咏南山于周雅。授简于司马大夫,曰:“抽子秘思,骋子妍辞,侔色揣称,为寡人赋之。”

相如于是避席而起,逡巡而揖。曰:臣闻雪宫建于东国,雪山峙于西域。岐昌发咏于来思,姬满申歌于《黄竹》。《曹风》以麻衣比色,楚谣以幽兰俪曲。盈尺则呈瑞于丰年,袤丈则表沴于阴德。雪之时义远矣哉!请言其始。

若乃玄律穷,严气升。焦溪涸,汤谷凝。火井灭,温泉冰。沸潭无涌,炎风不兴。北户墐扉,裸壤垂缯。于是河海生云,朔漠飞沙。连氛累霭,揜日韬霞。霰淅沥而先集,雪纷糅而遂多。

其为状也,散漫交错,氛氲萧索。蔼蔼浮浮,瀌瀌弈弈。联翩飞洒,徘徊委积。始缘甍而冒栋,终开帘而入隙。初便娟于墀庑,末萦盈于帷席。既因方而为圭,亦遇圆而成璧。眄隰则万顷同缟,瞻山则千岩俱白。于是台如重璧,逵似连璐。庭列瑶阶,林挺琼树,皓鹤夺鲜,白鹇失素,纨袖惭冶,玉颜掩姱。

若乃积素未亏,白日朝鲜,烂兮若烛龙,衔耀照昆山。尔其流滴垂冰,缘溜承隅,粲兮若冯夷,剖蚌列明珠。至夫缤纷繁骛之貌,皓皔曒洁之仪。回散萦积之势,飞聚凝曜之奇,固展转而无穷,嗟难得而备知。

若乃申娱玩之无已,夜幽静而多怀。风触楹而转响,月承幌而通晖。酌湘吴之醇酎,御狐貉之兼衣。对庭鹍之双舞,瞻云雁之孤飞。践霜雪之交积,怜枝叶之相违。驰遥思于千里,愿接手而同归。

邹阳闻之,懑然心服。有怀妍唱,敬接末曲。于是乃作而赋积雪之歌,歌曰:

携佳人兮披重幄,援绮衾兮坐芳褥。

燎熏炉兮炳明烛,酌桂酒兮扬清曲。

又续写而为白雪之歌,歌曰:

曲既扬兮酒既陈,朱颜酡兮思自亲。

愿低帷以昵枕,念解佩而褫绅。

怨年岁之易暮,伤后会之无因。

君宁见阶上之白雪,岂鲜耀于阳春。

歌卒。王乃寻绎吟玩,抚览扼腕。顾谓枚叔,起而为乱,乱曰:

白羽虽白,质以轻兮,白玉虽白,空守贞兮。未若兹雪,因时兴灭。玄阴凝不昧其洁,太阳不固其节。节岂我名,洁岂我贞。凭云升降,从风飘零。值物赋象,任地班形。素因遇立,污随染成。纵心皓然,何虑何营?

篇5:《雪赋》原文及翻译

时值年末,天色已晚,寒风聚积,愁云密布。梁王心中不乐,到兔园游玩。于是摆上了酒席,邀请宾朋好友,请来邹阳,召来枚乘;司马相如最后到来,坐在宾客的首位。

不久小雪粒飘落而下,继而大雪满天飞扬,梁王唱起《卫风·邶风》,又吟诵《小雅·信南山》,并把竹简送给相如,说:“抒发您精密的文思,运用您华丽的词藻,描摹眼前的景色,为寡人作一篇赋。”

相如于是离席而起,向前鞠躬施礼,说:“听说雪宫建筑在东方,雪山峙立在西域。周文王曾吟咏‘今我来思’,周穆王也反复唱《黄竹》之歌,《曹风》曾以麻衣比雪色,楚辞也有《幽兰》《白雪》之曲。雪厚盈尺是丰年征兆,雪深一丈则成灾害,由此来看,下雪的时间和意义可谓深远啊。请允许我从头讲:如果四时将尽,寒气上升,焦溪干涸,汤谷凝固,火井熄灭,温泉结冰,沸潭不再翻涌,热风也不吹送。家家堵塞住北面的门窗,裸体国的人也穿上了衣服,于是河海笼罩起乌云,大漠扬起了飞沙;连延的云气,重重的雾霭,遮蔽了太阳和霞光;先是小雪淅淅沥沥的飘洒,继而大雪纷纷扬扬,漫天飞舞。雪花的形状,散乱 交错,纷纷氲氲,散散落落,扬扬洒洒,翩翩飞舞于天空,回旋堆积于地面。开始时沿着屋脊而覆盖了楼宇,到最后透过门帘而进入室内;起初轻盈回旋于台阶下,后来飘舞萦绕于帷席旁。既可以随方物成为玉圭,又能够随圆物成为玉璧。眺望原野,如万顷缟素铺展;仰望山岭,则千岩银装素裹。这时,楼台就像重叠的玉璧,大路犹如连缀的.美玉;庭院陈列着玉阶,林中挺立着玉树。白鹤被夺去了光彩,鹇鸟也失去了鲜艳;纨袖佳人自惭形秽,玉颜美女掩面失色。至于积雪尚未亏损,在朝阳的照耀下,鲜艳如烛龙衔着烛火照耀昆仑;待到雪融结成冰柱,沿着房檐屋角悬挂,灿烂似河伯剖开河蚌排列珍珠。至于那缤纷繁复的气象,明亮皎洁的仪态,回旋聚积的气势,飞舞闪耀的奇观,真是变化无穷,实在难已尽述。如果反复赏玩,意味无穷。夜深幽静,使人感慨,风吹楹柱,呼啸作响,月透纱窗,内外通明。斟出湘吴美酒,披上狐貂皮衣,看庭中鹍鸟双双起舞,望云中大雁孤独飞翔。踏着厚厚的积雪,怜惜飘零的落叶。思想千里外的知己,盼望与其携手而归。”

邹阳听后,(对自己构思的赋)感到惭愧,佩服(相如的赋),驱遣心中艳丽的词藻,恭敬续接相如的赋。于是他站起来,吟作积雪之歌,歌词是:“携手佳人啊进入重帷,拥抱锦被啊安坐芳褥。烧上熏炉啊点燃明烛,斟满桂酒啊奏起清曲。”又续写白雪之歌,歌词是:“乐曲已奏啊美酒已陈,脸儿发红啊希望相亲。放下帷帐啊接近衾枕,解下环佩啊脱衣就寝。怨恨年岁啊飞快流逝,感伤此后啊相会无因。谁曾见到阶上的白雪,阳春三月啊还能长存?”歌罢,梁王吟咏玩味,以手握腕,回头看枚乘。枚乘会意,继作尾声。尾声说:“白羽虽白却很轻,白玉虽白空守贞;都不如这白雪,随时生灭。月亮辉映,不能掩盖它的皎洁;太阳照耀,也不固守它的气节。气节并非它的美名,纯洁也不是它的坚贞,随云升降,从风飘零。遇物体成形状,随地势而变形。洁白是因遇物干净,污浊也是外物污染。只要心胸虚静,有什么忧虑?有什么经营?”

篇6:雪赋原文及翻译

雪赋原文及翻译

雪赋原文及翻译

雪赋

朝代:南北朝

原文:

岁将暮,时既昏。寒风积,愁云繁。梁王不悦,游于兔园。乃置旨酒,命宾友。召邹生,延枚叟。相如末至,居客之右。俄而微霰零,密雪下。王乃歌北风于卫诗,咏南山于周雅。授简于司马大夫,曰:“抽子秘思,骋子妍辞,侔色揣称,为寡人赋之。”[1]

相如于是避席而起,逡巡而揖。曰:臣闻雪宫建于东国,雪山峙于西域。岐昌发咏于来思,姬满申歌于《黄竹》。《曹风》以麻衣比色,楚谣以幽兰俪曲。盈尺则呈瑞于丰年,袤丈则表沴于阴德。雪之时义远矣哉!请言其始。

若乃玄律穷,严气升。焦溪涸,汤谷凝。火井灭,温泉冰。沸潭无涌,炎风不兴。北户墐扉,裸壤垂缯。于是河海生云,朔漠飞沙。连氛累霭,揜日韬霞。霰淅沥而先集,雪纷糅而遂多。

其为状也,散漫交错,氛氲萧索。蔼蔼浮浮,瀌瀌弈弈。联翩飞洒,徘徊委积。始缘甍而冒栋,终开帘而入隙。初便娟于墀庑,末萦盈于帷席。既因方而为圭,亦遇圆而成璧。眄隰则万顷同缟,瞻山则千岩俱白。于是台如重璧,逵似连璐。庭列瑶阶,林挺琼树,皓鹤夺鲜,白鹇失素,纨袖惭冶,玉颜掩姱。

若乃积素未亏,白日朝鲜,烂兮若烛龙,衔耀照昆山。尔其流滴垂冰,缘溜承隅,粲兮若冯夷,剖蚌列明珠。至夫缤纷繁骛之貌,皓皔曒洁之仪。回散萦积之势,飞聚凝曜之奇,固展转而无穷,嗟难得而备知。

若乃申娱玩之无已,夜幽静而多怀。风触楹而转响,月承幌而通晖。酌湘吴之醇酎,御狐貉之兼衣。对庭鹍之双舞,瞻云雁之孤飞。践霜雪之交积,怜枝叶之相违。驰遥思于千里,愿接手而同归。

邹阳闻之,懑然心服。有怀妍唱,敬接末曲。于是乃作而赋积雪之歌,歌曰:

携佳人兮披重幄,援绮衾兮坐芳褥。

燎熏炉兮炳明烛,酌桂酒兮扬清曲。

又续写而为白雪之歌,歌曰:

曲既扬兮酒既陈,朱颜酡兮思自亲。

愿低帷以昵枕,念解佩而褫绅。

怨年岁之易暮,伤后会之无因。

君宁见阶上之白雪,岂鲜耀于阳春。

歌卒。王乃寻绎吟玩,抚览扼腕。顾谓枚叔,起而为乱,乱曰:

白羽虽白,质以轻兮,白玉虽白,空守贞兮。未若兹雪,因时兴灭。玄阴凝不昧其洁,太阳不固其节。节岂我名,洁岂我贞。凭云升降,从风飘零。值物赋象,任地班形。素因遇立,污随染成。纵心皓然,何虑何营?

参考翻译

译文

时值年末,天色已晚,寒风聚积,愁云密布。梁王心中不乐,到兔园游玩。于是摆上了酒席,邀请宾朋好友,请来邹阳,召来枚乘;司马相如最后到来,坐在宾客的首位。不久小雪粒飘落而下,继而大雪满天飞扬,梁王唱起《卫风邶风》,又吟诵《小雅信南山》,并把竹简送给相如,说:“抒发您精密的文思,运用您华丽的词藻,描摹眼前

参考赏析

赏析

《雪赋》以历史人物问答铺陈描写结构全篇。赋首先叙述了冬日里的一个黄昏(岁将暮,时既昏)”,当时的天气不大好,寒风凛冽,阴云四起,大雪纷飞(寒风积,愁云繁)。“梁王不悦”,可以理解为心情不大好,于是率宾朋游于兔园,命人摆上美酒(乃置旨酒,旨酒即美酒)。邹阳、枚乘、司马相如先后莅临。邹阳是西汉时期的文学家。

篇7:赋雪十韵,赋雪十韵吴融,赋雪十韵的意思,赋雪十韵赏析

赋雪十韵,赋雪十韵吴融,赋雪十韵的意思,赋雪十韵赏析 -诗词大全

赋雪十韵

河静胶行棹,岩空响折枝。终无鹧鸪识,先有Wo知。

马势晨争急,雕声晚更饥。替霜严柏署,藏月上龙墀。

百尺楼堪倚,千钱酒要追。朝归紫阁早,漏出建章迟。

腊候何曾爽,春工是所资。遥知故溪柳,排比万条丝。

篇8:雪赋诗韵诗歌欣赏

雪赋诗韵诗歌欣赏

《鳌山飞雪》

北风飞雪满山城,

琼花洒尽千里封,

鳌山峰上雪加身,

素裹妖娆景色新。

数里风寒迹踪轻,

孤山万仞寥寂空,

漫尘泥沙次第沦,

山河颜改更胜春。

巜雪夜》

夜闻初雪压春秋,

品茗幽然暖客心,

晶莹漫地映日明,

醒来万物脱凡尘。

《慢城吻雪》

玉龙奇秀盖天穹,

白甲银盔舞长空,

琼树梨花音容动,

雪飞慢城落无声。

断目玉盈天亦老,

风肆雪儿吓罗裙,

淡行意缓地飞花,

赏景吻雪待山城。

《雪吟》

风卷明夜满地白,

碎琼遮眉怀盈玉,

一往情深地飞花,

苦寒思梅望春归。

篇9:宣九家赋雪 黄庭坚

都城穷腊月半破,晚来雪云应朝课。

虚檐稍闻飘瓦声,六花连空若推堕。

翩翩恐逐歌吹来,皎皎不受尘泥涴。

试寻高处望双阙,佳气葱葱寒贴妥。

遥知万马驾紫宸,把烛天街听宫鏁。

吾人岂解占丰年,但喜酒樽宜附火。

石鼎香浮北焙茶,洪炉壳爆宣城果。

陆珍海异厌下箸,别索百种烦烹和。

仆奴睥睨费呼叱,主人爱客无不可。

凭向江船问子猷,山阴夜醉何如我。

北邻长吉最能诗,怯寒正想重裘坐。

故遣长须屡送来,犹得王孙嘲饭颗。

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生于宋庆历五年6月12日(公元1045年7月28日),字鲁直,洪州分宁(今江西省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

幼年即机警聪明,读书数遍就能背诵。他舅舅李常到他家,取架上的书问他,他没有不知道的。李常非常奇怪。以为他是千里之才。后黄庭坚考中了进士,任叶县县尉。熙宁初参加四京学官的考试。由于应试的文章最优秀,担任了国子监教授,留守文彦博认为他有才能,留他继续任教。苏轼有一次看到他的诗文,以为他的诗文超凡绝尘,卓然独立于千万诗文之中,世上好久已没有这样的`佳作。由此,他的名声开始震动四方。黄庭坚担任太和县知县,以平易治理该县。当时课颁盐焚,其他县都争着占多数,太和县独不这样,县吏们不高兴,可是该县的老百姓都喜欢。

宋元祐元年(公元1086年)哲宗即位,召黄庭坚为校书郎、《神宗实录》检讨官。宋元祐二年(公元1087年),迁著作佐郎,加集贤校理。《神宗实录》修成后,提拔为起居舍人。遭母丧。黄庭坚性情至孝,母亲病了一年,他日夜察看颜色,衣不解带,及死,筑室于墓旁守孝,哀伤成疾几乎丧命。丧服解除后,任秘书丞,提点明道官,兼国史编修官。绍圣初,黄庭坚出任宣州知州,改知鄂州。章敦、蔡卞与其党羽认为《神宗实录》多诬陷不实之辞,使前修史官都分别居于京城附近各处以备盘问,摘录了千余条内容宣示他们,说这些没有验证。不久,经院受考察审阅,却都有事实根据,所剩下的只有三十二件事。黄庭坚在《神宗实录》中写有“用铁龙爪治河,有同儿戏”的话,于是首先盘问他。黄庭坚回答道:“庭坚当时在北都做官,曾亲眼看到这件事,当时的确如同儿戏。”凡是有所查问,他都照实回答,毫无顾忌,听到的人都称赞他胆气豪壮。黄庭坚因此被贬为涪州别驾、黔州安置,攻击他的人还认为他去的是好地方,诬他枉法。后因避亲属之嫌,于是移至戍州。黄庭坚对此像没事一样,毫不以贬谪介意。四川的士子都仰幕他,柔意和他亲近。他讲学不倦,凡经他指点的文章都有可观之处。

宋元符元年(公元11)徽宗即位,起任黄庭坚为监鄂州税,签书宁国军判官、舒州知州,又以受部员外郎召用,他都推辞不就,请求为郡官,得任太平州知州,上任九天就被罢免,主管玉龙观。黄庭坚在河北时与赵挺之有些不和,赵挺之执政,转运判官陈举秉承他的意向,呈上黄庭坚写的《荆南承天院记》,指斥他对灾祸庆幸,黄庭坚再一次被除名,送到宣州管制。三年后转到永州,黄庭坚未听宣布命令就死了,终年六十岁。

篇10:宣九家赋雪,宣九家赋雪黄庭坚,宣九家赋雪的意思,宣九家赋雪赏析

宣九家赋雪,宣九家赋雪黄庭坚,宣九家赋雪的意思,宣九家赋雪赏析 -诗词大全

宣九家赋雪

虚檐稍闻飘瓦声,六花连空若推堕。

翩翩恐逐歌吹来,皎皎不受尘泥稹

试寻高处望双阙,佳气葱葱寒贴妥。

遥知万马驾紫宸,把烛天街听宫。

吾人岂解占丰年,但喜酒樽宜附火。

石鼎香浮北焙茶,洪炉壳爆宣城果。

陆珍海异厌下箸,别索百种烦烹和。

仆奴睥睨费呼叱,主人爱客无不可。

凭向江船问子猷,山阴夜醉何如我。

北邻长吉最能诗,怯寒正想重裘坐。

故遣长须屡送来,犹得王孙嘲饭颗。

篇11:谢惠连《雪赋》译文

谢惠连《雪赋》译文

雪赋

南北朝:谢惠连

岁将暮,时既昏。寒风积,愁云繁。梁王不悦,游于兔园。乃置旨酒,命宾友。召邹生,延枚叟。相如末至,居客之右。俄而微霰零,密雪下。王乃歌北风于卫诗,咏南山于周雅。授简于司马大夫,曰:“抽子秘思,骋子妍辞,侔色揣称,为寡人赋之。”

相如于是避席而起,逡巡而揖。曰:臣闻雪宫建于东国,雪山峙于西域。岐昌发咏于来思,姬满申歌于《黄竹》。《曹风》以麻衣比色,楚谣以幽兰俪曲。盈尺则呈瑞于丰年,袤丈则表沴于阴德。雪之时义远矣哉!请言其始。

若乃玄律穷,严气升。焦溪涸,汤谷凝。火井灭,温泉冰。沸潭无涌,炎风不兴。北户墐扉,裸壤垂缯。于是河海生云,朔漠飞沙。连氛累霭,揜日韬霞。霰淅沥而先集,雪纷糅而遂多。

其为状也,散漫交错,氛氲萧索。蔼蔼浮浮,瀌瀌弈弈。联翩飞洒,徘徊委积。始缘甍而冒栋,终开帘而入隙。初便娟于墀庑,末萦盈于帷席。既因方而为圭,亦遇圆而成璧。眄隰则万顷同缟,瞻山则千岩俱白。于是台如重璧,逵似连璐。庭列瑶阶,林挺琼树,皓鹤夺鲜,白鹇失素,纨袖惭冶,玉颜掩姱。

若乃积素未亏,白日朝鲜,烂兮若烛龙,衔耀照昆山。尔其流滴垂冰,缘溜承隅,粲兮若冯夷,剖蚌列明珠。至夫缤纷繁骛之貌,皓皔曒洁之仪。回散萦积之势,飞聚凝曜之奇,固展转而无穷,嗟难得而备知。

若乃申娱玩之无已,夜幽静而多怀。风触楹而转响,月承幌而通晖。酌湘吴之醇酎,御狐貉之兼衣。对庭鹍之双舞,瞻云雁之孤飞。践霜雪之交积,怜枝叶之相违。驰遥思于千里,愿接手而同归。

邹阳闻之,懑然心服。有怀妍唱,敬接末曲。于是乃作而赋积雪之歌,歌曰:

携佳人兮披重幄,援绮衾兮坐芳褥。

燎熏炉兮炳明烛,酌桂酒兮扬清曲。

又续写而为白雪之歌,歌曰:

曲既扬兮酒既陈,朱颜酡兮思自亲。

愿低帷以昵枕,念解佩而褫绅。

怨年岁之易暮,伤后会之无因。

君宁见阶上之白雪,岂鲜耀于阳春。

歌卒。王乃寻绎吟玩,抚览扼腕。顾谓枚叔,起而为乱,乱曰:

白羽虽白,质以轻兮,白玉虽白,空守贞兮。未若兹雪,因时兴灭。玄阴凝不昧其洁,太阳不固其节。节岂我名,洁岂我贞。凭云升降,从风飘零。值物赋象,任地班形。素因遇立,污随染成。纵心皓然,何虑何营?

译文

时值年末,天色已晚,寒风聚积,愁云密布。梁王心中不乐,到兔园游玩。于是摆上了酒席,邀请宾朋好友,请来邹阳,召来枚乘;司马相如最后到来,坐在宾客的首位。

不久小雪粒飘落而下,继而大雪满天飞扬,梁王唱起《卫风·邶风》,又吟诵《小雅·信南山》,并把竹简送给相如,说:“抒发您精密的文思,运用您华丽的词藻,描摹眼前的景色,为寡人作一篇赋。”

相如于是离席而起,向前鞠躬施礼,说:“听说雪宫建筑在东方,雪山峙立在西域。周文王曾吟咏‘今我来思’,周穆王也反复唱《黄竹》之歌,《曹风》曾以麻衣比雪色,楚辞也有《幽兰》《白雪》之曲。雪厚盈尺是丰年征兆,雪深一丈则成灾害,由此来看,下雪的时间和意义可谓深远啊。请允许我从头讲:如果四时将尽,寒气上升,焦溪干涸,汤谷凝固,火井熄灭,温泉结冰,沸潭不再翻涌,热风也不吹送。家家堵塞住北面的门窗,裸体国的人也穿上了衣服,于是河海笼罩起乌云,大漠扬起了飞沙;连延的云气,重重的雾霭,遮蔽了太阳和霞光;先是小雪淅淅沥沥的飘洒,继而大雪纷纷扬扬,漫天飞舞。雪花的形状,散乱 交错,纷纷氲氲,散散落落,扬扬洒洒,翩翩飞舞于天空,回旋堆积于地面。开始时沿着屋脊而覆盖了楼宇,到最后透过门帘而进入室内;起初轻盈回旋于台阶下,后来飘舞萦绕于帷席旁。既可以随方物成为玉圭,又能够随圆物成为玉璧。眺望原野,如万顷缟素铺展;仰望山岭,则千岩银装素裹。这时,楼台就像重叠的玉璧,大路犹如连缀的美玉;庭院陈列着玉阶,林中挺立着玉树。白鹤被夺去了光彩,鹇鸟也失去了鲜艳;纨袖佳人自惭形秽,玉颜美女掩面失色。至于积雪尚未亏损,在朝阳的.照耀下,鲜艳如烛龙衔着烛火照耀昆仑;待到雪融结成冰柱,沿着房檐屋角悬挂,灿烂似河伯剖开河蚌排列珍珠。至于那缤纷繁复的气象,明亮皎洁的仪态,回旋聚积的气势,飞舞闪耀的奇观,真是变化无穷,实在难已尽述。如果反复赏玩,意味无穷。夜深幽静,使人感慨,风吹楹柱,呼啸作响,月透纱窗,内外通明。斟出湘吴美酒,披上狐貂皮衣,看庭中鹍鸟双双起舞,望云中大雁孤独飞翔。踏着厚厚的积雪,怜惜飘零的落叶。思想千里外的知己,盼望与其携手而归。”

邹阳听后,(对自己构思的赋)感到惭愧,佩服(相如的赋),驱遣心中艳丽的词藻,恭敬续接相如的赋。于是他站起来,吟作积雪之歌,歌词是:“携手佳人啊进入重帷,拥抱锦被啊安坐芳褥。烧上熏炉啊点燃明烛,斟满桂酒啊奏起清曲。”又续写白雪之歌,歌词是:“乐曲已奏啊美酒已陈,脸儿发红啊希望相亲。放下帷帐啊接近衾枕,解下环佩啊脱衣就寝。怨恨年岁啊飞快流逝,感伤此后啊相会无因。谁曾见到阶上的白雪,阳春三月啊还能长存?”歌罢,梁王吟咏玩味,以手握腕,回头看枚乘。枚乘会意,继作尾声。尾声说:“白羽虽白却很轻,白玉虽白空守贞;都不如这白雪,随时生灭。月亮辉映,不能掩盖它的皎洁;太阳照耀,也不固守它的气节。气节并非它的美名,纯洁也不是它的坚贞,随云升降,从风飘零。遇物体成形状,随地势而变形。洁白是因遇物干净,污浊也是外物污染。只要心胸虚静,有什么忧虑?有什么经营?”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