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饺子好吃”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葡萄沟》的优秀教案设计,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后的《葡萄沟》的优秀教案设计,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葡萄沟》的优秀教案设计

篇1:葡萄沟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1个生字,会写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在语言环境中以及联系生活实际,体会“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好词。

3.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学习本课生字新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字词卡片、葡萄干

学生准备:收集有关葡萄沟的资料图片

教学时数: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

1、猜谜语。出示谜语:“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这是什么?(葡萄)出示葡萄的图片,说一说,你看到了什么样的葡萄?你还在哪儿见过葡萄?

2、你们爱吃葡萄吗?香甜的葡萄是多么诱人啊,我国许多地方都出产这种水果,但产量最多、吃起来最甜的,要数我们新疆吐鲁番出产的葡萄了。

3、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畅游迷人的葡萄沟,去品味那甜美诱人的葡萄,大家想去吗?

二、自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把生字读准,把句子读通。

2、选择自己读得好的自然段向大家展示,其他人认真倾听。(指名朗读课文,矫正错误)

3、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要求会认,会组词,交流好的识字方法。

4、读难读字词:

新疆 吐鲁番 蜜桃 梯田 维吾尔

留下 碉堡 够了 茂密 吃个够

5、出示藏有生字的句子让学生认读

A、新疆吐鲁番有个地方叫葡萄沟。

B、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C、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

D、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6、再读课文,相信这次你一定会读的又流利又有感情。

三、交流反馈

1、让学生观看葡萄沟的录像,思考,交流,汇报:

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2、师小结:葡萄沟盛产水果,景色优美,葡萄干非常有名,而且那里的老乡热情好客,所以说它真是一个好地方。(出示: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3、出示中国地图,引导学生在地图上找到新疆,找到吐鲁番。再出示葡萄沟的图片。

第二课时

一、复习旧课,认读字词

二、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师:过了识字关,我们赶紧登上列车出发去葡萄沟看看吧。学生自由读课文,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葡萄沟的?

(一)学习第一部分

1、通过刚才读课文,我们知道葡萄沟盛产水果。请学生说说有哪些水果?(课件出示句子和水果图片)

那里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2、老师引读第一自然段。既然人们最喜爱葡萄,那我们马上去葡萄园看看,好吗?

(二)学习第二部分

1、葡萄沟到了,快看看葡萄种在哪里?出示“梯田”的'图片,让学生先观察再说一说为什么叫做“梯田”呢?

2、葡萄长得怎么样啦?请默读第二自然段。

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1)现在葡萄架上只有几片树叶,够吗?贴树叶理解“茂密”。

(2) 老师边贴树叶一边问学生。你看叶子长得又多又好,用课文一个词来形容就是“茂密”。

(3)葡萄沟的气温非常高,在烈日当空之际,我们赶快钻进凉棚下,感觉如何?请学生读出自己的感受。

3、你还从哪里看出葡萄长得好?请同学读描写葡萄的句子。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1)从这句话中你觉得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数量多,颜色多)葡萄丰收了,请学生来看图介绍葡萄的颜色。成熟的葡萄颜色那么鲜艳,用课文词语来形容就是:五光十色

(2)换词理解“五光十色”。

4、小结:这些葡萄数量这么多,颜色那么鲜艳,一个个水灵灵的,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谁来读读这句,指名读。

5、这么好的葡萄是谁种出来的?(维吾尔族老乡)除了聪明能干,维吾尔族老乡还特别热情好客。谁来给同学介绍一下。

(1)理解“准会”、“吃个够”

(2)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齐读。

(三)、学习第三部分

1、想不想知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2、下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生读)

3、读得真不错,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来读,,其他同学看课件,注意观察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4、请同学们互相说说。(先互相说,再抽同桌起来说)指多名学生介绍葡萄干的制作过程,引导学生学习复述课文。

5、这里生产的葡萄干究竟怎么样呢?(鲜、甜)

我们再把这句话读一读,怎样才能读出“甜”的感觉?(抽学生读,再齐读)

6、让我们再夸一夸葡萄沟吧!(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第三课时

一、回顾课文,认读字词。

二、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三、指导书写生字。

四、课外拓展。

1、葡萄沟这么好,你们想不想去呀?如果去那里你想做什么?

2、葡萄沟的人民欢迎你们,但是,他们希望你们带动更多的游客去那里。出示课件:小朋友们,请你为葡萄沟做一段精彩的广告,谁把葡萄沟介绍得最吸引人,就能吃到香甜的葡萄哦!

小组合作做广告,选一名当发言人,其他同学当小参谋,帮助他把广告做得更好。

小组推荐代表展示自己的广告。师生互评,奖励葡萄。

板书设计:

葡萄 多、大、甜

10.葡萄沟       真是个好地方

葡萄干 色鲜、味甜

篇2:葡萄沟优秀教案设计

葡萄沟优秀教案设计

文章摘要: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葡萄沟教案教学设计十二案例,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3、了解葡萄沟是盛产葡萄的好地方,那里的葡萄干非常有名,从而产生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8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教学准备:

1、课前搜集与新疆有关的资料,新疆的风土人情图片。

2、葡萄干。

教学时数: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捧出葡萄干。

(1)分给同学尝一尝。

(2)师:味道好吗?大家知道是哪里出产的葡萄干吗?(新疆)今天我们一起走进新疆去了解葡萄干的生产情况。

(3)说说你了解的新疆。反馈搜集的资料。

(4)出示地图。认识新疆。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

2、默读课文,找出要求认识的`字,你最喜欢的句子和词语,标明自然段。

3、分组认读生字,说说识字方法。

4、学生反馈,出示生字卡片认读。

5、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卡片开火车。

6、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7、指名分段读课文,学生评价。

三、学生自由读课文。

作业: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认读生字词语,开火车。

二、感悟朗读。

1、自由读课文,完成练习:

葡萄沟在。

葡萄种在()。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有的运到()。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自己最喜欢的自然段。

3、学生反馈,指名读一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教师适时指导。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悟课文。

三、分组讨论。

1、大家学了课文,你认为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吗?为什么?

2、你还知道哪些地方的特产?我们的家乡有什么特产?

四、有谁能跳一段新疆舞。

五、齐读课文。

作业:请你当小导游向家里人介绍葡萄沟。

背诵第二自然段。

第三课时

一、复习。

1、读词语卡片。

茂密 暗红 淡绿 五光十色 热情好客

2、抽查背诵。

二、制导写字。

1、读一读。

那 产 杏 梨 串 族 修 钉

2、同桌说词。

3、教师范写,学生观察。你认为怎样写才好看?要注意写什么?

4、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作业展示,大家评价。

作业:

写字。

板书设计:

篇3:《葡萄沟》优秀教案设计

《葡萄沟》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会认12生字,会写12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感受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向往新疆,向往葡萄沟。

重点难点

“摘”字右边不是“商”字。

教具准备

1.一张地图中国地图。

2.介绍吐鲁番葡萄沟的录像带或放大的课文插图(内容有:①秋天,葡萄成熟了,五光十色的.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美丽极了。②维吾尔族的姑娘和小伙子正欢天喜地地摘葡萄。③人们把收下来的葡萄送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④维吾尔族老乡摘下最甜的葡萄热情招待客人。),配以课文朗读。

3.少量的葡萄干和一顶维吾尔族小帽。

4.小黑板写填空练习。

5.多媒体:“我会认” 、“我会写” 、“我会填” 、“我会说”等动态图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音像引路,初读识字(8分钟)

朗读感悟12′

1.无论是遥远的台湾岛,还是瓜果飘香的葡萄沟,都是我们伟大的祖国,都是生养我们的家乡。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到祖国的新疆,去欣赏葡萄沟吧(放录像)。

⒉看了录象,听了朗读录音,我们自己也来读一读吧,一边读一边把生字勾画出来。

篇4:《葡萄沟》教案设计

前置学习:

1.熟读课文,认识本文生字,并给每个字扩词。

2.边读课文边思考,①葡萄沟的葡萄什么样子?②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

3.查找有关葡萄沟的资料。

4.自己提出不明白的问题。

5.积累本文中的好词好句。

教学目标

1.会认11生字,会写11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

3.感受葡萄沟是一个好地方,向往新疆,向往葡萄沟。

教学重点

1.生字的教学

2.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学难点

1.生字“摘”的记忆与书写。

2.葡萄干是怎样做成的。

教具准备

1.一张地图中国地图。

2.多媒体课件或吐鲁番葡萄沟的录像带

3.少量的葡萄干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猜谜导入

1.猜谜:弯弯树,弯弯藤,藤上挂着水晶铃,水晶铃,密层层,有的紫来有的青。

2.出示中国地图:在我国新疆吐鲁番有个盛产葡萄的地方,这就是葡萄沟。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

1.自读课文,要读准每个字音,不认识的字自己想办法解决。

2.出示本课生字:自己会的可以不读,不会的请教一下别人,多读几遍。

3.指名领读。同位互教互读。开火车读。

4.指导写“摘”“搭”

(1)看看这两个字,看你发现了什么?

(2)写字的时候,你想提醒大家注意什么?

(3)师范写,生书空。

(4)生自己书写两个,师生共评。评后再写一个,找找自己的进步。

5.再读课文,要读通句子。把自己认为不好读的多读几遍。

三、细读课文,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一)感悟新疆

1.指名读。

2.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3.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指导朗读。如:葡萄沟的水果那么多,你能通过读让别人感受到吗?同时利用手势引导学生把写水果名字的词语读的一高一低,显得抑扬顿挫。

(二)品读葡萄

过渡语:读了“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你有什么疑问吗?生质疑引入第二段的学习。

1.自读

2.指名读

3.指导读“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绿色的凉棚。”

(1)听了你的读,我知道了“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绿色的凉棚。”重点强调一个。引起学生的争议:一个、一个个的不同。

(2)谁能通过读让人感受到凉棚多?重读“茂密”“一个个”

(3)师情景描述:在很热很热的夏天里,火辣辣的太阳照在 身上,一丝风也没有,你有什么感觉?“热”“难受”这时你来到了这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下,你又有什么感觉?“凉快”“就像吃了冰糕一样”“谁来读出这种感觉”指名读,同位互读。

4.过渡语:葡萄的枝叶这么茂密,葡萄怎么样呢?

(1)默读课文,用“──”画出写葡萄的句子。

(2)指名读

(3)你觉得这里的葡萄怎么样?自由说。

(4)看多媒体课件:(五光十色的葡萄)

(5)说说你现在的感觉,体会“五光十色”的'意思。

(6)听了你们说的那么好,老师真想读一读。师范读。

(7)说一说你听出什么来了?通过学生的评价,渗透读的方法。如重读“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美丽极了”、把表示颜色的词读得一个高,一个低,等。

(8)生自读。

(9)指名读。

(10)评价后,同位互读再互评。

5.过渡语:葡萄这样的诱人,真想吃个饱。那里的老乡愿意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1)指名说

(2)歌词里说“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赶快端起书来,让我们夸一夸维吾尔族的老乡吧!(齐读:要是这时候……吃个够。)

6.引导背诵

(1)师范背,生闭眼想象。

(2)说一说,你想到了什么?总结老师背得快又好的窍门:边背边想象画面。

(3)生自由练背。

(4)指名背。

(5)会背的一起背。

(三)学制葡萄干

过渡语:昨天去串门,见邻居家的小姑娘在吃葡萄干,我问:你知道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吗?她想了想说:“是太阳晒成的。”同学们,你们说对吗?先不要急着回答,大声读读课文第三段吧。

1.生自读

2.指名说

3.看课件,进一步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4.品尝葡萄干,感受它的味道。

5.齐读: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四)通读全文,整体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五)拓展练习

1.填空。书上的课后题。

2.选做题

(1)小组合作设计一则广告,宣传葡萄沟的葡萄或葡萄干

(2)收集家乡的风景、特产、人物等,介绍自己的家乡。

(3)画一画五光十色的葡萄,办个图画展。

(4)写一写本课的优美词句,丰富自己的积累。

板书设计:

葡萄沟

葡萄 五光十色

老乡 热情好客 是个好地方

葡萄干 色鲜味美

第 二 课 时

一、练习背诵全文

过渡: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小朋友,让我们再来练习朗读,在读中来表达我们对葡萄沟的喜爱,熟练后练习背诵吧。

1.生自由练习。

2.小组内试着背一背

3.指名背诵。(允许有差异,有的背全文,有的背一段。)

二、指导写字

1.(出示课件:要求学会的12个字:吾季留杏密蜜坡搭摘钉沟够)大家看,这是本课要求书写的12个字。谁能读读?

2.每位小朋友读读。

3.睁大你们的眼睛,看看这些要写的字中有什么规律?(前6个是上下结构的字,后6个是左右结构的字)。

4.嗬,真厉害。一下子就看出来了。谁能说说写上下和左右结构的字应该注意什么?上下结构的字每个部分都要写得扁一点;左右结构的字每个部分要写的瘦长一些。

5.上下结构的字中,你认为有长得相像的吗?密和蜜相像。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他们?(蜜蜂是昆虫,所以蜜下面是个虫字底,茂密,一般是山上的树木很密,所以下面是个山字底……)

6.师范写密和蜜,边写边提示:注意,中间的卧钩不要写成了竖弯钩。请大家写写这两个字。展示一生写的字,评价写的怎么样?

7.请大家再看看,写其他的几个字应该注意什么?和同位商量商量。

8.请大家把剩下的几个字各写两遍。

三、检查作业

1.检查填空题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2.分组展示选择做的作业。

板书设计:

葡萄沟

葡萄 五光十色

老乡 热情好客 是个好地方

葡萄干 色鲜味美

篇5:《葡萄沟》教案设计

《葡萄沟》教案设计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介绍了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盛产葡萄的好地方,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课文分为4个自然段。第1自然段,列举了葡萄沟盛产的水果。第2自然段,介绍了种在梯田里的葡萄成熟前后的迷人景象。第3自然段,介绍未运到城市的葡萄被制成葡萄干,非常有名。第4自然段总结全文。

二、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15个新词。

2.理解并能听写课文中描写葡萄的句子。

3.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4.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2自然段。

5.知道我国新疆吐鲁番葡萄沟是盛产水果的好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活。

教学难点:背诵第2自然段。

2课时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学习生字新词。

2.学习课文第1段,知道作者是按时间顺序列举葡萄沟生产水果的。

3.正确的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我国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二)教学过程

1.出示课题,读题。提出预习要求:

(1)自由读课文,思考问题:葡萄沟在什么地方?那里产哪些水果?

(2)自学生字新词,不理解的词语划出来。

(3)把课文读正确。

2.检查与学习。

(1)葡萄沟在什么地方?

①读准三个带点的生字:新疆吐鲁番

②出示“吐鲁番”、“葡萄沟”、“新疆”3个词,请同学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③出示中国地图,教师指出吐鲁番的位置。

(2)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吗?为什么?

①仔细读第1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收获。

②交流讨论。

要点:

a.葡萄沟不但出产,而且盛产。

b.课文是按时间的顺序介绍葡萄沟盛产的水果的。

c.联系上下文理解:盛产。

d.有一个顿号。

③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1自然段。

3.正确地朗读课文。

(1)播放课文录音。

(2)读准生字,给正确的读音打“√”。

凉棚(pénɡ pónɡ)好客(hǎo hào)荫房(yīn yìn)

(3)读通长句子,注意下面3句话。

①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扛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②夏季,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③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荫房里制成葡萄于。

4.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新词。

(2)正确地朗读课文。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练习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段。

2.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1.重点练习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段。

2.准确理解第二自然段的词句并体会其中蕴含的作者的情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

教学过程:

1.提出学习目标

(1)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葡萄沟》一课。(板书:葡萄沟)

(2)学习最后一自然段

葡萄沟是怎样的地方?齐读最后一自然段。

(3)提出课时学习目标

为什么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自然段主要讲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2)指名回答思考题。

“盛产”是什么意思?出产水果很多,可说盛产--出产的大米很多呢?杭州盛产什么?

(3)葡萄沟盛产哪些水果呢?老师引读第二句。(老师读表示月份的词)

说说老师读的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这句话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4)小结: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好地方?

过渡:葡萄沟不但是个盛产水果的好地方,而且也是个景美人美的地方。

3.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这一自然段,编好句序。

(2)再次默读,想一想,这一段中的句子基本上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用“--”划一划这些词。

交流、讨论思考题,提醒学生注意“这时候”也是表示时间的词语。

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看,这段话是从第几句开始,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3)学习第二句

①指读,其他同学思考:这句话写什么时候,什么怎么样?

根据回答板书:夏季枝叶茂密

②你从哪些词与看出枝叶长得很茂密?枝叶怎么会像凉棚?

③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当你来到葡萄沟,来到这茂密的枝叶搭起的一个个绿色的凉棚下,你会有什么感觉?(凉快、惬意)

带着舒畅的心情读句子。读时,重音读哪一个词?(凉棚)

自由准备后,再指读。

(4)学习第三句

①自由轻声读句子,想一想,这句话主要讲:什么时候,什么怎么样?

②哪些词写出了葡萄的美丽?

③着重理解“五光十色”的意思。

a.“五光十色”描写葡萄的什么美丽?课文中提到了哪些颜色?形容颜色多的词还有哪些?(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葡萄沟》的优秀教案设计b.在文中,把“五光十色”换成“五颜六色”,行吗?为什么?

(“五光十色”不仅写出葡萄的颜色很多,而且写出了葡萄富有光泽,非常美丽。同时,也说明葡萄成熟了,获得丰收)

④指导朗读。

秋季,当我们再次来到葡萄沟,看到五光十色的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我们真想说--就让我们通过朗读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和对葡萄沟的赞叹。

范读--自由读--指读--齐读

⑤小结:不管是夏季,还是秋季,葡萄沟的景色总是那么美丽。

(5)学习第六句。

①男生齐读句子。

②说说句子讲谁怎么样。

③你从哪些词感到老乡的热情好客?

理解“谁会”和“说个够”的`意思。

④女生齐读句。注意突出反映老乡热情好客的词语。

(6)小结:学了这一段,大家了解到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好地方?

(7)包含着赞美之情齐读第二自然段。

4.学习第三自然段

(1)引读课文。

(2)说说这一段写什么?

(3)用“--”划出写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的特点的词。说说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为什么有名。分析“颗粒大、味道甜、颜色鲜”的三个词的结构。然后说说这样的词;水果多、景色美、名气大……

(5)小结: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非常有名,葡萄沟的确是个好地方。

5.总结

(1)讨论: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2)谈谈你还了解葡萄沟的哪些情况。

(3)师小结:是啊,葡萄沟确实是一个好地方,一个令人喜爱、令人向往的地方。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有机会到葡萄沟,亲眼看一看那里的美景,亲口尝一尝盛产的水果,亲自感受一下老乡的热情

好客。

(4)配乐齐声朗读全文。

6.作业

1、选择文中的优美句子摘录下来

2、向家人介绍葡萄沟

3、了解新疆的其它特产,选择其中的一种介绍一下。

五、教学资源

中国地图,课文录音、梯田图片。

篇6:《葡萄沟》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葡萄沟》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准备:

上网查询有关葡萄沟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1 看拼音,写词语。

Xin jiang    tu lu fan    wei wu er zu    pu tao gou

(     )  (      )  (        )  (       )

2、上一节课我们还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段,谁能说说介绍了什么?

二、学习新课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图片,说说感受。

2、自学第2小节,出示要求:

▲大声读,标出句子。

▲第2-4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儿看出来的?

3、检查自学效果。

(1)数好了吗?第2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啊?

(2)请你读一读第一句,告诉大家你知道了什么?想看看梯田到底什么样吗?图片出示,这就是梯田。

(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这里和我们第一段是一样的,也是按时间的顺序写的。

(4)出示表格,填表并反馈。

什么季节 什么怎么样 夏季   茂密的枝叶向四周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秋季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低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5)、2个季节中,你比较喜欢哪个季节啊?自己读读看。

A、夏季,茂密的枝叶向四周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指名读,说说喜欢的理由,有感情的朗读。

B、引:那有谁喜欢秋季的葡萄沟的?

先自己来读一读。谁喜欢?指名读。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哪些词应该有重点的朗读?

我们大家一起来数一数都有哪写颜色。

我们来给五光十色换个词。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看一看行不行?(行)为什么课文不用五颜六色,而用五光十色呢?读一读看。

(看葡萄图片,感受阳光下葡萄美丽的光泽。)

(6)引:葡萄真吸引人啊。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出示(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你感受到了什么?(很热情)哪里看出来?(准、吃个够)你来读读看。

你还想到了什么?(真想去吃葡萄)下面老师就请4大组自己准备一下,比一比,哪一大组能够让在坐的每一位老师都听得很想去吃葡萄的。

△老乡真热情啊,葡萄沟里的葡萄又这么美,李老师也真想去看一看呢。哪一位老乡愿意为李老师介绍一下你们葡萄沟的葡萄呢?请小朋友先自己准备下,把第2段连起来读一读。看谁把葡萄沟读得最美。

自由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二)学习第3段。

1、请小朋友默读一下课文的'第3段,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

2、上节课,老师请小朋友品尝了一下葡萄干,好吃吗?(好吃)

那你知道,这么好吃的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老师带小朋友去看一看。请你仔细观察,荫房是和我们普通的房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葡萄干又是怎么做成的?

看录像。

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荫房是怎么样子的?

(出示老师实地拍摄的照片,初步理解葡萄干的制作原理。)

3、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吗?

好在哪里?(盛产水果、风景美丽、老乡热情)

4、是啊。(指板书)葡萄沟不但盛产很多水果,特别是葡萄在外国也很有名,而且人也很好。这里出产的连葡萄干也很有名,我们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5你喜欢葡萄沟吗?让我们来一起夸一夸葡萄沟吧!齐读第4段。

三、巩固练习

1、读句子,学习按时间顺序说一句话。

葡萄沟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2、当当小导游,介绍葡萄沟。

板书:

盛产水果

葡萄沟  景色美丽 夏季 枝叶茂密 好

秋季 五光十色 地

葡萄干有名

篇7:葡萄沟第二课时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继续联系上下文理解新词的意思。

2、学习第2段,练习读懂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3、较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学重点:

学会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

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教学难点:

能在课文的朗读中读出自己对课文的体会。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教师谈话:上节课我们去了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了解到哪里是盛产水果,今天我们再去看一看哪里最有名的水果——葡萄。

二、学习课文第2自然段。

1、学生自读课文第2自然段。

思考:

(1)这一段共有几句话,给句子编上序号。

(2)根据学已学的写作顺序,说说这一段话中哪几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2、再读课文,按已学的方法,理解按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什么时候,什么怎么样)

(1)学生自读1、2、3自然。

(2)小组交流。

课文第2自然段一共有(

)句话。第1句写(

),第2句写(

),第3写(

)。这段话从第2句开始,是按(

)顺序写的。

(3)反馈。

3、深入学习第2段内容。

(1)再读第2段,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思考你在读这句话的时间,你读懂了什么?

(2)抽生说,进行句子训练。(梯田:出示投影)

句子1:夏季,茂密的枝中向四周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说说,你在读这一句话的时间,你读懂了什么?

出示投影。

齐读。

句子2: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学生找出这一句话中描写颜色的词语。除了以上几种颜色,你还能说出几种来吗?

理解“一大串一大串”在句子中的用法。

学生读句子。指导朗读。进行绘画练习。练习完成《作业本》填色。

据自己所填的颜色把这一句话用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句子3: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发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这句话你读懂了什么?

从哪里看出来的?进行词语意思理解的练习。

你能不能把句子中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读出来呢?

学生自读,抽生读,齐读。

4、尝试背诵。

对于这么优美的内容,我们有必要把它记下来,指导背诵。

5、第二自然段教学总结。

同学们对这几个这第简单的句子,既然读出了这么多的说问,可真不简单啊!同学阅读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对刚才句子的理解,同学们一定还有许多的话要说,下面请同学们把自己要说的话流露在朗读中吧!齐读课文第2自然段。

三、补充练习。

刚才同学们对时间顺序写的一段话已掌握得较好了。这里也有一段话,检验一下同学们的阅读能力。(投影出示。)教师范读。

学生自读,检查1、2两个问题。

春天的时候,池边一丛丛马兰头开着粉红色的小花。池塘里的水浅浅的。水面上漂着一点点嫩绿的浮萍。夏天,一阵雷雨过后,池水迅速涨起来,池子变大了。小石桥好像浮在水面上。秋天,池水是深绿的,水面上有一片片菱叶,菱叶下面藏着小小的四角野菱。冬天一到,池子干涸(h)了,可以见到池底是黄黑色的泥土,偶尔能看见几株小草,平平常常,并不神秘。

①这段话共有句话,句子之间是按()

顺序连接起来的。

②短文中表示时间的词语有:

③朗读这段话,摘录好词佳句。

④尝试背诵这一段话。

篇8:葡萄沟的教案设计

葡萄沟的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认识6个生字。学习课文中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增强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二.教学准备:

一、导入:

1、师:大家都看过《西游记》吗?有一集叫做《三借芭蕉扇》,里面有个地方叫做火焰山,同学们觉得那个地方怎么样?(热)在火焰山西侧有一处峡谷,因为盛产葡萄而著名,这个地方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葡萄沟。板书:葡萄沟,请同学念一念“葡萄”)这两个字。师:“葡萄”这两个都是生字,它们有什么相同的地方?生:“葡萄”两个字都是草字头,草字头下面都是“勹”。

师:它们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呢?请小朋友拿出小手在桌子上写一写,记住这两个字。生:(书空)

2、师:下面请大家再看大屏幕,(点击出示“沟”)发生了什么变化?一起念一遍。

生:葡萄沟。

师:“葡萄”和“葡萄沟”有什么不同?

生:葡萄沟是一个地方,葡萄是一种水果。

生:葡萄是一种水果的名字,葡萄沟是一个地方的名称。

3、师:是的,同学们说得很好。那葡萄沟在哪里?它是一个怎样的地方?下面我们一起来整体感知一下葡萄沟。

生:(看大屏幕——出示葡萄沟的资料。)

吐鲁番的葡萄沟[1]坐落于吐鲁番市东北,葡萄沟是火焰山西侧的一个峡谷,沟谷狭长平缓。沟内,溪流环绕,水质纯净。葡萄沟像一条绿色的丝带,飘逸在吐鲁番盆地中央。葡萄沟是国家5A级名胜风景区,这里是一处幽静的避暑、观光、旅游胜地。每年都有几十万游客来这里观光旅游。在葡萄沟里,您不仅能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景观、品尝到世界上最甜的葡萄,还能领略到葡萄沟里维吾尔族小伙儿的热情舞蹈、惊险刺激的达瓦孜表演、热闹喜庆的少女采葡萄等,令人目不暇接。

师:了解完了葡萄沟,谁能告诉大家葡萄沟在哪里?生:葡萄沟在新疆吐鲁番。(出示地图)

师:请大家再看一看地图,新疆在我国的西北部,新疆有个吐鲁番,吐鲁番里面又有一个葡萄沟。

(出示句子)重组句子:葡萄沟在新疆的吐鲁番。

4、说了这么多,那么葡萄沟到底是什么样的呢?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翻到43页,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出生字。

5、检查预习,出示生字。

二、讲解课文

1、师:课文是怎么写葡萄沟的?请大家打开书,把书上的句子读给大家听听。

生:(自由说)

师:葡萄沟盛产水果,景色优美,葡萄干非常有名,而且那里的老乡又很热情好客,所以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板书:“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第一自然段学后就学最后一段)这句话怎么读好它呢?请大家试一试。

生:

生:

生:

师:你认为该用怎样的语气读,就美美地读一读。生:(自由读)师: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主要是因为那里——生:盛产水果(板书)。

2、师:葡萄沟盛产哪些水果,作者又是用什么方法,怎样来写的。请小朋友认真读读课文第一自然段。用“——”划出写水果的句子,写了哪些水果用“”标出。生:(自读)

师:谁能站起来读一读写水果的句子。

生: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九十月份,人

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师:这句话写了哪些水果?

生:这句话写了杏子、香梨、蜜桃、沙果……

师:是的。(点击)这是杏子、香梨、蜜桃、沙果,还写到了什么?(生:葡萄。)

师:请大家再看看这个句子,作者在写这些水果时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从哪里看出来?

生:这句话是按时间顺序。我是以“五月”“七月”“九十月”这几个词中看出来。

师:这些水果中人们最喜爱的是什么?(生:葡萄。)

3、师:课文哪一段具体写葡萄?请大家认认真真读读写葡萄的段落,边读边完成下面的题目。

师:(点击出示题目)。

生:这一段共有(4)句话,从第2句开始是按时间顺序写的。写了(夏季、秋夏)两个季节葡萄生长的情景。

师:从这一段中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这句话写夏季葡萄的枝叶很多。我是从“茂密”和“向四面展开”这几个词中看出。

生:我读懂了夏季的枝叶很美,从“绿色”这个词中看出。

生:我读懂了这句话作者是用打比方的方法来写的,把向四面展开的枝叶比作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老师:这儿为什么用“一个个”而不用“一个一个”呢?

生:我能解答他的问题,这里用“一个一个”也行,但用“一个个”更能突出葡萄的多和葡萄叶的`茂盛。

师:这句话作者通过写葡萄树多,枝叶的茂密,采用打比方的方法写出了夏季葡萄的美。葡萄沟的夏季是十分炎热的,要是这时候,人们来到葡萄沟,来到这像凉棚样的枝叶底下,会有什么感觉呢?生:会有很凉快的感觉,好像来到空调房里,舒服极了。生:会有很凉爽的感觉,把疲劳都抛到九霄云外去了。

师:你们能不能通过读把这种感觉表达出来呢?自己试一试。

师:小朋友,接下去我们看看秋季的葡萄有什么变化。

师:(点击出示句子)自读这句,这一句你读懂了什么?

生:我读懂了这句话主要写葡萄的颜色很多很美。

生:我读懂了这句话主要写夏季的葡萄很多,很大。

生:老师,我有一个问题,“五光十色”能不能换成“五颜六色”呢?师:谁能帮它解答这个问题,想一想“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生:老师,我能解答这个问题。“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都写出了颜色的多和美,但“五光十色”还写出颜色有光亮,这样就更美了,因为成熟的葡萄在阳光照耀下闪闪发亮,所以这儿不能换“五颜六色”。

生:老师,为什么“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录的”后面都有个“的”,而“五光十色”的后面不用“的”?

篇9:课文葡萄沟教案设计

课文葡萄沟教案设计

一、复习检查

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生字。下面老师来检查一下,看看小朋友学得怎么样?开火车读

葡萄新疆茂盛维吾尔族吐鲁番吃个够

2、上一节课我们还学习了课文第一自然段,知道了葡萄沟盛产水果。特别是葡萄,非常有名。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去葡萄沟看一看葡萄是怎么样子的。

二、学习新课

(一)看录像,自学第2自然段。

1、看录像

2、自学第2小节,出示要求:(每人发一张)

自学要求:

(1)先读第2段,数数这段共几句话。

(2)说一说从第2句到第4句,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请你用划出来。

3、检查自学

(1)数好了吗?第2自然段共有几句话啊?

(2)请你读一读第一句,告诉大家你知道了什么?想看看梯田到底什么样吗?图片出示,这就是梯田。

(3)课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来?这里和我们第一段是一样的,也是按时间的顺序写的。

请再读一读第2段,然后同桌讨论一下怎样填写下面这张表格:什么季节什么怎么样

(4)出示表格。说说你是怎么填的。

什么季节什么怎么样

夏季茂密的枝叶向四周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低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5)、2个季节中,你比较喜欢哪个季节啊?自己读读看。

A、夏季,茂密的枝叶向四周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指名读,问: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再读读看。

(茂密的枝叶很多,很美。)看图。

还有愿意来读的?为什么把绿色的凉棚读得特别重?

他读得好吗?读得好的,我们大家就要向他。(学习)学着着他的样子,来读一读,好吗?

B、引:那有谁喜欢秋季的葡萄沟的?

先自己来读一读。谁喜欢?指名读。

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a、自由读。

我们来体会一下:(师范读)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b、小朋友,你感受到了什么?学生谈感受。

(葡萄很多。)哪个词语看出来?那你能把这句话读好吗?

还感受到了什么?(我觉得葡萄沟很美)哪个词语看出来?(五光十色)

什么是五光十色?我们查过字典的。谁来告诉大家?

c、都有哪些颜色啊?请你用~~~~标出写颜色的词语。把你划的读给大家听听,好吗?指名读。

我们大家一起来数一数都有哪写颜色。

d、我们来给五光十色换个词,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看一看行不行?(行)为什么课文不用五颜六色,而用五光十色呢?读一读看。

e、为什么?他说得对不对呢?老师再带小朋友去葡萄沟看一看。出示各种图片,感受五光十色的美。师范读后,说:瞧,一个个水灵灵的葡萄,在阳光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呢!

(行)小朋友,现在你再来读一读这句话,想一想,到底用哪个词好。

(不行)小朋友,你喜欢五光十色的葡萄吗?

C、能读给大家听听吗?让大家感觉到,你是真的'很喜欢这里的葡萄的。指名读。评议,你觉得喜欢这里的葡萄吗?还有谁喜欢的?男女生比赛读。读得真好啊,我们大家一起美美地读一读,好吗?小朋友把这句话读得真美,那你想不想把它背下来,回家的时候也让爸爸妈妈也感受一下葡萄的美呢?真孝顺啊,先自己试着背背看吧!

指名背。

4、引:葡萄真吸引人啊。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出示(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谁来读一读这句话?

(1)你感受到了什么?(很热情)哪里看出来?(准、吃个够)你来读读看。

你还想到了什么?(真想去吃葡萄)下面老师就请4大组自己准备一下,比一比,哪一大组能够让在坐的每一位老师都听得很想去吃葡萄的。

(2)老乡真热情啊,葡萄沟里的葡萄又这么美,李老师也真想去看一看呢。哪一位老乡愿意为李老师介绍一下你们葡萄沟的葡萄呢?请小朋友先自己准备下,把第2段连起来读一读。看谁把葡萄沟读得最美。

自由读,指名读、评读、齐读。

(3)读得真好,这么美的景色、这么美的语言,如果能背过来那就更好了,看谁最能干,先自己准备一下。指名背。

真棒啊。下面老师给你们配上音乐,大家尽情美美得背一次吧!

齐背。

过渡:小朋友,你们吃过新疆吐鲁番的葡萄吗?好吃吗?

老师知道啊。葡萄沟不但葡萄好吃,而且还有很多被制成美味葡萄干呢。

(二)学习第3段。

1、请小朋友默读一下课文的第3段,告诉大家你读懂了什么?

2、上节课,老师请小朋友品尝了一下葡萄干,好吃吗?(好吃)

那你知道,这么好吃的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老师带小朋友去看一看。请你仔细观察,荫房是和我们普通的房间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葡萄干又是怎么做成的?

看录像。

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荫房是怎么样子的?

所以只有在葡萄沟这样的房间里才能制出美味可口的葡萄干。小朋友想不想再去看一看这么好吃的葡萄干呢?请小朋友一起把第3段来读一读。

3、老师听说,以前有一些外国人来葡萄沟考察,对这种天然晾制葡萄干的办法大为惊奇,于是就到处拜师求教,回去后也学着用这种方法晾制葡萄干,结果都失败了,因为他们那里没有吐鲁番干热多风的独特的自然条件。只有我们中国吐鲁番的葡萄沟才能制作出这么好吃的葡萄干。

4、听到这个消息后,你有什么想法吗?(葡萄沟很好。)

问:好在哪里?(盛产水果、风景美丽、老乡热情)

5、是啊。(指板书)葡萄沟不但盛产很多水果,特别是葡萄在外国也很有名,而且人也很好。这里出产的连葡萄干也很有名,我们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你喜欢葡萄沟吗?让我们来一起夸一夸葡萄沟吧!齐读第4段。

过度语:这节课小朋友学得很认真,读地很好,体会地很好。特别是好多平时胆小的小朋友今天也能积极发言了,老师真高兴。

下面我们来做个练习,看谁发言最积极,讲地最好。

三、巩固练习

读句子,学习按时间顺序说一句话。

葡萄沟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时间还有多的就写课堂作业)

四、总结

像这样的用时间顺序写的文章还有很多,我们平时可以在读书是多留意一下这样的文章,都搜集过来,下节课大家一起交流一下,好吗?

板书:

盛产水果

葡萄沟景色美丽夏季枝叶茂密好

秋季五光十色地方

葡萄干有名

篇10:《葡萄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葡萄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葡萄沟》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3:运用角色朗读、节目表演、品尝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一、激励 1、听说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好地方(板书:好地方),想去吗?要想去,事先要对葡萄沟有些了解,课文会告诉你。下面同学们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特别遇到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生字更要多读几遍。 2、检查朗读情况。(板书生字带出来的词语:最喜爱、山坡、梯田修在、留着、味道、茂密。这样,为下一步借助词语定位联想生字做铺垫,注意指导第二段中描写葡萄的长句子。 3、用引读的方法让学生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沙果、蜜桃,到九十月份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以上环节从兴趣入手,总体上把握全文,认识生字。) 二、体验 1、通过刚才的了解,我们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沙果、蜜桃,十月份还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既然人们最喜爱吃葡萄,那么老师就带你们去葡萄园玩一玩好不好?说去就去,快把书打开。 2、葡萄沟到了。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学生读文后,画图理解“山坡、梯田”。) 3、赶快登上山坡,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学生可能会说枝叶,也可能会说葡萄可以按顺序学习)(1)让大家一起画图理解“茂密”。(2)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教师用手势表演让大家感悟出是“凉棚”)老师只画了一个凉棚,难道只有这一个棚吗?(让学生发现句中的“一个个”,并说说自己的理解)赶快钻进去感觉如何?(引导学生创造“凉快”、“凉爽”、“舒服”等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4、快抬头看,透过茂密的枝叶你发现了什么?(引导读书上的句子,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1)用图片,让孩子到前面认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悟出葡萄颜色的不同。并让孩子“挂”在葡萄架下(教师已经画出茂密的葡萄架)(2)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在词语中的“光”中发现)(3)实物演示“一大串”,同时悟出“一大串一大串”之意。 小结: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板书:五光十色,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5、(1)葡萄沟的葡萄好,葡萄沟的人怎么样?有什么优点?读书画一画。(2)摘下最甜、最美的葡萄让你们“吃个够”是怎么吃?(鼓励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体会悟这个词)  6、是呀,我们新疆人就是热情好客,你们就要离开葡萄园,还想不想亲眼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想齐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7、多么热情的老乡呀,非要带咱们去阴房看看,想想阴房是什么样。(发散思维,让学生异想天开)不过。他还有个问题要考者你:“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读课文,看录象悟,再讲一讲,可以创造语言,只要意思对即可。)   8、观察、品尝葡萄干。(让学生观察、品尝后发表意见,把感受到的讲讲。根据学生的感悟书:色鲜味甜) 三、升华 1、看出来,同学们参观游览的真心。大饱眼福,大饱口福。就要离开葡萄沟了,难道你就没有什么话要说?新疆老乡要咱们留言,哪怕写一句话也好呀,现在请同学们签名留言。 (动动笔,把对葡萄沟之行的感受写下来,此环节既是对课文的总体认识,又是感悟、交际的训练)   小结: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板书:把“好地方”前面加上“真 是个”句号改成叹号)没有发言的同学一起读一读。  2、旅游到此结束,回家把见闻讲给爸爸妈妈听。  

篇11:《葡萄沟》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

《葡萄沟》第二课时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结合课文内容,准确理解茂密、梯田、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热情好客远近闻名等词语的意思。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重点:

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教学难点:

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教学准备:

课件葡萄干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1、导入课题并板书。

2、出示课件,了解葡萄沟的位置

3、读课题,说说想知道什么?

二、整体感知课文。

1、看课件听课文朗读。

2、说说自己对葡萄沟的感受。

三、精读课文,指导朗读。

1、学习第一自然。

①学生读第一自然,思考:你知道了什么?

②指导用有有还有说句子。

③找出哪个句子最重要,并和全篇课文有联系。

④抓住句子当然边读边悟:为什么不以水果沟命题?想想后文会抓住什么来写?

2、学习第二自然。

①指名读第二自然段,思考:这段共有几句话?

②四人小组朗读第二段,并讨论:从这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③结合课件指导朗读,边读边悟:

a、理解梯田、茂密、凉棚等词语。

b、比较一个个与一个、一大串一大串与一大串、五光十色与五颜六色的区别。

c、抓住最甜、吃个够来理解维吾尔族老乡的热情好客。

d、理解第二自然段先写什么、接着写什么、然后写什么、最后写什么?

e、练习:填一填。

f、依图背诵第二自然段。

3、课中操。

(学跳新疆舞)

4、学习第三自然段。

①过渡:为了让更多的人们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鲜美、甘甜的葡萄,热情的维吾尔族老乡就把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下面我们就来了解葡萄干是怎样制作的。

②朗读第三自然段,揣摩与想象阴房是什么样子?并结合课件了解阴房。

③读中理解阴房为什么修在山坡上?

④边读课文边看课件,了解并述说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⑤观察、品尝葡萄干,感受色鲜、味甜。

⑥理解远近闻名。

5、学习第四自然段。

①学习课文后,你觉得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②怎样理解真是?把对真是的感悟之情读出来。

四、总结全文。

1、配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总结。

葡萄沟确实是一个好地方,一个令人喜爱、令人向往的.地方,老师相信,你们一定有机会去葡萄沟,亲眼看一看那里的美景,亲口尝尝出产的水果,亲自感受一下老乡的热情好客。我们的家乡也是个好地方,老师希望小朋友课后去问一问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家乡为什么是个好地方?下节课老是想请小朋友像介绍葡萄沟一样介绍自己的家乡,好吗?

篇12:课文《葡萄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课文《葡萄沟》第二课时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了解葡萄沟是盛产葡萄的好地方,那里的葡萄干非常有名,使学生产生对葡萄沟的喜爱之情。

2.准确理解茂密五光十色等词语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学习重点:

了解葡萄沟为什么是个好地方。

学习难点:

了解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学习准备:

制作课件学生阅读相关资料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新课: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21课《葡萄沟》。我们伟大的祖国幅源辽阔、物产丰富,在它西北部地区有一块神奇、美丽的土地,这就是新疆维吾尔族自治区。

播放歌曲《我们新疆好地方》。歌曲声中动画演示葡萄沟在中国版图上的准确位置.

二.学习课文:

(一)第一自然段

1.葡萄沟在哪?

2.你们知道葡萄沟出产什么水果吗?小声读读第一自然段

要点:水果、杏子、香梨、蜜桃、沙果、葡萄

3.指读第一自然段。(突出最,学生体会不到时,教师通过范读帮助学生体会到位。)

(二)第二自然段

1.过渡:人们最喜爱的葡萄长得什么样?请你小声读读第二自然段.

2.把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组的同学听然后说说你最喜欢句子中的哪?

3.小组汇报,根据学生回答的顺序学习。体会到的读出来,不到位的由老师引导到位。再读出来。

要点:①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象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

重点体会:一个个一个又一个,每一个。

凉棚夏天搭起来遮蔽太阳光的棚。

茂密(草木)茂盛繁密.课文中指葡萄的枝叶多而茁壮.

体会读、指读

②一大串一大串

出示幻灯:葡萄一串一串挂在绿叶底下。

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

通过对比的学习,引导学生体会出葡萄沟的葡萄不仅数量多,品种多,而且串大,个大。

板书:葡萄多、大

指读、评读

③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出示幻灯对比学习:

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

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颜六色,美丽极了。

五光十色比喻色彩艳丽,式样繁多。

自由读、评读

④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最甜热情好客;葡萄甜

吃个够想吃多少吃多少,吃到吃不下为止,仍说明葡萄多。

注意:吃不下与不想吃的区别。

板书:甜

4.指读第二自然段2、3、4句。谁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这三句话的意思?

5.过渡:你知道这么好的葡萄种在哪吗?指读第一句。

6.谁知道葡萄为什么要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引申课外知识)

7.幻灯出示辅助背诵的练习:

葡萄种在山坡上的(梯田)里。(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象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时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三)第三自然段

1.过渡:为了使我们一年四季随时都能吃到鲜美、甘甜的葡萄,热情的维吾尔族老乡就把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来,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

2.浏览第三自然段,问:葡萄沟的葡萄干有什么特点?学生回答后指读这句话。

板书:葡萄干色鲜味甜

3.这些颜色鲜,味道甜的葡萄干是怎样制成的呢?

播放视频后再回答。

(四)指板书小结:

葡萄沟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不光因为它的制作工序特殊,更重要的是这的葡萄长得好。再加上这里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使你有什么感觉?

(五)第四自然段

1.齐读第四自然段。

板书:真是个好地方

2.你怎么理解真是?读出来。

三.总结全文:

出示填空练习,

小结全文.

结合课文内容和自己的感受把句子补充完整:

我葡萄沟,因为。

附板书设计:

葡萄

多、大、甜

17.葡萄沟

真是个好地方

葡萄干

色鲜、味甜

篇13:葡萄沟优秀作文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葡萄沟。新疆是我国最大的葡萄产区,共有五十多个品种。在吐鲁番,到处种着葡萄,占全疆种植面积的90%以上,简直成了“葡萄的王国”。下面我们就前往吐鲁番最美丽的地方葡萄沟,一起去品尝葡萄的美味吧!

葡萄种在山坡的梯田上,茂密的枝叶向四面展开,就像搭起了一个个绿色的凉棚。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要是这个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收下来的葡萄有的运到城市去,有的运到阴房里制成葡萄干。阴房修在山坡上,样子很像碉堡,四壁留着许多小孔,里面订着许多木架子。成串的葡萄挂在架子上,利用流动的热空气,把水份蒸发掉,就成了葡萄干。这里生产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非常有名。

篇14:《葡萄沟》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15个,以及相关的词语。

2、学习第二自然段,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能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1、都说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好地方,叫——葡萄沟。

你们想去吗?要想去,事先我们得对葡萄沟有些了解,那就打开今天我们要学的第十一课赶快去看看吧。

自由地读一读课文,遇到特别难读的句子可以多读几遍。

2、检查自学朗读情况。

课件出示词语:葡萄新疆吐鲁番盛产茂密一大串

暗红搭起凉棚吃个够维吾尔族

自由读读(你能读正确这些生字词语吗?);指名小老师带读;难读词开火车读;随机抽读。

哪些字书写时要注意的?

请你带着这些生字词语,再正确流利地读一读课文。

3、初初地领略了一下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你有什么感受?(什么是盛产水果呢?)

二、体验学习。

1、葡萄沟盛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沙果、蜜桃,十月份还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既然人们最喜爱吃葡萄,那么我们就赶快去葡萄园看一看吧!

2、葡萄园到了。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什么是“梯田”呀?(课件理解“梯田”。)

3、这就是“梯田”,我们赶快登上山坡,仔细去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学生可能会说枝叶,也可能会说葡萄可以按顺序学习)我们先来看看夏天的葡萄吧!

在课文中找到句子,自己读。再指名读。出示句子

(1)请读的同学上来动动手,给我们这里也搭建个“凉棚”?出示“葡萄叶”。让学生上台贴树叶。这个就是课文里描写的“绿色的凉棚”吗?不是的,为什么?理解“茂密”。板书:枝叶茂密。你能把她们变茂密吗?再请学生上来贴树叶。

(2)夏季,烈日炎炎,站在这绿色的凉棚底下,你们感觉如何?

生:“凉快”、“凉爽”、“舒服”……(出示图)

课件进一步感受,引导学生带着感受自由地读读相关的句子。

4、葡萄一天天长大了,到了秋季,成熟的葡萄是怎样的呢?板书:葡萄。我们一起来欣赏。

用图片,让学生认识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欣赏了这些葡萄,你有什么感受?(悟出葡萄颜色多,数量多)。在课文中找到相应的词语,理解“一大串”板书:一大串

(3)这么多颜色鲜艳的葡萄,你能用一个词语来表达吗?课文中用的是哪个词?出示句子。板书:五光十色

“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有什么不同。

(4)有感情地读读相关的句子,自己读,再指名读,并让读的学生把葡萄“挂”在葡萄架下。(十个人左右)(先发再一起贴)最后齐读。

指着板书小结:夏季葡萄枝叶茂密,秋季葡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你能连起来读一读这两个句子吗?。(出示句子)这段话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找出表示时间的词。

6、看着这些五光十色,美丽极了的葡萄,你最想干什么?

7、葡萄沟的葡萄这么诱人,那么维吾尔族老乡是怎么样的呢?板书:老乡热情好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8、“准会”就是?“吃个够”就是?引读最后一句。

9、请你选择课文第二自然段中,你最喜欢的句子读读、背背;已经迷上葡萄沟的葡萄的同学,你也可以整一段读读、背背。

四、作业:

1、课堂练习(1)、(2)题。

篇15:《葡萄沟》优秀教案

课题

葡萄沟

教具

中国地图、诗文录音、课件

课型

讲读课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重点

理解文中描写葡萄的句子。

教学难点

背诵第二自然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会本课14个生字,理解15个新词。

能力目标:理解文中描写葡萄的句子,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二自然段。

情感目标:知道我国新疆土鲁番葡萄沟是个盛产水果的好地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1、谈话:同学们,你们爱吃葡萄吗?吃时感觉味道怎么样?

2、引入:对,我和同学们有同样的感觉,葡萄酸中带甜,非常好吃,那么,你们知道我国哪儿生产的葡萄最多最好吗?(新疆葡萄沟:出示中国地图,师指出葡萄沟的地理位置。)

3、揭题:(板书:葡萄沟)齐读课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葡萄沟》这一课。

二、提出预习要求:1、(课件出示)自由读课文,思考:葡萄沟在什么地方?那里产哪些水果?

2、自学生字新词,划出不理解的词语。

3、把课文读正确。

4、小组内交流,检查。

三、检查与学习:

1、葡萄沟在什么地方?

(1)认读生字词,选择正确读音:好(hǎohào)客

碉(diàodiāo)堡钉(dīngdìng)着荫(yīn

yìn)房

(2)课件出示:土鲁番新疆葡萄沟3个词。请同学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起来。

2、吐鲁番的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吗?为什么?

(1)仔细读第一自然段,说说自己的收获。

(2)交流讨论:

要点:a、葡萄不但生产,而且盛产。

b、课文按时间的顺序介绍葡萄沟盛产水果的。

c、联系上下文理解:“盛产”。

d、有一个顿号。

(3)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注意读出人们喜爱葡萄的心情,突出主要内容。

3、正确地朗读课文。

(1)播放课文录音。

(2)读通长句子。

4、课堂练习:

(1)抄写生字新词。

(2)正确地朗读。

第二课时

一、提出学习目标:

1、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葡萄沟》。板书课题。

2、学习最后一段: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齐读(板书:好地方)

3、提出学习目标: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这是本节课我们要讨论的一个重要问题。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主要讲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2、指名回答思考题。(板书:盛产水果)“盛产”是什么意思?(出产水果很多,可说盛产)

3、葡萄沟盛产哪些水果呢?师引读第二句。(师读表示月份的词)说说老师读的都是表示什么的词?这句话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4、小结: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好地方?

过渡:葡萄沟不但是个盛产水果的好地方,而且也是个景美人美的好地方。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1、默读这一自然段,编好句序。

2、再次默读,想想这一段中的句子基本上是按什么顺序写的?你是从哪些词看出来的?用——划出这些词。交流讨论思考题,提醒学生注意“这时候”也是表示时间顺序的词语。从这些表示时间的词语看,这段话是从第几句开始按时间顺序排列的?

3、学习第二句:

(1)指名读,其他同学思考:这句话写什么时候?什么怎么样?根据回答板书:夏季枝叶茂密。

(2)你从哪些词可以看出枝叶长得很茂密?枝叶怎么会像凉棚?

(3)在烈日炎炎的夏季,当你来到葡萄沟,来到这茂密的枝叶搭起的一个个绿色凉棚下,你会有什么感觉?(凉快,惬意)带着舒畅的心情读句子。读时重音读哪个词?(凉棚)自由准备后,再指名读。

4、学习第三句:

(1)自由轻读,想:这句话主要讲什么时候,什么怎么样?根据回答板书(秋季葡萄)

(2)哪些词写出了葡萄的美丽?

(3)着重理解“五光十色”板书(五光十色,一大串一大串。)

a、“五光十色”描写葡萄的什么美丽?课文中提到了哪些颜色?形容颜色多的词还有哪些?(五颜六色、五彩缤纷……)

b、在文中,把“五光十色”换成五颜六色,行吗?为什么?(五光十色不仅写出葡萄的颜色很多,而且写出了葡萄有光泽,非常美丽,同时,也说明了葡萄成熟了,获得丰收。)

(4)指导朗读

秋季,我们再次来到葡萄沟,看到五光十色的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我们真想说——就让我们通过朗读来表达内心的喜悦之情和对葡萄沟的赞叹。

范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5)小结:不管是夏季,还是秋季,葡萄沟的景色总是那么美丽。(板书:景色美丽)

5、学习第六句

(1)学生齐读

(2)说句子讲谁怎么样?

(3)你从哪些词感觉到老乡的热情好客?

理解“准会”和“说个够”的意思。

(4)女生齐读,注意突出反映老乡热情好客的词。

(5)如果老师到葡萄沟做客,你家就在那里,你会怎么招待我?(给学生带新疆帽,表演,自由发挥)

(6)小结:学了这段,在家了解到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好地方?

(7)包含赞美之情齐读二段。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1)引读课文。

(2)说说这一段写什么?(板书:葡萄干有名)

品尝葡萄干,同桌说感受,引读“这里的生产的葡萄干……”

(3)用划出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的特点的词,说说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为什么有名?

分析:颗粒大,味道甜,颜色鲜这几个词的结构,然后说说这样的词:水果多、景色美,名气大……

(4)小结:葡萄沟生产的葡萄干非常有名,葡萄沟的确是个好地方。

5、总结:

(1)讨论: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的好地方?

(2)谈谈你还了解葡萄沟的哪些情况。

(3)师结:是啊,葡萄沟确实是个好地方,一个令人喜爱、令人向往的地方。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有机会到葡萄沟,亲眼看一看那里的美景,亲口尝一尝盛产的水果,亲自感受一下老乡的热情好客。

(4)配乐朗读全文。

篇16:《葡萄沟》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感受老乡的勤劳热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识记“葡萄沟碉堡”等词语,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4: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具学具:

葡萄沟图或相关的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自主设疑

1、听说新疆的吐鲁番有个好地方(板书:好地方),想去吗?2质疑:你都想知道关于葡萄沟的哪些信息呢?

预设:葡萄沟在哪里?(出示幻灯片,找一找葡萄沟)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要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不理解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或者工具书解决。)

2、通读课文,注意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障碍,并及时引导学生自主解决。

3、检查朗读情况。游戏识字。

三、“提示”引路,自读探究

1、学习第一段

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葡萄沟出产水果有哪些?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沙果、蜜桃,到九十月份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

四、多元对话,合探解疑

(一)学习第二段同桌交流汇报。

1、通过刚才的了解,我们知道葡萄沟出产水果,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沙果、蜜桃,十月份还有人们最喜爱吃的葡萄,既然人们最喜爱吃葡萄,那么老师就带你们去葡萄园玩一玩好不好?说去就去,快把书打开。

2、葡萄沟到了。快看看葡萄种在哪儿?(学生读文后,画图理解“山坡、梯田”。

3、赶快登上山坡,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学生可能会说枝叶,也可能会说葡萄可以按顺序学习)

(1)让大家一起画图理解“茂密”。

(2)这山坡上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教师用手势表演让大家感悟出是“凉棚”)老师只画了一个凉棚,难道只有这一个棚吗?(让学生发现句中的“一个个”,并说说自己的理解)赶快钻进去感觉如何?(引导学生创造“凉快”、“凉爽”、“舒服”等词语或句子引导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4、快抬头看,透过茂密的枝叶你发现了什么?(引导读书上的句子,看看葡萄沟的葡萄有什么特点)

(1)用图片,认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葡萄,悟出葡萄颜色的不同。

(2)出示“五光十色”和“五颜六色”,在比较中悟有什么不同。(教师引导学生在词语中的“光”中发现)

(3)实物演示“一大串”,同时悟出“一大串一大串”之意。

小结:这葡萄串儿这么大,数量这么多,颜色这么多,种类这么多,而且水灵灵的,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真是美丽极了!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板书:五光十色,让学生带着感受反复朗读)

5、下面我们要演一个节目,老师扮演新疆老乡,谁愿意到前面表演?

看,新疆老乡来了!

(1)小朋友你们好!欢迎你们到葡萄沟来玩儿,汉族小朋友长的真可爱,你们猜猜我是哪个民族的?你知道“维尔”是什么意思吗?(学生知道就让他们介绍,不知道教师就介绍:维就是联合协作的意思,我们新疆还有哈萨克,回族,汉族,这些民族联合协作团结向上。)对我们新疆的葡萄沟的葡萄印象如何?(训练学生口语交际时,有意指黑板的画面,适当鼓励引导学生用上刚才学习的好词佳句)

(2)“我”摘下最甜、最美的葡萄让你们“吃个够”是怎么吃?(鼓励学生联系生活中的体会悟这个词)

(3)请送给老乡一句话,哪怕是一个词也好!(通过表演和学生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同时,让学生感悟老乡的热情好客……)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嘛。(版书热情好客)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赶快夸夸老乡吧(带着感受读课文)

6、感情朗读:

过渡:如此优美的语言,大家难道不想美美地读一读吗?

(1)先听老师读,大家闭目想象画面。

(2)带着自己的想象朗读这段话。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评读)

(4)引导学生评价,以评促读。

(二)、学习第三段

多么热情的老乡呀,非要带咱们去阴房看看,想想阴房是什么样。(发散思维,让学生异想天开)不过。他还有个问题要考者你:“葡萄干是怎么制成的?”(读课文,看幻灯片,再讲一讲,可以创造语言,只要意思对即可。)

9、观察葡萄干。(让学生观察后发表意见,把感受到的讲讲根据学生的感悟板书:色鲜味甜)

五、审视文本,放胆质疑

1、回顾课文,自主总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最大收获是什么?

预设:第四段(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看出来,同学们参观游览的真心。大饱眼福,大饱口福。就要离开葡萄沟了,难道你就没有什么话要说?新疆老乡要咱们留言,哪怕写一句话也好呀,现在请同学们签名留言。

(动动笔,把对葡萄沟之行的感受写下来,此环节既是对课文的总体认识,又是感悟、交际的训练)小结: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板书:把“好地方”前面加上“真是个”句号改成叹号)没有发言的同学一起读一读。

2、旅游到此结束,回家把见闻讲给爸爸妈妈听。

篇17:《葡萄沟》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沟”等11个字,会写“吾”等12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3、能读懂课文内容,在读中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产生对葡萄沟的向往和对维吾尔族人民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

1、认写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领略葡萄沟的风土人情。

教学难点:

感悟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课题

在我国的新疆吐鲁番有一个地方叫葡萄沟,那里被称作水果之乡,同学们想不想到那里游览一下?今天,就请同学们和老师一起去游览这个美丽的地方——葡萄沟。(板书10、葡萄沟)

出示生字“沟”,与形近字“钩”区别认记。

师范写“沟”字,学生书空。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圈出带有生字的词语,读准字音,标出自然段。

2、检查认识生字情况

大屏幕出示生字词语:

新疆吐鲁番杏子蜜桃山坡梯田茂密

秋季碉堡钉着吃够(同桌互读互检,再指名读,其他同学跟着读)

三、细读课文

1、请同学们再读课文,思考:葡萄沟是个怎样的地方?

(生自由读课文后回答。)

齐读课文的最后一句: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为什么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呢?

预设:

生1:可能说那里的葡萄五光十色师相机板书:葡萄

生2:可能说这里的葡萄干颜色鲜,味道甜师相机板书:葡萄干

生3:可能说那里出产水果师相机板书:出产水果

师小结板书,按学生喜欢程度随机学习各段

3、学习第一段。

(1)学生读第一段,边读边悟:你从这段中知道了什么?

(2)这里都出产哪些水果呢?

(3)葡萄沟既然出产那么多种水果,为什么不叫水果沟?(让学生明白葡萄沟虽然出产多种水果,但是葡萄最让人喜欢。)

(4)怎样读这段才能表达出人们对葡萄沟的喜爱?

指导朗读,读出喜爱之情: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

(5)学生互读互评。

(6)小结:葡萄沟出产许多水果,其中葡萄最惹人喜爱,所以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齐读这一句)

4、学习第二段。

师:让我们去看看这里的葡萄园是什么样的吧!

(1)、学生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a、朗读第二段,并讨论;从这段你知道了什么?

b、小组读段合议。“你觉得哪句最美,为什么?”先讲给小组的同学听,再有感情地读读句子。

(2)重点指导有感情地朗读第三句。

a、指导学生看图,抓住重点词语“一大串一大串”“五光十色”使学生领悟:葡萄沟的葡萄产量高、颜色美。

b、讨论:“五光十色”能不能换成“五颜六色”?(进一步体会葡萄的可爱,并感知在读表示颜色的词语时,语调要抑扬顿挫)

c、小结:读了这句话老师眼前浮现出葡萄沟那又大又美的葡萄,难怪人们说葡萄沟是个好地方。

(3)师范读:“要是你这时候到葡萄沟去,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

a、抓住“最甜”、“吃个够”指导朗读。(教师相机板书:老乡、热情好客)

(4)看图训练口语。

图2画的就是维吾尔族老乡正在接待远方的来客。你若是图中的老乡,面对客人,你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你若是这位客人,又会怎样说呢?

小结:多么热情好客的老乡啊,让我们忍不住想说——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齐读这一句)

5、学习第三段

(1)进入角色,激发兴趣。瞧,葡萄丰收了,这么多,怎么办呢?你们来帮老乡想想办法。

(2)生默读第3段,自读自悟:葡萄干的制作过程。

(3)指名学生充当维吾尔族小朋友说说葡萄干的制作过程。(a运到阴房;b挂在架上;c蒸发水分;d制成葡萄干)

(4)说说葡萄干的特点。(相机板书:色鲜、味甜)

想到色鲜、味甜的葡萄干,我们禁不住直流口水,让我们更加觉得——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齐读这一句)

(5)激发感情再读该段。

四、总结全文。

1、今天我们参观了葡萄沟,你们对葡萄沟有了哪些了解,你有什么感受?请同学们互相讨论。

2、师生交流体会。

五、作业:

1、向父母讲讲葡萄沟

2、向父母了解自己家乡的特产

篇18:葡萄沟优秀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虚拟的情境,让孩子在葡萄沟游览一番,在情感的世界里深深感到: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2:感受维吾尔族老乡的勤劳热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3:识记“葡 萄 沟 碉 堡 ”等词语,运用多种方法感悟“梯田”、“山坡”、“茂密”、“五光十色”、“热情好客”等词语及句子。

4:运用采访、角色朗读、节目表演等形式,在整体感悟课文中进行口语交际训练。

教具学具:

葡萄沟图或相关的视频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自主设疑

同学们,喜欢吃葡萄吗?在我国有一个盛产葡萄的地方,你们想去那儿看看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新疆吐鲁番的葡萄沟游览一番,去领略一下那里的风土人情。(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检查字词认识。

2、自由读课文。ィㄒ求: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读后提问:课文中有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葡萄沟是个什么样的地方。你找到这句话了吗?(指名答)(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三、精读感悟

(一)、学习课文第1自然段

1、那么你知道葡萄沟在哪里吗?我找同学来读第一段。(指名读)

2、那么谁来回答老师刚才的问题?(指名答) 生:新疆吐鲁番。

3、师引读第一段:葡萄沟这个地方盛产什么?板书:盛产水果。

五月(有杏子,)七八月有(香梨、蜜桃、沙果,)到了九十月份,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成熟了。)这么多的水果,(品种多)大家喜欢吗?那你能把这种喜爱读出来吗?(指名读,赛读)

(二)学习第2自然段同桌交流汇报。

1、人们最喜爱的葡萄是种在什么地方呢?请同学们自己读第二段,找出答案

2、什么是梯田呢?一起来看图片。(出示图片,同时讲解)梯田是聪明的维吾尔族老乡在山坡上开辟的农田,样子像楼梯,一级一级的,边缘筑有田埂,以防止水土流失。

3、赶快登上山坡,用你们的慧眼仔细瞧瞧这里的葡萄生长的怎样? “茂密”是什么意思?一片叶子叫茂密吗?那两片、三片呢?到底什么是茂密?(师黑板上画出葡萄叶子)

(1)这茂密的葡萄架就像什么?教师用手势表演让大家感悟出是“凉棚”,老师只画了一个凉棚,难道只有这一个棚吗?(让学生发现句中的“一个个”,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2) 大家都知道,吐鲁番的夏季非常炎热,那有了这些凉棚,会有什么样的感觉?你能读出这种感觉吗?(指导学生朗读)

4、秋天到了,葡萄熟了,请同学们找出描写葡萄的句子。

课件出示:到了秋季,葡萄一大串一大串地挂在绿叶底下,有红的、白的、紫的、暗红的、淡绿的,五光十色,美丽极了。(让学生画出句子中表示颜色的词)

5、相机出示葡萄图片让学生上台展示欣赏欣赏,并贴在黑板上。让学生理解

“一大串一大串”的意思(葡萄很多、葡萄长得很好。)

6、谁能用一个词语说说看到了怎样的葡萄?(“五颜六色” 、五光十色” )

7、课文中为什么用“五光十色” ,不用“五颜六色”呢?在比较中悟出有什么不同。出示课件感悟“五光十色”。

(教师引导学生用词语“光”先组词,体会出一串串葡萄在阳光的照耀下,像一个个玛瑙,晶莹剔透,美丽极了!)板书:五光十色

8、看到这么多葡萄,你有什么感受?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这句话。

9、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很喜爱这些葡萄。其实,这里不光葡萄美,这里的老乡还非常的——?热情好客。老乡的热情好客表现在哪里呢?谁能找到课文中的句子?

(要是这时候你到葡萄沟去,热情好客的维吾尔族老乡,准会摘下最甜的葡萄,让你吃个够。)这些老乡可真热情啊!板书:热情好客。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10、下面我们要演一个节目,老师扮演新疆老乡,谁愿意到前面表演? 看,新疆老乡来了!

小朋友你们好!欢迎你们到葡萄沟来玩儿,汉族小朋友长的真可爱,你们猜猜我是哪个民族的?你知道“维吾尔”是什么意思吗?(维吾尔就是联合协作的意思,我们新疆还有哈萨克,回族,汉族,这些民族联合协作团结向上。)对我们新疆的葡萄沟的葡萄印象如何?(训练学生口语交际时,有意指黑板的画面,适当鼓励引导学生用上刚才学习的好词佳句)

小结: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个兄弟姐妹是一家嘛。

11、感情朗读:

过渡:如此优美的语言,大家难道不想美美地读一读吗?

(1)先听老师读,大家闭目想象画面。

(2)带着自己的想象朗读这段话。

(3)谁愿意读给大家听?(指名读、评读)

(4)引导学生评价,以评促读。

(三)、学习课文第3自然段

1、出示思考题:

a、葡萄沟的葡萄结的又多又好,收下来怎么办呢?板书:葡萄干

b、阴房什么样?怎样把葡萄制成葡萄干呢?

c、这里的葡萄干为什么有名?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其他同学认真听,找出答案。

3、读后交流汇报,相机出示课件:阴房

4、这里制成的葡萄干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品尝。 板书:(色鲜味甜、)

5、从这里你又能看出维吾尔族老乡的什么?板书:(聪明能干)

小结:葡萄沟这里除了盛产水果,还有热情好客、聪明能干的老乡,还有色鲜味甜的葡萄干,看来,葡萄沟——( 生:真是个好地方。)课件:(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

5、让老师听出你赞美的语气来。(指导朗读最后一段)

6、新疆好玩的地方可多了,我们来欣赏一下新疆的美丽风光吧。课件展示

四、讨论延伸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自己最大收获是什么?

2、看出来,同学们这次参观游览,可以说大饱眼福,大饱口福。就要离开葡萄沟了,难道你就没有什么话要说?新疆老乡要咱们留言,哪怕写一句话也好呀,现在请同学们签名留言。

(动动笔,把对葡萄沟之行的感受写下来,此环节既是对课文的总体认识,又是感悟、交际的训练)

3、小结:千言万语化做一句话:葡萄沟真是个好地方!(板书:把“好地方”前面加上“真是个”句号改成叹号)没有发言的`同学一起读一读。

4、、旅游到此结束,回家把见闻讲给爸爸妈妈听。

五、拓展延伸,提升认识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葡萄沟确实是个好地方:水果出产多,最有特色的是葡萄;葡萄长的好(量多、色美),葡萄干有名(色鲜、味甜);这里的老乡热情好客。其实,我们兴平也是个好地方,让我们也来夸夸自己的家乡吧!可以写家乡的物产,也可写家乡的风景,还可写家乡的建筑。

板书:

10.

盛产水果 品种多

葡 萄 五光十色

葡萄沟 葡萄干 色鲜味甜 真是个好地方

老 乡 热情好客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